抛开玄虚概念,直面艺术本身,是全新视角的赏乐理论,也是透彻诚恳的入门之书。
——————————————————————
长久以来,非专业听众在面对古典音乐时,总会习惯性地认为感人和悦耳就是作者们的创作目标,也常以为了解到作品的意象、背景、“思想内涵”,便有了欣赏的钥匙,或者会把古典音乐看作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和修养身心的良药,而一旦无法把握这些要素,听者就会感到迷茫,觉得古典音乐很难。
本书从艺术与自然状态的区分出发,逻辑清晰地破除了上述固有观念,帮助赏乐者抓住古典音乐的实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对于入门者是实用而有效的指引,对于深思音乐之美的人亦可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作序
著名诗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西渡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家张博
著名钢琴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吕晓亮
《读书》资深编辑曾诚
著名青年作家唐洬
专业荐读
钱浩,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中文系博士,现为高校教师。致力于音乐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也涉猎文学、书法和音乐创作。
假设你收到一份问卷,上边只有一个问题:音乐的功能是什么?(即人为什么要听音乐,为什么要创作和表演音乐?)你会怎么回答呢?对此,我们会有一种发自直觉、无须论证、类似于良知的基本共识:音乐是为了传达情感和愉悦听觉。如果音乐不以此为首要目的,那就是为了实用,比如体操和广告的配乐、节目的前奏和背景音乐、生日歌、劳动号子、法事中的唱诵等等。当然就通常的创作和欣赏而言,我们还是将音乐的存在意义认定为抒情和悦耳。这两种功能自然也是我们感受和评价音乐的基本维度。在《中国好歌曲》一类的节目里,“音乐为了抒情”这一观念可谓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一位陌生的艺人带着原创的作品登台,并且面对评委的椅背演唱(这就把先入为主的情感完全清空了),而他的最大成功就是能把各位专家和在场听众以至屏幕前的亿万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至少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给这样的作者和作品戴上桂冠,推向全国,谁也不会有异议。人们对待音乐的基本逻辑在此就显现出来,即作者是因有情感要抒发才进行创作,表演是一种传达,如果听众被作品深深触动,产生强烈共鸣,这就是好的音乐,否则就不够成功。可是当这一观念与严肃音乐相遇时,就会产生一些“反常”的现象。就拿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来说,这两批作品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分别被尊奉为音乐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然而当它们在舞台上被奏响时,听众都是平平静静、纹丝不动的,非但不会有眼泪掉下来,连血压和呼吸都十分平稳。从他们的心理反应来看,甚至连“共鸣”也谈不上。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音乐的目的就是感动人,那为什么催人泪下的歌声其价值和地位永远也赶不上这些叫人“无动于衷”的东西呢?
——引自章节:何必去绕半个地球?...3
仿佛是发自本能一样,我们对于那种规整、如歌的旋律会天然地抱有好感。所谓规整,就是结构端方,句读分明,末尾有稳定的收束。所谓如歌,就是抒情性较强,音线的起伏婉转而不剧烈,其连绵与间断的长度大致符合人的呼吸节奏。你只需重温一下《秋日私语》《二泉映月》《回家》这样的曲子便可理解这里所说的每个特征。你也可以感觉到,钢琴、二胡和萨克斯这时与其说是在演奏,不如说是在歌唱。在听音乐时,人们总是期待这样的“歌唱”,如果怎么也等不来它,就会觉得茫然和吃力。无需多深的理论思辨我们便可以发现,器乐作品越是接近于一个歌曲的模仿物,它就越容易被大众接受,越不会被抱怨“听不懂”。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在旋律上的这种近乎本能的审美需要,那些享有崇高地位的器乐曲偏偏是很不愿意去迎合的,这种不迎合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从手法上说,那些作曲家常把一些非歌唱性的器乐旋律或者有歌唱性但并不完整的片段式旋律作为核心素材。所谓器乐旋律,就是那种常含有大幅的跳进、快速的跑动、密集的半音、奇突的变化音等特征的乐思,非常不像歌声,叫人很难哼唱(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开头的第一主题就是个典型)。而片段式旋律就像是上下联少了下联,或者一句话只说了半句,本身没有自足性和稳定感,单听起来会有种思路中断、不了了之的感觉。不过借助它的这一性质来推动音乐发展却是严肃作曲家非常着迷的一件事。还有一种连“半句话”的规模都算不上的更短小的旋律素材,即“动机”,也常作为乐曲的胚胎或灵魂而被认真对待。从作品价值上说,旋律是否如歌以及有多美妙,向来都不是评判这类作品的首要考量。比如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最符合这个标准的要数《爱之梦》《安慰曲第三首》《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但若论他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力作,还是那首很不如歌的《b小调奏鸣曲》。再比如变奏曲这种体裁,其主题大多是完整的歌唱性乐段,但每一首变奏曲的价值全在于后边一段段千姿百态的器乐...
