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作者:郭建龙

出版社:天地

出版年:2021年9月

ISBN:9787545564686

所属分类:两性恋爱

书刊介绍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内容简介

知名作家郭建龙2021年重磅新作! 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 中西之间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从历史着眼预见未来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已出版社科历史畅销书《汴京之围》、“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等。

作品目录

楔子
一个僧人踢开的百年外交
戒日王遣使
吐蕃王朝
吐蕃-尼婆罗道的开通
一人救一国
“高速公路”的关闭
哈里发帝国
最后的西域朝圣者
海上朝圣的僧人
两个帝国的兴衰对比
注释
第一部
征服时代
第一章:西汉:突然扩大的世界
失败的开拓
西汉时的西域地理
难以到达的印度
第二章:征服和反抗
针对西域的三种策略
不两属无以自安
和亲的公主
当宝马成为祸患
遥远的国度
第三章:外交时代的纵横家
再建西域都护
艰难腾挪
三通三绝
扩大的视野
海外异草
第四章:海洋时代的前奏
东南亚的客观世界
南大门并入中央政府
更遥远的外国之地
西方眼中的东方世界
注释
第二部
信仰时代
第五章:一千多年前的背包旅行记
古代背包客旅行记
一千多年前的阿富汗
第一次详细的南海记载
法显的印度世界
法显的旅友们
第六章:分裂与信仰
分裂的内亚
万里远征为高僧
佛教东来
佛教化的首都
宋云、惠生历险记
嚈哒、柔然和高车
海上之路
第七章:唐代的信仰旅行和异域想象
大唐僧人上天竺
神秘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时期的印度世界
文学中的舶来信仰
唐人的异域想象
第八章:传入中国的世界信仰
两个帝国的相遇
苏莱曼和马苏第
祆教、摩尼教和景教
注释
第三部
贸易时代
第九章:从南海到非洲的开拓
远至非洲第一人
唐代对外的七条道路
蜀身毒道和南诏重塑缅甸
唐宋时期的东南亚国家
王延德:最后的西域使臣
第十章:贸易立国的王朝
外国人行刺引起的贸易变革
贸易立国
民间贸易与官方贸易之争
从丝绸到瓷器
唐宋时期的舶来品
文学中的外贸
西欧苏醒了
注释
第四部
帝国时代
第十一章:帝国的使者们
马可·波罗的世界
前往蒙古的修道士
鲁布鲁克东游记
一位国王出访蒙古纪
耶律楚材与丘处机
第十二章:海洋时代的冒险家
伊本·白图泰眼中的蒙古与世界
印度抵御蒙古人
鄂多立克东游记
一个中国人的吴哥观察记
第十三章:融入世界的中国人
巴琐玛:中国人欧洲行
汪大渊的海上世界
中国终于落后了
注释
第五部
帝国依旧,中央已失
第十四章:利玛窦:敲开封闭之门
获得南方的立足点
传教士进军北京
解开契丹和“蛮子”的谜团
第十五章:对外关系变形记
帖木儿宫廷的使者们
被死亡解除的东征计划
中国与中亚的新均衡
赚钱的外交团
第十六章:郑和下西洋:官方垄断的高潮
陈祖义事件:明初的对外干涉
代表秩序的大舰队
下西洋时期的世界
逝于中国的外国国王
第十七章:明末开关:最后的回光返照
佛郎机进入亚洲
第一次致命接触
封疆大吏之死:对外贸易的胜利
隆庆开关与西荷到来
第十八章:重归闭关之路
“弃文从武”的传教士
西方人眼中的明清换代
逃不脱衰亡的事业
前往欧洲的中国人
第十九章:敲不开的大门
贸易与叩头
小斯当东的选择题
两个帝国的相遇
受阻的俄国使者
注释
尾声
注释
丝绸之路大事年表
后记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