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2102

读库2102

作者:张立宪 主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1-4-16

评分:6.4

ISBN:978751334392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1583-1592》可以看成是汪小智对中国和欧洲这十年间若干关键时点历史演进的比较研究,这种打通时空的历史写作,展现了同一时间维度下的不同空间,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以及人性的共通之处。这边厢是历法的演变改革、宗教的矛盾,那边是白山黑水之地的蛰伏、皇权的争夺;这边厢西班牙国王在为测量东半球的经度问题费尽心思,那边的万历皇帝正登高为自己预选吉壤……

2020年9月19日,南通籍艺术家冷冰川在读库阅读基地与《读库》主编张立宪做了一次有关文与艺的对谈。女性、阅读、自然是冷冰川作品永恒的主题,此次从画家三百多幅作品中选出二十余幅,浏览他这四十年的创作生涯,聊创作中的所思所想。疏野的《闲花房之冬》,满载童年记忆的《鸟儿乖乖》,第一次在画面里用光的《秋虫夜雨》,用刀画出“云”“霞”的《流霞》……冷冰川的创作都不打草稿,一旦出现错误,就在错误里瞎跑,跑得远远的。

2017年,历史学者傅国涌在杭州开设了国语书塾,并多次将课堂放在西子湖边,山水和人文景观给课堂带来许多无法预想的新因素。《少年西湖记》源自傅老师的一个构想,带领童子们在季节的轮转和物候的变化中重读西湖,以“西湖的声色香味”为纲,将阅读、行走、课堂和写作结合。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游记之作,更像是一个知天命之年的童子师和童子们共同完成的西湖心灵史。

虞凯伊是上海京剧院的工作人员,2016年开始做京剧老照片的修复整理工作,四年间修复了一万四千多张照片。2020年2月,他把部分照片和京剧老录像上传到网络,公开分享,让上海京剧院收获了大批粉丝。《京剧院里的修图师》是虞凯伊自己对这些年工作的回顾,“做了这么几年,最后的价值就是要给大家看到”,文末集中展示了三十余张老照片,包括马连良的“四十八我”组图。

樋口一叶对中国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即便在日本,熟悉她作品乃至其生平的人也不多。因为翻译《樋口一叶选集》,整整十个月,默音都沉浸在一叶的世界中,读她的小说、日记,还找来一堆别人写她的资料。这篇《樋口一叶:在明治的尘世中》便是默音跟读者分享的她眼中的这位十九世纪末的小说作者。

今年距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先驱者”探测器已近半个世纪,五十年来,已先后有五个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卢昌海老师在《太空中的“漂流瓶”》中先对“飞出太阳系”这一概念做了界定,进而聊聊这些“漂流瓶”设计制造的故事,以及它们将会漂向何方。

《击鼓骂曹》里的祢衡面对曹操,只能佯狂发愤,并没有真正有效的手段去扭转世道和乾坤,满满的只有绝望。戏曲舞台上比祢衡更早的绝望者,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的吴汉,之后还有身负亡国剧痛的周遇吉和崇祯帝。无论是《吴汉杀妻》,还是《别母乱箭》,或者《撞钟分宫》,主人公都是看着挚爱的亲人以非正常的方式去死,不仅无能为力,更像是亲人离世的催化剂。这些戏曲史上最壮烈的诀别场面,傅瑾老师谓之“至暗时刻”。

作品目录

1-91 1583-1592 ……………… 汪小智
92-147 错误、边缘、野马 ……………… 冷冰川 张立宪
148-229 少年西湖记 ……………… 傅国涌
230-270 京剧院里的修图师 ……………… 虞凯伊 张楠茜
271-288 樋口一叶:在明治的尘世中 ……………… 默 音
311-323 太空中的“漂流瓶” ……………… 卢昌海
324-341 至暗时刻 ……………… 傅 谨
· · · · · ·

精彩摘录

1586年端午节前,李如松托人给徐渭捎来书信,并附银五两。徐渭用这笔钱买来米和酒,解决了几个月的温饱问题。身无长物的徐渭,在纸上画了一些竹笋寄给李如松算是还礼,题诗有句云:醉后答书无一物,尽髡篱笋寄辽东。这虽是玩笑话,但在《答李长公》的回信中,徐渭情真意切地写道,如果轮回之说不误,希望如同三生石的故事里那样,和李如松生生世世结为知己。徐渭听闻李如松勋业日隆,大用在即,由衷地为他高兴,信中畅想了好友披甲破敌,浮大白不计斗石的豪迈场景。最后,徐渭还安慰李如松对自己不必牵挂,如果想念他,在士兵队伍里找一个和他模样相似的人一起喝酒就行了。这里显然又是引用了一个典故: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位虎贲勇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大酒,便招他与之同坐。行文至此,信也就写完了,毕竟自己年事已高,相见无日,徐渭在信的末尾写了四个字:临书三叹。也许这封信中饱含的真情,将钢铁男儿李如松也打动了…

——引自章节:1-911583-1592………………汪小智


1586年端午节前,李如松托人给徐渭捎来书信,并附银五两。徐渭用这笔钱买来米和酒,解决了几个月的温饱问题。身无长物的徐渭,在纸上画了一些竹笋寄给李如松算是还礼,题诗有句云:醉后答书无一物,尽髡篱笋寄辽东。这虽是玩笑话,但在《答李长公》的回信中,徐渭情真意切地写道,如果轮回之说不误,希望如同三生石的故事里那样,和李如松生生世世结为知己。徐渭听闻李如松勋业日隆,大用在即,由衷地为他高兴,信中畅想了好友披甲破敌,浮大白不计斗石的豪迈场景。最后,徐渭还安慰李如松对自己不必牵挂,如果想念他,在士兵队伍里找一个和他模样相似的人一起喝酒就行了。这里显然又是引用了一个典故: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位虎贲勇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大酒,便招他与之同坐。行文至此,信也就写完了,毕竟自己年事已高,相见无日,徐渭在信的末尾写了四个字:临书三叹。也许这封信中饱含的真情,将钢铁男儿李如松也打动了…

——引自章节:1-911583-1592………………汪小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