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艺术史》(四卷)是汉斯·德尔布吕克的代表之作。作者创造性地重构了从希波战争到拿破仑战争2300年历史,是军事史学界的一座丰碑,是军事理论家们的知识宝库。本书所探讨内容不仅包括战略和战术,还包括政治体制、军队组织和社会组织等。
《古典时代的战争》是从希波战争到罗马共 和国恺撒时期的战争艺术史。作者运用科学的史学方法,批判性地考证古代文献,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恺撒的《高卢战记》等,创造性地重构古典时期的著名会战。希罗多德记载的波斯军队的人数是否可信?马拉松会战是否发生在马拉松平原?马拉松会战中非职业希腊士兵长距离猛烈冲锋是否可信?恺撒为何夸大赫尔维蒂人数?作者提出并颠覆性地解答了上述问题。坎尼会战的失败是罗马军事体制的转折点,是古代战争史的转折点。作者科学叙述了坎尼会战中的包围运动,深刻影响了施利芬的作战理论。此外,他还对米提亚德、伯利克里、伊巴密浓达、亚历山大、汉尼拔、西庇阿、马略、恺撒的战争艺术进行独到解读。
《蛮族入侵》追溯了罗马军事体系的崩溃和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作者讨论了日耳曼人早期部落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并将其与早期的罗马军团进行比较。他通过分析罗马-日耳曼战争的宏观战略局势,推断条顿堡森林会战的战场。条顿堡森林会战惨败后,日耳曼尼库斯临危受命,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他做决策的政治前提,并精细入微地分析了其对手阿米尼乌斯在战场上的心理活动,重构了当时战事发生的经过。接着,他讨论了当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迁居罗马后,罗马人的战术和策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罗马人是如何组成一个不稳定的联盟的。最后考察了罗马-日耳曼军事体系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兴起。
《中世纪战争》追溯了从8世纪到16世纪时期大大小小的会战,主要论述中世纪战术和战略的衰落和消亡、15世纪的战术体制特别是战术阵列在瑞士人中的复兴(依靠各州平民和贵族的融合、城市贵族和农民大众的联合)。由步兵的复兴带来的战术形式的复兴是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城堡。近现代战争方式开始于瑞士人同勃艮第的战争。本卷还重构了一些著名的会战和历史事件,如黑斯廷斯会战和十字军东征。
《现代战争的黎明》首先从文艺复兴时期非瑞士人首次采用瑞士战法的战斗吉内加特会战开始,一直叙述到拿破仑时代的战术方式和战略思维(包括马基雅维利、莫里斯、古斯塔夫·阿道夫、克伦威尔、腓特烈、拿破仑、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的变化和发展;然后详细论述了从15世纪开始出现的以步兵为主体的战术组织到“常备军”的时代步兵战术的发展。最后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因素的军事作用,并分析总结了法国革命所带来的战术革命。
在书中,德尔布吕克关注军事史当中的宏观道理,具体的细节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对于历史爱好者、军事史爱好者和一般读者来说,本书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
★辨识、考订、阐析西方几乎全部战争史册,革命性重构从希波战争到拿破仑时代2300年战争图景。
★著名历史学家、军事史先驱、战略思想家汉斯· 德尔布吕克传世之作。
★读懂了战争史,也就读懂了世界史,囊括人类政治、社会、军事、战略、战术的知识宝库。★政治家看到了家族权力的更迭。
战略家看到了战略形式的运用。
军事家看到了战争形态的演变。
社会学家看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
历史学家看到了文明兴衰的本相。★汉尼拔、恺撒、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查士丁尼、西庇阿、伯利克里、马略、腓特烈二世、古斯塔夫、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 向千古帝王学习统御之道和变革与重建。
向著名将领学习为将真谛和决策要诀。
向战略家学习大知识、大视野和大智慧。
向军事理论家学习底层逻辑和深度思维。
★“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史》、恺撒《高卢战记》等流传下来的历史名著能否全信?这些名著是否影响了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理解?是否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颠覆传统历史认知,真实还原人类历史真相的传世巨著。
★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和机构鼎力推荐。
著名的西方战略研究学者钮先钟:德尔布吕克当年作孤军的奋斗,其远见和勇气都足以令人钦佩。他以毕生精力研究战史,并从战史研究中再产生其战略思想,真可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毫无疑问,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对旧有史料进行精密分析,德尔布吕克的成就的确是前无古人。 苏联国防部编《战争艺术史》导言 :不仅就取材范围之宏大,而且就探究辨析之严谨而言,是该领域内最伟大的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德尔布吕克无疑是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家。他的主要著作《战争艺术史》四卷堪称现代思想的一项瑰宝,使他成为“克劳塞维茨和兰克的结合”。
