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新论

公民道德新论

作者:李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1年8月

ISBN:978730029763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公民道德新论》内容简介

本书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问题的探讨置于现代化视镜之下,在“导言”部分解释了全书的若干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好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这一命题。章确定了公民道德问题讨论的时空背景,交代了公民身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转换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社会道德研究视角的调整。第二、三、四章则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不同层面的现代化领域阐述了相应的公民道德表现形式及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五章通过对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且相对特殊的形态——公民不服从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公民个体的多样性、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多元性以及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公民道德规范(如忠诚、守法、公平等)的复杂表现形态等问题。第六章是对中国当代公民道德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重点讨论了公民认知、公民参与、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及其理论问题。第七章是横向的比较研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香港、新加坡、日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资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李萍,女,1965年生,湖南衡阳市人,东京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伦理、东方管理哲学、茶道哲学等。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北京市项目一项、中央网信办项目一项、贵州省重大项目一项和中国人民大学项目一项。出版和主编专著9部,包括:《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现代社会管理的伦理分析》《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包括《论管理伦理的问题域及决策方法》《“道德”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意义转换》《推进网络伦理建设》《在地普遍性的比较哲学何以可能》等。

作品目录

编委会名单


导论
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
第一章:现代化之必然性及其反思
一、现代化模式分析
二、人的现代化:公民地位
三、宏大叙事下的身份转换:公民资格
第二章:经济现代化与公民经济道德
一、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二、公民个体的经济美德
三、经济组织的公民规范
第三章:政治-法律现代化与公民政治道德
一、现代政治结构
二、共和国的公民道德理念
三、公民参与中的道德精神
第四章:社会-文化现代化与公民道德意识
一、现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艰难历程
二、现代公民的社会-文化身份
三、现代化中的社会-文化主题
第五章:公民不服从的道德思考
一、公民不服从的理据
二、公民不服从的限制条件
三、公民不服从的道德意志
第六章:我国当代公民道德的实证研究
一、公民认知的现状及其道德审视
二、公民交往的现状及其道德拷问
三、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其道德警示
第七章:公民道德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香港公民道德发展的经验
二、新加坡公民道德培育的回顾
三、日本公民道德变革的借鉴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