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懂中国

让世界听懂中国

作者:王冠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2021-8-20

评分:8.0

ISBN:978751393475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各国之间的舆论博弈赛日益激烈,新闻现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作者驻美八年对此了然于胸。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作者结合八年驻美报道经历和大量政治人物专访经验,定量分析了数百篇西方媒体涉华报道,解构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揭示了西方塑造和抹黑中国的手法,并通过回顾与西方专家“南海辩论”现场,分享专访基辛格、克里、赖斯的幕后细节等新闻现场,让读者感受媒体现场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窥见西方叙事的虚伪与偏见。

最后,作者对于中国的发声方式,以及对抗西方话语、构建中国话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思考,比如用西方熟悉的表达技巧,讲述中国故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和西方的对话常态,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感受世界各国之间的话语权较量。

编辑推荐:

基辛格称他是个“思维缜密”的提问者

水均益说他是“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很头疼的记者”

CGTN主持人青年偶像王冠力作

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为您讲好中国故事

“睿智”“霸气”,熟练的英文赢得世界侧目,

有思想,有逻辑,有技巧,让全球听得清,听得懂!

起底西方媒体运作真相,知彼才能知己

定量分析百篇美国媒体涉华报道,鲜血淋漓,

犀利揭示西方抹黑中国六大套路,发人深省。

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客观评估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进入新的战略周期,两国关系何去何从,精彩分析,让你醍醐灌顶,

如何打破西方屏障, 让中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答案令人震惊!

作品目录

我的国际传播梦 — 001
第一章 南海,怎么变成一个“问题”的?
“南海仲裁”的西方媒体造势 — 002
南海激辩的台前幕后 — 017
有理有据地同西方人交锋 — 026
附录:南海辩论中英文实录 — 029
第二章 拆解美国媒体
美国媒体:一双看不见的手 — 052
四道机关——西方媒体议程设置大拆解 — 060
窥叶知秋的“华尔街日报体” — 067
“恐怖”双标:白人的命更值钱? — 070
半岛电视台:“美国主流媒体”的帽子不好戴 — 080
RT :叫板西方的战斗媒体 — 087
第三章 西方如何“塑造”中国
名词构建:挺“台独”于无形的西方媒体 — 094
“九三”阅兵——被遗忘的盟友 — 104
当西方媒体罕见地站在中国一边 — 111
“零距离”直击中美贸易战 — 118
中美贸易战:跟特朗普算清七笔账 — 123
“黄祸”的前世今生 — 132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 144
第四章 怎样让世界听懂中国
“西强我弱”话语格局的现状及建言 — 154
诉诸同理心的“接着说” — 163
告别套路化的平铺直叙 — 168
“小词”大用场 — 175
让西方受众“入心入耳” — 181
四两拨千斤的“低调表述” — 191
须给我们的孩子补一堂说话课 — 198
第五章 美国真的胸怀世界?
“大农村”美国和大城市美国 — 208
美国:在孤立与扩张中摇摆 — 216
“另类”基辛格的“孤掌难鸣”? — 219
对话克里:竞争与合作 — 227
“铁娘子”的心不甘情不愿 — 237
· · · · · ·

作者简介

王冠

ZHONGYANG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

2011-2019年任央视驻美国SHOUXI 记者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士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LINGXIU”

太和智库研究员

驻美期间负责报道BAIGONG、国务院和中美关系,现场报道了多次中美元首会晤。 一对一专访百位政商学界LIUXIU,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务卿克里、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拉加德等。亲历2012年、2016年两届美国总统大选和2014年、2018年两届中期选举。

精彩摘录

(前国防部发言人,现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评)...他提出了构建中国话语权、挑战西方论霸权的八大建议。站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公室里,凭窗远望操场上的学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假如你是一名传播学研究者,这本书将为你掲示西方操纵媒体、引导论的幕后黑手;假如你是一名新任驻外媒体人,这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位中国媒体人在海外的艰辛工作;假如你是一名国际关系从业者,这本书将为你分析中美关系的舆论环境和软实力比拼;假如你是一名大学学子,这本书又将为你展示一名年轻记者的艰辛实践,体现名儒雅书生化茧成蝶的心路历程。当然,这本书如果能够对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理念和做法进行更深层次剖析,客观评价其作用,揭示其虚伪和局限,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关于这一点,我毫不怀疑王冠今后能够做到,因为我坚信他是一名有才华、有实践力更有情怀的年轻记者。2019年6月25日...初到央视,工资并不算多,但不知为什么,心里倒也觉得踏实。当时自以为顶着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和美联社实习的光环,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可是,职场的大课堂给我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在一个数万人的庞大机构里,新人总要从最基层做起,从编辑、写稿开始,到后来值大夜班、一做就是3年。值大夜班做后期写稿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的生活都是从夜里1点开始,在军事博物馆地铁站旁边的永和大王吃份“早餐”,再走进空荡荡的办公楼。工作以编译通讯社或外电的国际新间为主。除了文字编译写作,还要找画面,用老式对编机做画面剪辑。每天清早8点下班,走出办公室,迎着刺眼的朝阳,逆着早高峰的人流回家,有时觉得我的人生也仿佛走上了一条逆行之路。2008年奥运会把北京推到了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看着满街的志愿者和外国来客,我常...

——引自章节:我的国际传播梦—001


最后我想说,中国在南海对外传播上的确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论我们如何做、如何说,西方主流舆论场对中国表述有一堵天然的“隔音墙”,将大部分“异端”声音拒之门外。而这堵墙里面却是个设施齐全的“回音室”(echochamber),各种版本和叙事体裁的“中国威胁论”在里面交相呼应。这个“回音室”深藏不露却又无处不在。毕竟,验证一个原本就相信的观点比接受一个相反的观点要容易得多。很多西方传播学者认为,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回音室”效应愈发显著。谷歌等搜索引擎、脸书等社交媒体、声破天(Spotify)等音乐软件都不断完善着“个性化算法”技术(personalizationalgorithm),根据用户收听收看习惯推送个性化内容。而当人们取消关注某人或点击“不喜欢”键后,一些人或事就被慢慢“过滤出”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只愿去获取能印证自己观点的信息。偶尔穿透“隔音墙”的声音比如“美国曾借军舰帮中国收复南沙群岛”,会显得如此异类,很快成为群起攻之的靶子。当“隔音墙”内有人支持这些不同观点,很快就会被扣上“熊猫马屁精”(pandahugger)、“中国同情者”(Chinasympathizer)的帽子。

——引自章节:“南海仲裁”的西方媒体造势—002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