———————————————————————————————————
汉斯·德尔布吕克无疑是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家。他的主要著作《战争艺术史》(四卷)堪称现代思想的瑰宝,使他成为“克劳塞维茨和兰克的结合”。他将克劳塞维茨战争哲学的基本观念有机地贯穿于该著作,甚至显著地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一些关键论点;同时,他首次将兰克开创的科学的史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军事史,以此辨识、考订和阐释西方的几乎全部战争史册。幸甚!在中国翻译出版这部巨著。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时殷弘
《战争艺术史》(四卷)对发生在西方世界2300年间的几乎所有战争进行了辨析,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力图还原其真实场景和完整逻辑。作者德尔布吕克秉承了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维,将战争与其背后的政治动因密切结合,将战争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考量,否认了那一时代普遍流行的对战略的狭隘理解,并对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世纪之问给出了富有智慧的见解。不同于庸俗的技术决定论,德尔布吕克更关注战争中的偶然性以及人对偶然性的驾驭,运用多个案例体现出人的思考力、意志力对战局的引领作用,彰显了优秀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与思想引领的巨大影响。
—— 军事专家 邵永灵
新世纪里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产生的最重要的著作……不仅取材范围宏大,而且探究辨析严谨,是该领域内最伟大的著作。
—— 著名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思传记作者 弗兰茨·梅林
毫无疑问,《战争艺术史》(四卷)仍将是现代科学用于历史遗产的最佳范例之一,而且无论细节如何被修改,这一著作的大部分仍然无可挑剔。
—— 美国历史协会原主席、著名德国史专家 戈登·A.克雷格
在军事史学家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是19世纪伟大的普鲁士人汉斯·德尔布吕克……他是将现代“科学的”和“普适的”方法应用于军事历史研究的先驱者。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约翰·基根
汉斯·德尔布吕克也许是第一位现代军事历史学家,肯定也是最重要的一位。他的《战争艺术史》(四卷)是一部不朽之作。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长 艾略·A.科恩
作者:汉斯·德尔布吕克 ( Hans Delbrück, 1848—1929 )
现代军事史学先驱者、德国杰出的战略思想家。1848年生于贝尔根。1873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德国史学大师海因里希·冯·西贝尔。1885年获得世界史教授职位。德尔布吕克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克劳塞维茨战争哲学的基本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全书中,提出并阐明了两种战略形式——消耗战略和歼灭战略;第一次将兰克开创的科学的史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军事史中。代表作为《战争艺术史》(四卷)。
译者:姜昊骞
青年译者,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ILLC,专攻逻辑学。曾联合创办以阅读经典人文社科读物为宗旨的同道读书会。主要从事于哲学、军事历史、经济学、逻辑学、小说、科普类图书翻译,已出版《想透彻:当代哲学导论》《毛姆传》《生产的结构》《噩梦巷》等译作。
在整个公元前5世纪,曾经击败波斯人的重装步兵方阵仍然是希腊的基本战术阵形。对非职业公民军队来说,重装步兵方阵符合逻辑的战术阵形。它对单兵的要求很简单,需要的训练也少。每个人都要学会身披重甲移动,使用长矛,坚守纵队,保持规定方向。复杂操练是不需要的。全体士兵组成一个封闭的阵形,直行向前,接近敌军正面时跑步发起进攻。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这种接近后跑步进攻的战法首次出现于马拉松会战。在一场普通的重装步兵战斗中,双方都会往右偏,而左翼略落后,因为每名士兵都知道自的右手侧没有盾牌保护,相对薄弱,于是就会努力从右侧打击敌军。因此,两军接触之后一一双方的右翼很容易发生部分重叠一一右翼都会战胜对方的左翼。接下来是两军右翼再次交战。此时,之前的正面往往已经成了背面,而背面现在成了正面。这才是决定胜负的时刻。
——引自章节:1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希腊战术 067
希罗多德告诉我们,雅典军从距离8道(stadion,约1500米)处就开始向敌军冲锋。从体力上说,这是不可能的:一个重装单元在不耗尽体力、不陷入混乱的情况下最多能连续跑120米到150米。当然,专业跑步选手和原始人可以连续负重跑很远,但是马拉松会战时的雅典人早已脱离蒙昧,是一支普遍征召的市民和农夫军队。根据普鲁士条令,携带全套野战装备的士兵最多可以跑两分钟,相当于330米到350米。但是,雅典军队甚至不是由经过操练的军人和经常锻炼的年轻人组成的,而是普遍征召的公民,有农民,有烧炭工,也有渔夫,年龄可达45岁或50岁。而且,与单个的人相比,密集人群跑动的难度本就要大得多。当一名现代历史学家说雅典人“据说”跑了8道时,那就相当于说,雅典人一天之内“据说”行军60英里(约97千米)。别人会说,参战会给神经、肌肉带来极大的刺激,达到平常在训练场操练时完全不同的境界。说得没错,不过,这不足以让一个方阵连续奔跑将近1英里(约1.6千米)。
