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的哲学与籍之一,在历史上曾发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广泛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仍受到西方一些学者的称赞。魏晋以来,老子传本衆多,比较流行的是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唐初傅奕得到汉初古本,但他们校定的古本篇是根据几个旧本参校的,未能保留汉初古本的原貌。清代毕沅以来,校订老子者多家(如罗振玉、马叙伦、劳健、朱谦之等),但所据旧本,以唐碑、唐卷为*古,尚未见到唐代以前的写本。近年在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其中“常道”作“恒道”,表明系汉文帝以前的旧本,应是今存*早的古本了。帛书老子的发现是值得庆幸的。
帛书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许多章节中历来争論的问题。如通行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句下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句,或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与下文“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或“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语意重叠。帛书甲、乙本俱无“下德”句,证明“下德”句乃系文。又如六十一章“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取小国”句与“取大国”句的句型无别。帛书甲本作“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乙本作“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取小邦”与“取于大邦”,显然有别,证明通行本夺一“于”字。类此之例尚多,表明帛书老子確胜于通行本。
老子一书,传说系与孔子同时的老聃所著。先秦诸子著作都是历经传钞而流传下来的。门人后学在传写的过程中,往往有所增益。老子六十三章有“报怨以德”之语,论语中记载孔子对于“报怨以德”的批评。足证孔、老同时的传说并非虚构。但论语中无“仁义”并举之例,老子书中“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等句不可能出现于春秋末年,显系后人所附益。从老子书的内容看,上、下篇当系写\定于战国初期,下距汉初约二百多年。战国时期、秦汉之际,老子一书可能已有不同传本。庄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王弼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近代易顺鼎、马叙伦等据庄子天下篇论证“守其黑”至“复归于无极,知其荣”等句为后人所加。但帛书甲、乙本俱有“守其黑”、“复归于无极”等语,僅个别的字有所不同。淮南子道应亦引“知其荣,守其辱”。足证庄子天下篇作者所见老子乃另一传本。淮南子道应引老子“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亦见淮南子人间)。王弼本六十二章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俞樾以为应据淮南改正王本。而帛书老子甲、乙本亦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这就表明,汉代初年,老子确已有不同的传本。帛书出于汉初,而淮南所
据本与帛书有所不同。但是,就今天所见到的老子书而言,帛书甲、乙本应是*古的写本了。
帛书老子刊佈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近年已有几种关于帛书老子的校释著作。但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的考察。高明同志系考古学专家,对于古文字学有很深的研究。一九七八年曾发表帛书老
子甲乙本与今本老子勘校札记,提出许多精闢的见解。近又撰著帛书老子校注一书,对于帛书老子作了更进一步的考释。此书考校之细,勘察之精,俱超过近年同类的著作,对于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独到之见,可谓帛书老子研究的*新成就,这是值得赞扬的。这是对于先秦古典研究的新贡献,值得向读者推薦。高明同志的书稿徵求我的意见,于是略陈所见,以为之序。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业书彙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新编辑出版
一套新编诸子集成。
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拟选入(用清陈立疏证)。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
**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 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
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
第二辑收集**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成注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馀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这一辑中有不少是残阙或散佚的书,整理时区别不同情况,有的選取较好的现成辑本,有的要进行補辑或重辑。
子书中有一部分是伪书或被怀疑为伪书。凡产生时代较早,在历史上发生过一定影响,对研究某些问题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拟酌量選入。 本书**、二两辑均拟先出版平装本,每种单独定价,陸续发行,全部出齐后再出版精装合订本。平装本每种书后均附有本辑拟目,以便读者了解这一套书的概貌。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著名爱国宗教领袖、书法家赵朴初题名★ 明代彩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全图,展示佛传及禅宗法脉★ ...
中道之国-政治.哲学论集 本书特色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丁耘先生近年散见的论文、评论、演讲、访谈、序跋等,其中有的从未公开,全书之文,皆应机而作,而隐然...
黄元吉学际天人,修养工夫又达到“金液还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
周易纵横谈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于《周易》横切面的剖析:从《周易》的名义、内容、大意、要籍谈起,说到如何由数明象,依象言理,以掌握《周易》朴素简易的思辨历0程,...
听南怀瑾讲《论语》 本书特色 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
西方哲学相关图书作者简介 黎鸣黎鸣,哲学家。1944年出生,江西省南昌人,现居北京。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从
做个自在人-黄檗无念禅师说禅-红尘禅影-叁 本书特色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
如果有人说你是动物,那么你很可能会生气,你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但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坏名声呢?在这本富于挑战性的书中,弗
明清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诸问题-珞珈中国哲学 本书特色 透过明清哲学、思想与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反思处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当代中国文化诸问题,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术...
林清玄解《百喻经》 目录 自序 人生有味·佛法有趣前言 五卷书的故事序曲 佛说《百喻经》1 盐不是美味的来源2 不能囤积的牛奶3 被打破的不是石头4 妻子已经死...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而都城长安作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佛教中心,对全国乃至东亚地区佛教的发展都具有举足
中国中古思想史二种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胡适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汇聚其学术思想精华,对于学者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其中相关研究研究,至今依然很有学术价值...
上药真诀(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
技术的社会形成: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 本书特色 《技术的社会形成》分为五个部分。**部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共6篇论文,概述了STS的...
赞叹大愿:地藏菩萨 本书特色 地藏菩萨是和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并列的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已经成为了大乘...
佛法.社会.人生 内容简介 收入《佛法·社会·人生》中的文章,主要部分也可以概括地称之为“佛教与传统文化”。它通俗地阐述了“佛法与人生”、“佛法与做人”、“佛法...
论真实-不扯淡的故事 内容简介 我们知道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为了成就那些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必须怎样付出努力。我们了解自己的力量和弱点。这不仅使我们能获得...
苏菲偏要这么做 内容简介 收款台前大闹了一番!只是因为苏菲想要一根巨型的巧克力棒。这对爸爸妈妈来说太贵了。苏菲愤怒地跺着脚。终于,爸爸妈妈给她买了一根小的。苏菲...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三卷(1889-1892) 本书特色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是在”现代语言协会美国作家版本中心”的指导下,在南伊利诺伊...
第七崇拜:人类的生存悲剧与悲剧英雄 内容简介 中国的鲁迅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西方的巴恩森说“悲剧是世界法则”;舍勒说“悲剧性事件始终以一种世界结构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