——引自章节:何必去绕半个地球?...3
《诗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美学著作,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的起源、历史发展、创作原则等方面的问题。本书采取唯物主义观点,是欧
电子琴上的美妙旋律100首:初级简易版(适合车尔尼599程度) 内容简介 古典音乐、经典歌曲、热门歌曲、流行歌曲、电影音乐——本书从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中精心挑选...
《中国古代插图文化史》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插图的历史,从简牍、帛书上的绘画,佛教经书催生出雕版印刷插图的出现,至宋元明清
安迪•班尼特,苏瑞大学社会学讲师,曾经参与法兰克福的“移动摇滚”(Rockmobil)项目,现担任国际流行音乐研究会 (IASPM)英国和爱尔兰分会主席,同时也...
保罗·亨利·朗(Paul Henry Lang, 1901—1991):美籍匈牙利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生于布达佩斯,曾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后赴海德堡大学和...
《电商数据分析与数据化营销》内容简介:“电商精英系列教程”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随着电子商务大潮在国内的兴起,成为全国范围内
《职场“蜗居”术》内容简介:《职场"蜗居"术:草根的职场生存策略》简介:: 职场版“蜗居”,告诉你职场的制胜之道。《蜗居》并不仅仅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附多媒体光盘1张) 内容简介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由周海宏著,本研究以联觉关系为突破口,...
民谣吉他培训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入门必读;左右手指法练习;C大调、a小调音阶;C大调、a小调和弦;G大调、e小调音阶与和...
从人类的岩画到现代派艺术,从建筑、绘画到音乐、文学,作者将人类迷人而庞杂的艺术和盘托出,让读者犹如经历了一场礼觉盛宴。时
世纪弦乐作品图书馆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书1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业余、专业小提琴学习者尼科洛·帕格尼尼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
冯维辛喜剧两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旅长》和《小少爷》两部戏剧。前者揭露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寄生生活方式;后者表现了俄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以女皇为代表的官僚地主阶级...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06-08年的音乐随笔与评论,文笔清新流畅,十分好读。作者关注的是音乐本身和音乐之外所涉及的大众流行文化。书中
《造境记》内容简介:周作人形容《幽梦影》:“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这话放在鱼山的画也恰切的。少有人像他一样把古老的
《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手册·七年级》内容简介:《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手册》每册除精要梳理的四部名著的相关知识,另重点列出了相关
铃木大提琴教材-第五.六册-(修订版)-(原版引进)-(附CD2张) 内容简介 《铃木大提琴教材(第5、6册)(修订版)》汇集了一些世界名曲、各国流行的名歌,也...
烘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它从一开始便唤起了你的好奇心,中间的过程充满着未知,充满着奇妙,一切都等待你去探寻,直到最后,给你
《艺术学概论(第4版)》是一本畅销20余年的艺术基础课教科书,内容系统丰富,既囊括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
本书为李志及其团队官方出版的首本吉他乐谱,涵盖了李志2004-2011年间已出版的六张专辑《被禁忌的游戏》、《梵高先生》、《HasMa
他俩的相遇,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本书的书名《摇滚成金》直接来源于那个时代的流行著作《将布鲁斯变成黄金》,如何把握商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