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识小录

金庸识小录

作者:严晓星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1-9

评分:7.5

ISBN:978754115927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媒体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条畅小集》《舟榻编》等,执笔《秋籁居忆旧》,辑订《庄剑丞古琴文稿》,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唐诗之美日历2017》等,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十册)、《现代琴学丛刊》(已出十五种),执行主编《掌故》(已出八集)。

作品目录

增订本序
初版序
紫白金青
蟹汁化漆
红楼笔法
学《水浒》 写《书剑》
明教·明朝
说出的书本
作为耶稣的洪七公
喜心翻倒
“只是诗云子曰读得多了……”
沈从文、湘西
蝶梦记
象鸟
黄药师形象探源
聚贤庄中的酒杯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皮格马利翁现象”
九阴
一个人需要多少地?
鸠摩罗什之事
《春江花月夜》
◎附:琵琶名曲《夕阳箫鼓》的早期史料
峨默及其诗作
床上之剑
康熙初年金银比价
“胡说九道”雷同
铁厅烈火
枕席之盟
《三国》点滴
大同府的姑娘
两段补记
双蛇杖
慕天颜逸事
杀子
厮杀同类
阿凡提
折扇
时鲜菜蔬
磁山
◎附:“磁山”另有出处/舒飞廉
叶二娘与诃利底药叉女
◎附:《天龙八部》中的三位药叉女/南窗
三笑逍遥散
政治情怀
附录
“金学”三昧/萧桓
《金庸识小录》:芥子纳须弥/谷卿
初版跋
增订本跋
· · · · · ·

作者简介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媒体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条畅小集》《舟榻编》等,执笔《秋籁居忆旧》,辑订《庄剑丞古琴文稿》,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唐诗之美日历2017》等,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十册)、《现代琴学丛刊》(已出十五种),执行主编《掌故》(已出八集)。

精彩摘录

据金庸说,在中国大陆,《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发行之前,印行的金庸小说大多是盗版。然而三联版删去的几句至关重要的话,却在“盗版”中完整地保留下来。《鹿鼎记》第一回回末长注第一节:“本书的写作时日是一九六九年十月廿三日到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二日。开始写作之时,‘文化大革命’的文字狱高潮虽已过去,但惨伤愤懑之情,兀自萦绕心头。因此在构思新作之初,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文字狱。”(宝文堂书店1990年版)三联版这一节,从“开始”到“因此”均被删去。“礼失求诸野”,真相隐,求诸盗版。

——引自第60页


《倚天屠龙记》第453页,张无忌问胡青牛,有一人“眼中涂了生漆,疼痛难当,不能视物”,该如何治此怪疾。胡青牛的回答是:“试以螃蟹捣汁敷治,或能化解。”蟹汁何能化漆?心中一直疑惑。后读《博物志·药术》(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见有“蟹漆相合成水”之句,始知“胡言”不胡,必有所出。而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近又读根据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缩写而成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书中也谈到了《淮南子·览冥》、《续博物志》卷九的类似记载(“蟹之败漆”、“漆得蟹而散”),并解释这种“听起来象无稽之谈”、“表面上看来可笑的传统做法”说:事实上,甲壳纲动物的组织含有强有力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某些酶(包括能使漆变硬的那一种酶)的活动。李约瑟博士对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作了如下的评述:“那么,蟹的组织起了什么作用呢?毫无疑问,公元前2世纪以前,古代中国人无意发现了一种强有力的漆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这种酶的作用,漆的变黑和聚合过程也受到阻止。……蟹的组织的这种作用也不足为奇,因为其他的研究已经证明,它们含有一种强有力的然而又有点神秘的抑制剂——D氨基酸氧化酶。”(第144—145页)看来颇有几分科学道理。于是疑惑顿解。不过,“蟹漆相合”之后所化的水,竟然另有妙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45“蟹”中引一千年以前陶弘景的话:“仙方用之化漆为水,服之长生。”朱橚《普济方》卷264载有“长生方”:“以蟹化漆为水,服之长生。”不知有无科学家加以研究,得出合理的解释?以蟹汁化漆,金庸先生言之有据,笔下的胡青牛却说得很保留,“或能化解”,大概他本人也没试过吧!

——引自章节:蟹汁化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