——引自章节:5 马拉松会战 028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宋春舫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
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拓展文艺美学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将美学理论和美术理论相结合,分析研究西方造型艺术的美学基础和...
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第4卷 本书特色 该丛书从全国秦腔戏班社捐献的“老箱底”积存和政府出资抢录的舞台絶本中选取了128部秦腔曲目,其中许多为甘肃独...
黄庭坚墨迹选-历代名家墨迹选(17) 内容简介 本书收黄庭坚墨迹《华严经疏卷》等十六件。《华严经疏卷》为绫本,其运笔遒健,笔势纵横,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一百一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知名畅销书作家、哲学家、制作人。1969年出生于瑞士,现居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获伦敦大学哲学硕士。23岁...
教学视界大临本—邱恩杰色彩静物主题训练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这五个章节分别是:陶瓷类、金属类透明器皿类、生活类和花卉类,每个章节针对一类常见的色彩静物...
本书旨在深入分析,在20、21世纪之交孕育出中国城市一代电影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探讨其美学创新,及其与主流国产电影工业和国际电
现代重彩卷-中国当代美术全集-1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共分为两卷,《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1》为其现代重彩卷,书中按画家出生年代为序,共收入活跃...
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外国30幅最著名的工艺美术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对知识的渴求则是无限的。知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智慧,是力量。它可以润泽人的修养和谈...
抗美援朝故事集-(全30册) 本书特色 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因为它的艺术性...
繁花落尽:明清工艺拾零 内容简介 《繁花落尽:明清工艺拾零》内容包括:风情之旅,天府明珠—成都,千古名传—锦城,自古成都多胜迹,天府乐土重闲逸,蜀中锦绣谁家传,...
钢笔字十讲 内容简介 写上一手漂亮流丽的钢笔字,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即使在电脑相当普及的今天,钢笔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同样也是须臾不可离的。真正把钢笔字写...
刘炳森楷书名文 本书特色 《刘炳森楷书名文》是《刘炳森隶书名文》的姊妹篇。《刘炳森楷书名文》一书遴选了作者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时期创作的*代表性的三篇作品。读...
中国电影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种新颖的体例和新鲜的语言风格,叙述了中国电影从本纪世初到90年代以来的风雨历程。既简明地勾勒出各个时期的创作面...
文具手绘图鉴 本书特色一本由孩子写就的专业级“文具图鉴”,一个小学生令大人开拓眼界的真实之举。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个人爱好,只要做到底,也一定能令人为之动容! ...
倩女离魂-中国古典名剧 本书特色 《倩女离魂/中国古典名剧》编著者郑光祖。《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杂剧创作中的翘楚,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离魂...
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自带函套,2011年1版1印,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出任主编,80余...
《妇产科护理实训指导》内容简介:本书共分7个实训,分别介绍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技能培训、正常妊娠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影印并考释了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以及洛阳市属的孟津、伊川、偃师等县征集或发掘的新出土墓志,其
书法卷-杭州市萧山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 本书特色 萧山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一家地方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广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