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兽

心兽

作者:[德] 赫塔·米勒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1-3

评分:8.6

ISBN:978722116178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二部

克莱斯特奖、都柏林文学奖获奖之作

一个女孩逃出权力阴影的冒险和悲剧

♝内容简介

来自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萝拉,为了去大城市上大学,不惜出卖肉体,却突然被发现在宿舍自杀。主人公和她的几位同学试图弄清萝拉死亡的真相,不料在齐奥塞斯库极权的阴影笼罩之下,寻找的道路扑朔迷离,暴力却如影随形。“心兽”充满寓意,即“内心的野兽”,是爱唱歌的祖母讲给主人公的,始终贯穿全书。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心兽》出版于1994年,获得当年的克莱斯特奖,德语文学的重要奖项。1998年,击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蕾丝》,荣获国际都柏林文学奖。

◎ 年轻女孩萝拉从小村庄到城市上大学,但是灰暗的现实击溃了她。一个女性从满怀憧憬到逐渐失去希望的过程。

♝媒体推荐

米勒丰富、锐利、迷人的意象捕捉到了齐奥塞斯库时代罗马尼亚的超现实之美和困境。

——《波士顿书评》

赫塔·米勒胜在她的坦诚,《心兽》就是她的证词。……准确刻画了罗马尼亚生活的细节。

——《波士顿邮报》

作者的风格简朴又雄健,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都很有力。这本不动声色叙述的书,既冷峻又美丽,既幽默又苦涩。

——都柏林文学奖颁奖词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但为了确保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物体,这些姿态,这些词语。毕竟,我们能去掌握越多的词语,我们就越自由。即使我们的口被封住,我们还能试着通过姿态甚至物体来坚持我们自己的权利。对审查者而言,它们更加难以解读,要花费不少时间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而通过引起警觉前的大量时间,它们把我们受到的羞辱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作者简介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德国作家,生于罗马尼亚,1973年入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器工厂任译员,后以任职于幼儿园、教授德语谋生。1982年,出版处女作《低地》,此后陆续有多部重要作品问世。先后获得过二十多个奖项,包括德语文学界重要的克莱斯特奖。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精彩摘录

一我很想将我的爱从身上一把扯出来,扔到地上踩烂,然后再爬到它旁边,让它穿过我的双眼重新爬入我的脑中。

——引自第136页


我们不想离开这个国家。不想下多瑙河,不想飞到空中,不想爬货车。我们走进乱蓬蓬的公园。埃德加说:假如该完的完蛋了,那么别人就都可以留下来。他自己都不信他说的话。没人相信该完的准完蛋。每天都听到有关独裁者患旧疾新病的谣传。这也没人信。可大家还是交头接耳,一个传给另一个。我们也传递谣言,谣言里仿佛潜伏着致命的病毒,最终还是会抵达独裁者本人:肺癌,咽癌,我们悄声说,肠癌,大脑萎缩,瘫痪,血癌。他又要出去啦,大家交头接耳:去法国或中国,比利时,英国或韩国,利比亚或叙利亚,德国或古巴。耳语的时候,自己逃亡的心愿跟他的出行结合在一块了。每一次逃亡都是给死亡提供一次机会。所以耳语才具有这样的吸力。两次有一次败给卫兵的警犬和子弹。流淌的水,行驶的货车,静止的田野都是死亡地带。农民收割玉米时,发现风干或胀裂、被乌鸦啄空的尸首。农民收走玉米,让尸首留在原地,因为眼不见最好。到了晚秋,会有拖拉机来耕地。对逃亡的恐惧使独裁者的每一次出行演变为就医急诊:远东的空气治肺癌,野生植物的根治疗咽癌,电池热枕头治疗肠癌,针灸治疗大脑萎缩,温泉浴治疗瘫痪。据说,只有一种病他不用出国就诊:治疗血癌用的童血他在国内就能获得。在妇产科医院用日本吸针从新生儿脑袋中抽取。独裁者患病的谣言与埃德加、库尔特、格奥尔格和我母亲的来信相似。耳语是在提醒预备逃亡的人先等一等再说。人人因幸灾乐祸而热血沸腾,虽然灾祸从未降临。独裁者的尸体如同人们自身腐朽的生命,悄悄潜入每个人的脑中。大家都想比他活得更长久。

——引自第66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