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七卷)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七卷)

作者:顾海良陈学明王凤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1年1月

ISBN:978730028823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七卷)》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发生巨大变革。本卷结合20世纪下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系统考察20世纪下半期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内容涉及西方社会党理论家、西方共产党理论家、第四国际理论家、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新阐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新发展,欧陆国家和英美国家马克思主义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以及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等。
陈学明,1947年生,上海市崇明岛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译著40多部。有4部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种奖励20余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5次,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其中,一部著作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部著作入选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王凤才,1963年生,山东诸城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暨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兰克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代表作:(1)“批判理论六部曲”——《批判与重建》、《蔑视与反抗》、《从公共自由到民主伦理》、《承认·正义·伦理》、《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2卷本,待出)、《〈否定辩证法〉释义》(多卷本,待出);(2)“马克思三部曲”——《追寻马克思》、《重新发现马克思》(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2卷本,待出)。主要译著:《否定辩证法》。

作品目录

导论
第一章:20世纪下半期西方社会党
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一、布鲁姆对法国社会党修正主义气质的塑造
二、克罗斯兰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三、吉登斯对唯物史观的批判与第三条道路
四、迈尔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
第二章: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
一、德国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二、法国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
三、英国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探索
四、美国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五、西班牙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第三章:第四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探索
一、托洛茨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及“不断革命论”
二、曼德尔的经济哲学论述及“后期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
一、吕贝尔对马克思的总体评价
二、费彻尔对马克思学说的人道主义解释
三、麦克莱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索
四、海尔布隆纳对马克思主义的赞成与反对
第五章:20世纪下半期法兰克福
学派批判理论新发展
一、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与辩证社会学
二、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与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批判
三、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
四、哈贝马斯对传统批判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五、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新阐释
第六章:20世纪下半期欧陆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一、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四、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五、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及其他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20世纪下半期英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一、文化唯物主义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四、市场社会主义
第八章:20世纪下半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一、高兹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与经济理性的批判
二、莱斯提出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非消费活动
三、奥康纳论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四、福斯特对马克思哲学生态意蕴的揭示
五、佩珀提出今天更需要马克思生态理论
六、柏格特重构马克思的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内在关联
第九章:20世纪下半期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
一、欠发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二、世界体系论与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三、垄断资本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
四、法国调节学派对经济危机与资本积累问题的研究
第十章:20世纪下半期社会现实变化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一、斯大林主义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二、资本主义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三、新科技革命的社会效应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四、生态危机根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阐释
第十一章: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
一、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
二、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
三、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与热点问题
四、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关键问题与发展前景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