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双重角色

国家的双重角色

作者:封凯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0-1

评分:9.0

ISBN:978730133472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封凯栋,政治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英国萨塞克斯大学SPRU中心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工业与企业能力、科技政策与创新政策、政企关系,以及创新政策中的国家能力等。

作品目录

导论 国家与国家创新系统
0.1 系统性危机及其积极影响
0.2 创新系统与系统变迁
0.3 将历史制度分析传统带回国家创新系统
0.4 本书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国家作为创新系统的参与者
第1章 被“重新发现”的国家创新系统
1.1 创新活动当中“国家意象”的复兴
1.2 国家创新系统范式的基本特征
1.3 亚国家体系,还是超国家体系?
第2章 创新经济中受组织的市场机制
2.1 不存在“完美市场”:创新活动的互动性
2.2 创新的不确定性及应对:互动性的动态演进
2.3 市场受组织机制的本地性
2.4 市场组织性的“额外”价值与全球化的冲击
第3章 国家的第一重角色:有效创新竞争市场的塑造者
3.1 熊彼特假说:市场机制在创新竞争中的长期趋势
3.2 作为创新发动机的市场机制:国家对有效创新系统的持续塑造
3.3 创新经济发动机的本地性
3.4 理解国家在创新发动机机制中的角色
3.5 国家介入失灵与国家介入创新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国家作为创新系统转型的推动者
第4章 系统转型理论:危机动员与战略性资源配置
4.1 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启动:危机动员
4.2 格申克龙范式的创新研究意涵:机会窗口视角
4.3 格申克龙范式中的本土性:外资的角色与局限性
第5章 国家驱动的成功转型:德国崛起中的国家角色
5.1 德国的国家危机与后发式工业化
5.2 综合银行和卡特尔:工业化导向的资源动员和协调
5.3 教育与科研的长期投资:为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第6章 国家驱动的成功转型:美国崛起中的国家角色
6.1 18世纪、19世纪之交的转变:军事竞争与系统性转型
6.2 二战后的转变:国家安全与国家创新经济体系
6.3 20世纪80年代后的转变:开放式创新
第三部分:中国的结构性转型与发展型国家的重塑
第7章 “传统”发展型国家的兴起
7.1 日本明治时期的快速工业化
7.2 日本在二战后的结构性转变
7.3 韩国在二战后的工业经济“奇迹”
第8章 从“兴起”到“衰落”:关于发展型国家的讨论
8.1 重提发展主义:发展的迷思还是争论的迷思
8.2 结构性转型的内核:国家孵化新的创新系统
8.3 东亚发展型国家的困境:国家与工业互动的组织性僵化
第9章 中国的结构性转型:回顾与前瞻
9.1 改革前的创新系统
9.2 第一次结构性转型尝试:“市场换技术”和融入全球化
9.3 第二次结构性转型尝试:“自主创新”的政策转型
9.4 尚未完成的创新系统转型
结语 大转型、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经济
21世纪的大转型
发展和转型的国家创新系统
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新体系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封凯栋,政治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英国萨塞克斯大学SPRU中心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工业与企业能力、科技政策与创新政策、政企关系,以及创新政策中的国家能力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