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与漩涡

花朵与漩涡

作者:[美]海伦·文德勒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1-5-20

评分:9.6

ISBN:978721911095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海伦·文德勒(HelenVendler),美国文学评论界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当代极为优秀、敏锐的诗歌评论家之一。1933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960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大学任职。198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英语系任教,兼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90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亚瑟·金斯利·波特讲座教授。文德勒专注于诗人和诗歌作品的细读,被誉为具有“铁血战士般的战斗力”,是一位“力量型的诗歌读者”。她多年来笔耕不辍,推出多部关于英美诗人的专著,因为卓越的贡献,获得了代表美国最高人文成就的国家人文基金等无数荣誉和奖项。

在《巴黎评论》上,她解释了她科学家一般精确的诗歌细读法和批评实践原则:“你必须以非常清晰的方式为你的假设提供证据;你的方程式必须是均衡的;左侧必须与右侧保持平衡。一件事必须导致下一件事,所有...

()

作品目录

导言:作家狄金森 001
23奉蜜蜂- 032
32清晨比往日更柔顺- 035
90一副变化的表情在山峦周边- 039
122这是鸟儿回归的日子- 043
124安卧在他们的汉白玉舍- 048
129我们的生活是瑞士- 055
134若是蓝铃花对恋人蜜蜂 058
138高声战斗,是多么英勇- 060
165我从未见过“火山”- 064
181受伤的鹿-跳得最高- 068
187穿过磨难的笔直关口 071
194神圣的头衔-属于我! 075
204我来告诉你太阳如何升起- 081
224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捣碎了空气- 085
232他忘了-而我-记得- 088
236有人-守安息日-去教堂- 092
238那卑微的双脚蹒跚了多少回- 096
240限定一个麻烦-众生就能忍受它- 100
243恐惧过后-就是我们- 108
256知更鸟是我评判乐曲的标准 111
259一座钟停了- 114
269暴风雨夜-暴风雨夜! 120
276文明-唾弃-豹子! 123
279自所有创生的灵魂- 127
……
译后记 696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海伦·文德勒(HelenVendler),美国文学评论界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当代极为优秀、敏锐的诗歌评论家之一。1933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960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大学任职。198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英语系任教,兼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90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亚瑟·金斯利·波特讲座教授。文德勒专注于诗人和诗歌作品的细读,被誉为具有“铁血战士般的战斗力”,是一位“力量型的诗歌读者”。她多年来笔耕不辍,推出多部关于英美诗人的专著,因为卓越的贡献,获得了代表美国最高人文成就的国家人文基金等无数荣誉和奖项。

在《巴黎评论》上,她解释了她科学家一般精确的诗歌细读法和批评实践原则:“你必须以非常清晰的方式为你的假设提供证据;你的方程式必须是均衡的;左侧必须与右侧保持平衡。一件事必须导致下一件事,所有...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为什么是短诗?关于诗歌的规模或体裁这个基本问题,她似乎问过自己,并答之以不同凡响的诗句:“灰烬表明那曾经是火-”*1097)。她为这简缩的形式辩护道:她的诗是焚毁了“那逝去的造物”的烈火留下的灰烬,这生命现已死去(尽管在撷死之际,曾短暂地在她自己的灰烬周围“徘徊”)。要理解灰烬是消逝的生命之残骸,读者必须成为化学家,从残留的碳酸盐中还原出死者的本性,现已被火焰燃尽的死者:灰烬表明那曾经是火一敬畏那一堆惨白的灰为了那逝去的造物曾一度于此徘徊-起初,火存在于光而后凝固为只有化学家能揭示的某种碳酸盐一原初的造物先被某种“光”的启示照亮;然后启示被点燃,化为一团灼灼燃烧的火焰,而后消耗殆尽。那遗留物和造物曾经的尘世之躯绝无相似之处:火完成了它的使命,只留下灰烬,即我们在诗人的篇章里发现的被火化的“碳酸盐”(狄金森也许是从莎士比亚的第73首十四行诗中借用了“灰烬”和“死者的床”,她想到了那句“躺在他青春的灰烬里”)。狄金森号召我们,读诗歌要像法医化学家一般,从一小堆灰烬也就是她的诗作中,重建原初的自我,那自我曾被光的洞见滋养,又为火的情感燃尽。

——引自章节:导言:作家狄金森00


新之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开花-是成就-遇上一朵花》(*1038)来领略一下狄金森对句法的巧妙安排。为了绽放,诗中的花需要在方方面面付出机智而艰苦的努力:它需要裹住花蕾一抵御毛虫一获取它的雨露权一调控高温一避开风-躲过偷偷摸摸的蜜蜂一TopacktheBud-opposetheWorm-ObtainitsrightofDew-AdjusttheHeat-eludetheWind-EscapetheprowlingBee-(“偷偷摸摸的”蜜蜂充满喜剧色彩但她列举的一系列危险又是对史诗的戏仿:非正义的敌对势力、压迫者、猎食者、拒绝提供必需养料的权威者。)为了表现花的抗争,狄金森将花的种种努力与诗行长度做了相应的安排:在每个四音节诗行中,都有两个斩钉截铁的动词不定式和两个名词;而在三音节诗行中,是一个动词不定式和一个名词。在第一个锋利的单音节动词“裹”(pck)之后,所有的动词都是双音节,每一个(对此她一定是了如指掌的)都带有拉丁语的前缀形式一ob(反对)、ad(向)、x(出来):op-pose,ob-tain、ad-just、e-lude,es-cape。到最后,花的一系列职责,读起来就好像一本战场指南,书名叫《获胜必备》。若是想起那一对古老的双关语“诗歌”和“花束”(poesy/posy),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诗节读作一个寓言式的诗歌创作指南。如果深求寓意,我们不难发现一套让一首诗“开花”的必备程序:裹住诗句一抵御俗语获取它的歌唱权一调控节奏一避开粗俗躲过潜伏的错误一

——引自章节:导言:作家狄金森00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