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作者:[英] 迈克尔·佩皮亚特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2-10

评分:8.8

ISBN:978753569807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纪念弗朗西斯·培根逝世三十周年特别引进

著名艺术评论家迈克尔·佩皮亚特代表性文集

深度描摹弗朗西斯·培根的个性、生活与创作理念

◎ 编辑推荐

☆迈克尔·佩皮亚特著作首次引进,言之有物地“解剖”关于培根的种种“谜团”。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迈克尔·佩皮亚特是培根的好友兼传记作者,本书收录的文章是他一生思索培根艺术的精华之作。培根的性格、人生态度、生平际遇、创作灵感、艺术理念、情感纠葛等问题在本书中均有精彩论述。

☆ 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访谈、艺术批评、展览评论、回忆散文、作品分析,全方位勾勒培根的“肖像”。

收录文章类型多样,细节丰富,并在首版基础上做了全新修订:新增四篇长文和五篇作品短评,收录的三篇访谈均为完整版,最新文章《弗朗西斯·培根与莎士比亚》系首次收录。

☆艺术写作兼具文学性,评论文章评判犀利,回忆文章真挚动人,访谈还原对话现场感。

吉尔·德勒兹特别关注的艺术家、米歇尔·莱里斯终生迷恋的对象、伦敦与巴黎的“波希米亚”浪子、拍卖界热情追捧的明星、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和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都曾在电影里运用他的作品……培根的魅力有多大,他作品中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的骇人印象就有多深。迈克尔·佩皮亚特平易近人的写作,也是一次拉近读者与培根的距离的实验。

◎ 内容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艺术史上极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持续吸引着艺术评论家、哲学家和艺术爱好者。本书是一部关于培根的访谈、艺术批评和回忆散文合集,收录的文章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刻画培根的“肖像”,共同汇聚成一个关于这位多面艺术家的综合印象。这些文章或情感真挚,或评判犀利,从不同侧面为我们了解培根的性格、人生际遇、创作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媒体推荐

“佩皮亚特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好的艺术写作者。”——《艺术新闻》

“佩皮亚特敏锐地写出了培根无尽的矛盾天性,他的慷慨与残忍,他的暴力与温柔,他的花花公子风和对肮脏环境的热爱,他惊人的挥霍与钢铁般的自律,以及他自称的‘绝望的亢奋’。作为培根的传记作者,佩皮亚特在处理他的写作对象时,心态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同艺术家本人的断言,认为培根的画作是无法解释、没有意指的;另一方面,他又自然地尽最大努力去解释这些画作的意义。”——《每日电讯报》

作品目录

再版序
引言
采访弗朗西斯·培根
采访一:与弗朗西斯·培根的对话
工作中的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与毕加索
《起舞(受难)》,1933年
对教皇的痴迷
20世纪50年代的弗朗西斯·培根
采访二:谎言传达的现实
神圣与世俗
培根先生与贝斯顿小姐
“一个人的所有脉动”:肖像画和自画像
《四幅自画像习作》,1967年
弗朗西斯·培根与莎士比亚
采访三:诱发意外,催生机会
弗朗西斯·培根在巴黎
《乔治·戴尔习作》,1971年
《坐着的人物》,1974年
奇异的魅力:米歇尔·莱里斯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友谊
《两个人物》,1975年
对弗朗西斯·培根晚期作品的思考
后记:培根的眼睛
致谢
索引
出版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 著者

迈克尔·佩皮亚特(Michael Peppiatt),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英国作家协会、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佩皮亚特从剑桥大学毕业后,旋即活跃于英法艺术评论界。他的评论写作主要关注20世纪艺术,并因在该领域的著述成就,于2005年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 位。佩皮亚特于1963年与培根相识,二人的亲密友谊一直持续到培根去世。他撰写过许多关于培根的传记、评论和回忆文章,其中,传记作品《弗朗西斯·培根:解剖谜团》曾在《泰晤士报》上连载,并入选《纽约时报》1997年“年度图书”。这部传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认为是关于培根生平和艺术最具信服力的叙述。他还是《培根访谈录》法文版译者之一(与法国人类学家米歇尔·莱里斯合译)。

佩皮亚特策划过许多艺术展览,尤其著名的是弗朗西斯·培根回顾展、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回顾展、“伦敦画派”巡回展,等等。他是...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如果没有以令人难忘的形式呈现出来,事物就无法让人震撼。否则,这只是溅在墙上的血。如果你看过两三遍,也就不会再感到震惊了。这种形式必须比溅在墙上的血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当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时,它才能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回响,扰乱人们的整个生命周期,影响你生活和行动的范围。这是个相当宏大的说法,但如果它真的有效的话,就会渗入身体和感觉的间隙。毕竟大多数被称为艺术的事物,只是在你的眼前一闪而过。艺术也许是迷人的、美好的,但它不会改变你。

——引自章节:采访三:诱发意外,催生机会


……摄影师塞西尔·比顿在小小的巴特西画室为培根拍摄了许多不同姿势的照片。比顿(他的女性气质掩盖了他对成功的坚定追求)为培根做过模特,也出版了大量他认识的杰出人士的闲谈琐忆,我们便有了一份培根当时的举止行为和如何工作的口头记述。虽然这些记述描述了这位才华横溢、任性的艺术家过于惬意的一面,但也确实传达了培根是多么有魅力。比顿奉承地描述培根“轻盈”的外形,并解释说弗朗西斯“刚从冬天的丹吉尔回来,他在那里极为困扰,病到无法作画。但他恢复来,享受着伦敦生活的乐趣。在他那位于一栋红砖公寓的特别凌乱简陋的画室里,他重获健康和活力”。培根开始为他绘制肖像画,“带着极大的热情,培根围着画布跑前跑后,瞪着眼睛跳跃……他似乎对一动不动的我没有兴趣,所以我喜欢看着他画室(毫无疑问是由卧室改造成的)里不可思议的混乱:与我第一次认识他时,他在南肯辛顿那间漂亮传统的“艺术家住所”如此不同!这里的地板上散落着废弃的画作、破布、报纸和各种垃圾,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废墟,而墙壁和窗帘留下了黑色和翠绿色的颜料的痕迹。”①比顿外出旅行打断了作画的进展,但当他在1960年回到培根的画室,看到那幅原本是半成品,现在已经被遗弃的肖像画时,惊恐地发现画中描绘的是“一个跛子怪物——一个裸体人物,没有明显的头,但有四条腿”。培根让比顿坐在餐椅上,开始为他绘制第二幅肖像画。比顿注意到“在地板上丢着的旧麂皮鞋、运动衫和罐头等垃圾中,有一两本关于埃及和克里特岛的昂贵艺术书籍”。两人聊天时(培根提到他刚被打掉一颗牙),比顿细心为读者补充了背景资料:“弗朗西斯曾在康沃尔过冬。但进展并不顺利,因为他总是和人发生可怕的争吵,工作进度也落后了。在丹吉尔也是一样,总是充满争吵!不仅是争吵,他还被扔出窗外!他没有完成任何作品。然后我们谈到了丹吉尔—弗朗西斯眼中的丹吉尔:阿拉伯世界和妓院中的亲密关系,以及只有在某些难以接触到女性...

——引自章节:20世纪50年代的弗朗西斯·培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