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金惠珍
1983年生于韩国大邱。
2013年,凭借长篇小说《中央站》获第5届“中央长篇小说文学奖”。
2018年,凭借《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该作也成为了继《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关注的韩国女性小说。
2020年,再次以《9号的工作》(简中版待出)获得第28届“大山文学奖”。
公司法律评论-2010年卷 总第10卷 本书特色 《公司法律评论(2010年卷)(总第10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司法律评论-2010年卷 总第10卷 内...
中医儿科学习习题集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学专业习题集。中医儿科学习习题集 目录 总论**章...
This first volume, a three-part introduction to the subject, is intended for stu...
王立铭,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得到App《生命科学50讲》等课程主理人,著有《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冯仑,商界思想家,带领万通前进23年,守正出奇,践行理想,筑梦踏实。他是民营企业的布道者,体察历史,探究现实,勤于思考,乐于分享;他是社会公益的先行者,从学习国...
(精)茶经实用图鉴(全二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介绍了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云南、贵州、四川...
近炸引信原理 本书特色 《近炸引信原理(第3版)》:国防特色教材·兵器科学与技术。近炸引信原理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章,重点介绍近炸引信的探测原理。其中包括:连续...
「這是一個旅行者的故事,也是一個記者的成長故事,一路走來是不斷相遇與別離的過程。」這是一個旅人的故事。旅人說自己不安於份,總是在「本地」與「異地」之間來回往返。...
寐语者:阿寐,80女。以行路为志,以写字为趣,以生活为一场漫漫嘉年华。闲来雕琢文字,娱己娱人。已出版作品:《帝王业》《衣香鬓影》《凤血》
周叔迦居士(1899—1970):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祖父是清代两江总督周馥,父亲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其子周绍良亦为著名佛学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
作品目录序言 善待大脑,改变人生01 大脑决定幸福人生:大脑不生病,人生更美好Part1 善待5大脑区,获得幸福人生02 总郁闷的人生
因“九三零杀人案”被判死缓的沈广军之母胡雪娥假借送锦旗之名,大闹“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会现场为儿伸冤,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责成省检察院牵头重启对该案的调查。身背杀...
眼科病理学彩色图谱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眼科临床病理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图谱性专著。全书分12章,介绍了眼科常见和多发病的发病特点与病理表现的关系。书中收入400多幅...
金田一探案集第20案《恶灵岛》,追逐盘踞数十年的恐怖恶灵。金田一耕助再登孤岛,不输经典《狱门岛》的屏息魅力。——————————————————————————...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十九世纪杰出作家,《猎人笔记》是他的成名作。
作者简介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
戴维·林德伯格(David C. Lindberg),1935年生,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史以及宗教与科...
孟河四家医案医话集 目录 费伯雄医案医话内科一、伤寒二、感冒三、风温四、春温五、暑湿六、湿温七、伏暑八、秋温、秋燥九、冬温十、霍乱十一、痢疾十二、疟疾十三、中风...
Astoryforchildren,parentsandfamiliesdepictingtherealandmetaphysicalrewardsofbuil...
作品目录第一辑匹夫之言 百年转换——“商人”与“教士”的中国观 阿Q二题第二辑问题与主义 善恶、信仰与自由:两个托马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