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中国(增订本)

汉字里的中国(增订本)

作者:陈璧耀

出版社:上海远东

出版年:2021年3月

ISBN:9787547616888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汉字里的中国(增订本)》内容简介

《汉字里的中国》从汉语字词着手,探寻中华文化的密码,还原历史发生的场景,由小知大,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本书稿作为2018年版《汉字里的中国》的增订版,大体内容并未改动。原版有三大板块,四个部分:汉字篇、词语篇(上)、词语篇(下)、熟语篇。本次增订,作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章:称谓篇,同时又补充了初版没有的文章和遗漏的文字,并对初版做了一些润色改善。书稿收录的文章都曾在《咬文嚼字》等刊物上发表过,内容相对成熟,考证严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陈璧耀,资深语文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注于古代文化和汉字研究,著有《古代文化常识百话》《唐诗名句品读》《国学概说》《文史百谭》等。主编《成语小词典》《新编成语大词典》等。多年来陆续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咬文嚼字》《中文自修》发表文章百余篇。

作品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将磨洗认前朝
说“汉”——代前言

汉字篇
青|春(附说蠢)
夏|厦
秋|愁
冬|终
元|旦(附说天)
年|岁(附说祀、载)
兄|祝
弟|悌
男|女(附说奴)
它|也(附说蛇、匜)
家|牢
门|户
出|各(附说重)
后|後(附说毓、育)
去|法
直|德
册|典(附说删)
祭|登
哭|笑
市|巿

词语篇(上)
钱,为何叫“钱”
角,辅币称“角”的由来
分,辅币称“分”的由来
省,元朝“行省”的简称
县,由悬之而定制
市,由集市义演变而来
镇,最初乃军事要冲
乡,原是基层最高一级组织
里,衍生于井田制
村,古之鄙野也
州,源于“托古改制”的九州
军,始见《周礼》
师,常用于统称军队
营,也用于统称军队
班,初义与玉有关
猴,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
家,从游牧走向畜养定居
虎,寅年的属相
蛇,民间俗称小龙
梦,寐中所见之事与形
黄,颜色的象征意义
霾,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
哥,初义是歌
姐,初义为母
茶,其始字为“荼”
椅,源自“胡床”
桌,原是“卓”之俗字
月,“月部”字谈趣

词语篇(下)
钞票,钱为何又称“钞票”
薪水,何以用来指称工资
司令,古代与军事无关
元帅,古代不是军衔
将军,“将某军”之简省
中尉,最初是文职高官
马桶,何以指称便溺之器
东西,称“物”为何叫“东西”
左右,“左尊”还是“右尊”
盘缠,路费为何叫“盘缠”
名堂,由何而来
博士,初义谓四方中央无所不知
学士,唐贞观后成为官名
鸣金,小议“鸣金”之“金”
《论语》,“论”字该怎么读
翻译,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点心,初义只是晨馔
秋千,原或为祝寿语“千秋”
九族,历来说法不一
八卦,隐私类新义由何而来
房东,从何而来
自卑,自低处起步
散步,“随便走走”为何叫“散步”
黄牛,票贩子何以称“黄牛”
孩提,幼童何以称“孩提”
首级,头为何又叫“首级”
喝彩,原或与赌博有关
革命,原是“王者易姓”
家风,其故家之流风遗俗
爆竹,源于驱鬼避凶
红尘,尘何以色红
千金,最初并非指女儿
食制,古人也一日三餐吗
足下,汉语的词与非词
六郎,延昭何以称“六郎”
国家,初义乃“国”与“家”
世界|宇宙
太监|宦官
扯淡|扯蛋

熟语成语篇
烹小鲜,该如何解读
老佛爷,原非慈禧专称
口头禅,挂嘴上的惯用语
替罪羊,救赎世人的负罪山羊
吃豆腐,为何借喻“调戏妇女”
臭老九,与“九儒十丐”的渊源
抱佛脚,因何“抱佛脚”
喝墨水,原是一种惩罚
打秋风,或源于秋收
三教九流,“三教”与“九流”
八拜之交,为何多至八拜
黄道吉日,“吉日”何以称“黄道”
猴年马月,真遥遥无期吗
害群之马,其实与马无关
鸠占鹊巢,初义借喻新娘婚嫁
飞蛾投火,究竟为哪般?
塞翁失马,“失马”者是“塞翁”吗
夜郎自大,夜郎“自大”了吗?
囊萤映雪,几则勤学的励志成语
以偏概全,能写成“以偏赅全”吗
马齿加长,从误作“车齿加长”说起
南辕北辙,也可比喻彼此的明显差异
趋之若鹜,贬义色彩已趋淡化
守株待兔,旧义之衍变
挂羊头卖狗肉,原来并非喻指欺诈
牛头不对马嘴,不相干或答非所问
人心不足蛇吞象,极言人心贪婪
无事不登三宝殿,何谓“三宝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该怎么理解

称谓篇
谦称与敬称(一)——如何称呼对话双方亲属
谦称与敬称(二)——如何称呼自己与对方
谦称与敬称(三)——自称以名与称人以字
古今亲属称谓(一)——从“六亲不认”说起
古今亲属称谓(二)——祖辈及其同辈亲属
古今亲属称谓(三)——父母及其同辈亲属
古今亲属称谓(四)——夫妻及其平辈亲属
古今亲属称谓(五)——子女以及孙辈亲属


增订版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