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年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20世纪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创作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1972 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书,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 年,伯格凭借小说《A致X:给狱中情人的温柔书简》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法国安东尼去世。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年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20世纪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创作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1972 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书,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 年,伯格凭借小说《A致X:给狱中情人的温柔书简》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法国安东尼去世。
绘画是静态的。经年累月重复看一幅画,这种经验的独特性在于:历经岁月变迁,形象始终不变。诚然,形象的意义可能会因历史或个人事件而改变,但它所描绘的画面却始终不变:同样的罐子里倒出同样的牛奶,海上连绵不断的波浪,微笑和面容依旧。有人可能会说,绘画留存了某一时刻。然而稍加思索便知这显然不对。与摄影不同,绘画描绘的那一时刻从未存在过,因此不能这样说。在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里,在非欧洲文化的绘画里,在某些现代作品里,形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看到画作时,看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的圣人从一棵树下漫步到另一棵树下,马车从孩子身上碾过,赤裸的人走下楼梯。然而,与画面之外的动态世界相反,接下来的形象仍是静态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动静之间奇怪的对比有何意义。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种动静对比显而易见,以至于看起来理所当然。一幅画作何时完成,不在于它与存在事物的最终契合——就像一双鞋子的两只——而在于画家感知或预见了画作被观看的理想时刻。漫长或短暂的绘画过程,就是在构建这样一个时刻。当然这个“时刻”无法完全预见,也无法完全由绘画来成就。然而所有绘画在本质上都指向这一时刻。无论是一般的画家还是绘画大师,对绘画的描述并无二致。不同之处在于画作传达的东西:当画作产生的背景(赞助、时尚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后,画家所预见的被观看的时刻与后人真实观看时的兴趣有多接近。有些画家有个习惯,就是在创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在镜中研究画作,然后他们会看到颠倒的图像。如果问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益处,他们会说这样可以让他们以新鲜的视角审视画作。他们在镜子里捕捉到的或许有点类似画作在未来某个时刻被解说的样子。所有完成的画作,无论有一年还是五百年的历史,都是从过去接收的预言,是观者在当下时刻透过画布看到的东西的预言。有时预言很快耗尽,画作失声;有时预言始终纯粹,真实如初。然而,为什么静止的绘画...
——引自章节:在画中/34
最能让我对自己的死亡有共鸣的,是这样的地方:你我的遗骸在那里一起被埋葬,一起被丢弃,一起被发现。它们杂乱地散落在那里。你的一根肋骨靠在我的头骨上。我左手的掌骨在你的骨盆里。(倚着我折断的肋骨,你的胸脯像一朵花。)我们脚上的上百块骨头像碎石般散落。奇怪的是,这幅近在咫尺的画面,仅仅是关于磷酸钙的想象,却传递出一种平和安详。事实也确实如此。和你在一起,我就可以想象,一个满是磷酸钙的地方已足够。
——引自章节:02此处
"AnarchyBell"isaheartwrenchingstoryaboutfeelinghelplessandangrywhilelivinginatim...
梁勇才医案选 本书特色 梁勇才,全国著名特色医疗专家。临证30多年,治验丰富,理论实践均有所得,其创制的“梁氏烧伤灵”获中华名医高新科研成果荣誉金奖;“康肤神”...
[日]漆原友纪日本女性漫画家,擅长向日常生活中融入奇幻色彩,以温暖的故事与细腻的情感刻画而闻名。代表作《虫师》曾获Afternoon四季大奖、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
编辑推荐:“百科全书会让人迷失在知识的丛林,而这部简明的建筑史是帮助读者走出知识迷宫的一条红绳。”——URBANUS都市实践 王辉1. 著名的德国贝克通识文库精...
一棵树的历史与文化-增城挂绿荔枝 本书特色 荔枝素有“百果之王”、“果之牡丹”的美誉;增城种植荔枝历史悠久,始终以其荔枝的品质与种植规模而闻名于天下,一直是广东...
郑毓琳临证金针 本书特色 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作品目录欲望的鸵鸟欲望的味道施舍一个怀抱狠琐的重逢单思是水月镜花阴晴圆缺,不单是月色不要再投资下去了从遗憾中领略圆满哭泣
Sophocles"Ajax"isoneofthemostdisturbingandpowerfulsurvivingancienttragedies.Buti...
Comput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underpinworkanddevelopmentinmanydifferent...
猫某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商学院,法学、管理学双学士,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宣传企划,最世旗下创造型标志性作者,郭敬明畅销著作《小时代》漫画版...
安东尼奥·塔布齐(1943-2012),意大利著名作家、重要的佩索阿研究专家和翻译者,被认为是“卡尔维诺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散文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中国历代皇帝陵墓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皇帝陵墓》法文版,小8开布面精装,铜版纸彩印。著名文物鉴赏大师罗哲文著,以时代为主线,分别介绍秦、汉、唐、宋、明、清朝等诸...
民国医事纠纷研究(1927~1949) 内容简介 《民国医事纠纷研究(1927—1949)》以史学界关注较少的民国“医事纠纷”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斯时医事纠纷的...
克拉伦斯·菲尔斯菲尔斯(Clarence Filsfils)思科院士,在思科工作20年,拥有极其丰富的创新、产业化、市场推广和实际部署经验, 受到全球运营商、O...
反思刑法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华夏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英美刑法界的一本独特而颇具影响的著作★ 作者从个罪归纳原理,凝聚普通法的精髓;以判例演绎法史,揭示自...
她是20世纪最突出的“现代女性主义”声音,她是“百年一遇的诗人”,她是坊间传唱多年的歌曲,她是电影孤独和悲剧的主题,她颂扬女性爱欲的觉醒,她主张女性成为独立的个...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与上海作用》内容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和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战略举
谭徐锋,1981年10月生于重庆垫江。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副编审。北京师范大...
整理自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讲课提纲在戏剧创作、教学与观赏中理解舞台语言的重要读本原名《戏剧表现论》,风靡华语戏剧界二十余载绝版多年修订再现,中戏、上戏必读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