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

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

作者:朱振武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年:2021年8月

ISBN:9787313251695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内容简介

本书在新文科的理念下,从九个方面对美国文学进行专题讲解,重在依据原典,探讨当下问题,为理解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小说的艺术特点、主题意蕴、美学风格、社会关怀及其摆脱英国文学桎梏并稳步走向独立自立的因素提供参照,也为读者通过文学作品思考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问题提供参考。
朱振武,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学博士后,作家,翻译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问题与策略”首席专家;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其他奖项30多种,领衔的“中外文化比较与思辨”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主编的“英美文化思辨教程”获评上海市重点本科教材和首届上海市精品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等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含英语)20部,译著30种,编著80多种;近年做各种学术讲座和公益讲座260多场;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等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所著的相关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关注;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100多家主流媒体及重要报纸和杂志对他在文学翻译、文学文化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做过专题报道。

作品目录


新文科语境呼唤跨域融合和有我之境
专题一
多维考察
美国小说的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
美国小说的文化消费与大众想象
文学批评的生态愿景和环境正义
专题二
经典新释
论海明威小说的美学创造
论爱伦·坡的效果美学
论福克纳的焦虑写作
专题三
跨界关怀
《小城畸人》的经济伦理
《嘉莉妹妹》的城市移民
《一只白苍鹭》的和谐理念
专题四
现实观照
美国新华裔小说的回望书写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
爱伦·坡现象中的通俗文化
专题五
纵横考论
《熊》的创作流变及福克纳的生态伦理考辨
爱伦·坡的小说和诗歌创作源头考论
《喧哗与骚动》和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考证
专题六
理论审视
自卑情结:福克纳创作的重要动因
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的女性范式
原型的暴露:《泄密的心》的一种解读
专题七
彼域探究
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垦拓
美国爱伦·坡研究的走势
美国印度英语文学的研究理路与关注热点
专题八
交叉融合
丹·布朗的“倒悬”写作
丹·布朗创作的空前成功
丹·布朗小说的伦理抉择
丹·布朗小说在中国的影响
丹·布朗教给我们的东西
专题九
个案聚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把解读美国文学的钥匙
《失落的秘符》:寻觅失落的寓意
《地狱》:伦理之思与善恶之辩
附录一
学者评朱振武的外国文学研究著作
陈后亮评《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
高静评《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
蓝云春评《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
綦亮评《丹·布朗现象诠释》
张毅评《丹·布朗现象诠释》
虞建华评《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周敏评《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李萌羽评《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刘略昌评《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刘建军评《爱伦·坡研究》
盛宁评《爱伦·坡研究》
杨金才评《爱伦·坡研究》
綦亮评《爱伦·坡研究》
虞建华评《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
虞建华评《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
附录二
朱振武谈学术研究和外语专业建设
对话西方,而不是拾人牙慧——访丹·布朗翻译及研究专家朱振武教授
“外语”专业何以“沉沦”到这般模样?
参考文献

我来到上海师大之后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