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作者:熊秉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0

评分:8.5

ISBN:978755984823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熊秉真教授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著作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在国内的首部中译本,对宋代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和童年做了大量史料性的研究,以再现近世中国的幼童生活以及成人的育儿生活。主体分为三编八章,辅以46幅精美的中国古代反映儿童养育和生活的插图,从婴幼儿的养育、医疗、心理情感、社会生活、儿童与家庭的关系等多角度展现中国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宋代以来中国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定义与关照,从中折射出近世中国在社会关系、思想观念、文明发展、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同时展现了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本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史研究者,传统中国社会、家庭、性别研究者等都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作品目录

目 录
导言 传统中国的儿童与童年/1
第一编 身体状况/29
第一章 对儿童的诊治/30
一、幼科医学/32
二、专门知识的普及/35
三、幼科医学的专业化/37
四、政府的作用/40
五、儒士的参与/43
六、结论/44
第二章 新生儿照护/46
一、文献和主要趋势/48
二、新生儿护理程序/50
三、脐风和断脐法/52
四、新生儿身体清洁活动/57
五、新生儿急救/63
六、专业知识的普及/66
七、历史影响/68
八、结论/69
第三章 哺乳和哺育/70
一、传统的哺乳法/72
二、哺育与婴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84
三、医案中的例证/87
四、普通观察/90
五、结论/92
第二编 社会生活/93
第四章 养育方式/94
一、传统幼教模式/97
二、母哺父教/98
三、学习指导/100
四、父亲的职责/103
五、共育子女/104
六、“读书种子”与一般男童/108
七、结论/115
第五章 情感建构/117
一、模范母亲/120
二、寡母/123
三、母亲的双重角色/126
四、苦难的母亲与她身负重任的儿子/130
五、母亲的声音/130
六、儿子心目中的母亲/131
七、怀念母亲/135
八、结论/139
第六章 情感世界/140
一、参与照料的成人/141
二、祖辈、姑姨及佣仆/142
三、“母亲”集会/143
四、父亲的行踪/146
五、死亡的震撼/148
六、丧亲之痛/151
七、成长中的苦乐/153
八、结论/161
第三编 多样性/163
第七章 女童期/164
一、女童期的界定/165
二、女童的养育/167
三、日常供给/173
四、转变和逃离/184
五、结论/196
第八章 概念与现实/199
一、规范性观点/200
二、成人的憧憬/201
三、好孩子/203
四、寻觅近世历史上的儿童和童年/204
五、互动的世界/205
六、生命的循环/213
七、儿童的视角/216
八、儿童的声音/219
九、结论/227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9
索引/259
译者的话/265
· · · · · ·

作者简介

熊秉真,加州大学国际哲学及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近世儿童史、中西性别研究、中国医疗文化史。代表著作有《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幼医与幼蒙:近世中国社会的绵延之道》《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等。

精彩摘录

本书是对近世中国的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和童年的初步研究。儿童史不等同于童年史,虽然前者有助于对后者进行重新思考。对儿童和童年的理解因其定义不同而变得复杂。不同于西方导向和常见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孩子概念(人类这个群体中,正经历着生命最早阶段的那些最小的成员),中国社会中的“孩子”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地位(作为家庭中的小辈)或熟悉的角色(相对于老年人而言的年轻人)。从现代社会学的术语来看,成年子女与其父母的关系概念表明,在其他社会和文化中也存在第二类或第二层含义。在他们的原始语境中,第一种含义中的生理的“孩子”和第二种含义中的社会文化的“卑幼”通常(虽然不一定总是)相关联。通常是社会中的年轻成员(“童子”)在该群体中被视为承担“卑幼”的地位或角色。当然,大多数处于这种地位或角色的人往往年龄幼小,处于依附阶段。但是,两者的意义和功能并不完全重合,因为在一个家庭或社会环境中,相当多的“卑幼”成员可能根本不是幼儿。仆人、外国人或其他“社会边缘者”在成年后继续承受或被迫承受“弱势”或“下等人”的社会身份。孩子还有第三种哲学或抽象的含义,即纯真的美德或品质的象征。这在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左翼”理学思想中的“童心”概念,国画、书法、绘画或诗歌中所欣赏的童趣,道家哲学或炼丹术中所设想的婴儿般的微笑和赤子般的活力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定义最初可能受到了生理学或社会文化学对婴儿和儿童的理解的启发,但最终在修辞上与之背道而驰。

——引自章节:导言传统中国的儿童与童年/1


孔尚任(1648—1718)记得花园的豆棚上长着一株漂亮的葫芦,结出的果实优雅,腰肢纤细。五岁时,他经常站在大孩子的肩膀上摘下一两个葫芦来做房间的装饰品。然而,随着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因地区、阶层、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这种对户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喜爱在记录中或增或减。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传记中,精英阶层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被限制在室内读书,留给体育活动和休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清代经学大家魏源(1793—1861)幼年是个勤奋好学的模范孩子,“幼寡言笑”,“常独坐”,七岁入塾读书之后,终日静坐案前,“性极嗜学,尝自局于一室,偶出,犬不识,群围之吠”。像这样的小插曲,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半幻想的,在传记和家庭记述中都不是作为愚蠢的怪事,而是作为闪亮的形象出现。在魏源之后的几十年里,从19世纪中叶开始,原本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所熟悉的温暖、轻松的家庭生活和个人亲密关系再次出现。因此,年谱等传记和年表资料中对儿童和童年活动的描写,不过是不断发展的文本文献的一部分,它反映了这种不断变化的文化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图19】《戏婴图》,(清代)金廷标作。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儿童是被严格管教的。然而,图画表现的是孩子顽皮好动、滋事大闹的一面,画中的成人则在远处默默地观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引自章节:第二编社会生活/93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