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

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

作者:张昕冉

出版社:浙江人民

出版年:2021年9月

ISBN:9787213101847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内容简介

一本书讲透经济问题如何搞垮一个帝国。
为什么晚清已被外国打得千疮百孔,仍旧能屹立不倒? 将清廷从内外交困的绝境中挽救出来的,竟然是厘金的横空出世? 鸦片和茶叶这两种普通的经济作物,如何改变了整个东方贸易格局?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如何从中洞见新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过程? 为什么商业的萧条反倒给了高利贷以兴盛的机会? 山西票号这个“巨无霸”的横空出世,如何一举改变了整个民间金融业的游戏规则?但其受限于经济主体、组织关系、操作手段三个方面,无法脱离为帝国体系服务的命运,只能随着清王朝一同走向没落。在这其间,它如何错过了转型的机会?如何被清政府的监管断了生路?它的种种自救手段因何难以见效? 一个日渐衰颓的庞大帝国,与一个野心勃勃的新兴强权,在世界逐步联为一体的过程中,两者不可避免地碰撞在一起,“天朝上国”的体面在现实的压力面前被彻底击垮。这时,满是烂账的财政状况既是问题之因,也是问题之果。在全面危机下,任何一种激进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局部的小修小补也不能阻止整体性的财政系统崩溃。
本书讲述了清政府针对外贸、财政、货币、银行、海关、商会这六个部分进行的改良,但财政是庶政之母,在帝国经济风暴之下,种种改革不仅无力回天,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政权的彻底崩溃。
在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变革、封建与共和,种种思潮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中古国家与现代国家、封建社会与工商社会,种种矛盾集中上演。本书透视了晚清的风云变迁,以最通俗的语言揭示了清廷困局的形成原因及其经济改革的发展规律。
从现代化中国的原点,看清时代变迁。
张昕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博士研究生,青年作者,金融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金融史,发表数篇专业论文。曾多次在公众号和纸质媒体撰写历史科普类文章,累计发文二十余篇,累计阅读量过百万,文章曾被《中国国家历史》《澎湃历史》“共青团中央”“中国历史研究院”等国家级媒体转载。

作品目录

序言
寻找晚清衰败中的财政原因
前言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的贸易危机
撬动世界的东方三角贸易
危机四伏的外交关系
中英贸易冲突
恐怖的“银荒”
鸦片下的博弈
第二章:晚清帝国的财政体系
严峻的人口危机
盐票与盐课
漕银与漕运总督衙门
户部银库亏空案
残酷的“土客之争”
厘金的诞生
裁厘的呼声
荼毒中华大地的鸦片
搜刮之法
地方势力坐大
财政比重的改变
第三章:走入死胡同的货币改革
传统铸币的没落
外国银圆的涌入
无奈的“白银保卫战”
自铸银圆
统一币制
“两元之争”
自铸铜圆之路
第四章:从银号到银行:清末金融业的跌宕起伏
爆发的银钱业
快速发展的金融业
山西商人的经营之道
暧昧的官商关系
来自外界的挑战
皇家银库
1883年上海金融风暴
走向现代银行的第一步——中国通商银行
玩不转的股票
夹缝中的山西票号
大厦将倾
第五章:“洋人的海关”
被迫打开的海关
洋人控制的海关
改革除弊
主权沦丧的代价
列强利益的调停人
总税务司赫德的野心
“卖”出去的海关税
赫德时代的结束
第六章:商战:商人的崛起
是绅是商?
重商主义
状元企业家张謇
深入政治的商人阶层
兴建商会
设立规章:买办的出现
萌生于买办的爱国商人
第七章:失败的改革
筹建海军
军费与赔款
钱都用在了哪里?
清理财政
瓦解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