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多维思考

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多维思考

作者:谢建平

出版社:电子工业

出版年:2021年12月

ISBN:978712142619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多维思考》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与多维思考为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实证性翻译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是一种口、笔译翻译活动,涵盖科技英语、商业经济英语、社会学英语三大类;多维思考则为本研究的切入点,即依托应用翻译理论及跨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从思维模式、功能语境、审美取向等多方位探究其对ESP翻译的制约和效用。本书包括五章及后记:第一章,ESP的本质属性及其翻译;第二章,思维模式对ESP翻译的制约;第三章,功能语境对ESP翻译的效用;第四章,ESP翻译中的美学取向;第五章,ESP的翻译策略(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后记,成果结语(成果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社会效益等)。
谢建平,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教授。FIT国际译联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编委、、省级学术期刊的特聘审稿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省社科联课题2项和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全国外语核心期刊以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排名),教材1部(主编)。获中国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湘潭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独立完成),获校级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独立完成)、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独立完成)。

作品目录

本书撰写组
前言
第1章:专门用途英语的本质属性及其翻译
1.1、ESP的本质属性
1.1.1、ESP的分类
1.1.2、ESP的语言特征概述
1.1.3、ESP与通用英语的区别
1.2、ESP翻译研究概述
1.2.1、ESP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1.2.2、思考与讨论
1.2.3、研究的问题、内容与方法
1.2.4、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3、本章小结
第2章:思维模式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影响
2.1、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制约
2.1.1、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体现
2.1.2、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语言折射
2.2、逻辑思维的影响
2.2.1、逻辑概念与词义等值
2.2.2、逻辑判断与歧义规避
2.2.3、逻辑推理
2.2.4、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
2.3、灵感思维的效用
2.3.1、灵感思维与译文的可读性
2.3.2、灵感思维与译文的生动性
2.4、逆向思维的转换
2.5、译者思维模式的转换
2.5.1、形象与抽象
2.5.2、悟性与理性
2.5.3、整体与个体
2.5.4、主体与客体
2.6、本章小结
第3章:功能语境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效用
3.1、系统功能语境理论研究概述
3.2、功能语境的效用
3.2.1、上下文语境的效用
3.2.2、情景语境的效用
3.2.3、文化语境的效用
3.3、本章小结
第4章: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审美取向与效用
4.1、中西译论与美学的渊源
4.1.1、西方译论的美学情结
4.1.2、中国译论的美学情结
4.2、审美取向与效用
4.2.1、审美意识
4.2.2、形式系统的审美效用
4.2.3、距离与期待的审美效用
4.3、本章小结
第5章: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策略
5.1、思维模式视阈下的翻译策略
5.1.1、以逻辑思维为视点
5.1.2、以灵感思维为视点
5.1.3、以逆向思维为视点
5.2、功能语境视阈下的翻译策略
5.2.1、上下文语境主导型策略
5.2.2、情景语境主导型策略
5.2.3、文化语境主导型策略
5.3、审美取向视域下的翻译艺术再现
5.3.1、逻辑艺术的魅力再现
5.3.2、语言艺术的活性再现
5.3.3、艺术再现“度”的把握
5.4、本章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