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

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

作者:张小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

出版年:2021年10月

ISBN:9787302592709

所属分类:商业管理

书刊介绍

《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内容简介

本书这一命题是对中国“社会”研究中乏“文化”视角的本土化反省。同时,这也是对文化人类学中国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其中包括:①面对西方学术进入中国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②作为“本土人”进行中国本土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③历史本土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④田野研究中的自我心灵本土化。部分:“名”辨学科,探讨中国之“文”作为万物相互作用之道的深刻学术内涵,进而理解“文化”作为人类行为的意义编码体系之研究范式。第二部分:“学”归本土,通过本土人类学及台湾学派的中国研究,思考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理论对话。第三部分:“文”言宗族,通过历史上的宗族研究,与“韦伯命题”、弗里德曼的“边陲说”以及“差序格局”等相关理论进行对话。第四部分:“鬼”说帝国,反省历史上的帝国如何通过“鬼”的地方本土化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国家化过程。
作者:张小军。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
让“社会”有“文化”
第一部分
“名”辨学科
第一章:文化研究的范式:波粒二象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
第一节
文化的理解
第二节
“文化”的理论传统
第三节
文化与社会的波粒二象性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
第一节
从“民族志”回归“文化志”
第二节
文化的真实
第三节
互主体性与“文化的经验”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世界的人类学与中国的民族学
第一节
历史的并接
第二节
文化的并接
第三节
学科的并接
第二部分
“学”归本土
第四章:中国研究的人类学“台湾学派”
第一节
台湾人类学的中国学脉
第二节
台湾人类学的本土化
第三节
台湾人类学派的理论贡献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漂泊中的永恒:一个人类学家的理想国
第一节
人类的理想国
第二节
中国的黄土地
第三节
民众的底边情
第六章:《银翅》现象学的人类学?——兼论人类学的本土化
第一节
直觉与现象人类学
第二节
直觉与本土
第三节
直觉与田野研究的文化志
第三部分
“文”言宗族
第七章:宗族与差序格局
第一节
宗族的早期历史形态
第二节
家庭、家族与宗族关系
第三节
理论对话:“水波差序”与“驻波差序”
第八章:宗族研究的“国家范式”
第一节
晚清到民国:“革命范式”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边陲范式
第三节
20世纪80—90年代:“文化范式”
第九章:“韦伯命题”与“家宗文化经济”
第一节
“韦伯命题”与亲缘资本主义
第二节
宗族公社与亲缘“社会主义”
第三节
宗族与“家宗文化经济”
第四部分
“鬼”说帝国
第十章:“鬼主”与圣权制——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治理文化刍议
第一节
“鬼主”的国家化过程
第二节
鬼主制与圣权制
第三节
结论
第十一章:西南少数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
第一节
从“灵”到“鬼”的话语实践
第二节
“鬼”与少数族群的国家化
第三节
结论
第十二章:驯鬼年代:鬼与节的文化生态学思考
第一节
生命的鬼文化生态
第二节
社会的鬼文化生态
第三节
驯鬼年代
第四节
结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