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和中国的海岸登陆。这不仅仅是商业或军事的扩张,伊比利亚水手、士兵、商人和牧师对外输出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行为模式、经济制度、建筑、音乐及艺术风格甚至时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这次全球行动理解为第一次欧洲全球化,并视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伊比利亚的全球化扩张在美洲非常成功,部分美洲因此被改造成了“拉丁美洲”。由于奴隶贸易的存在,它在非洲并不是那么成功;由于遭遇亚洲帝国——印度、日本和明朝时期的中国的强烈抵制,伊比利亚全球化在亚洲也以失败告终。
伊比利亚全球化的机制是什么,它对其他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影响是什么,它是如何被抵制的,以及它是如何在各地引发混合的,诸如此类在本中提及的问题,将为读者提供另一种分析欧洲现代性和看待我们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的视角。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史研究著作,覆盖范围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布罗代尔,当代法国历史学界的最新荣耀,荣获首届国际历史科学大奖
本书在国际学界经常被与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名作《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二者均论述全面、参考文献丰富、举例多样。差异是布罗代尔侧重于商业、金融、政治层面的研究,格鲁金斯基则强调对文化产品的分析。格鲁金斯基认为16世纪的全球化在文化方面是一次尝试,美洲是该尝试的试验场,它以墨西哥城为中心,创造了不同世界的融合。作者在肯定该探索的价值的同时,并没有回避殖民给当地人造成的痛苦与创伤,谈到了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对拉丁美洲财富的疯狂掠夺。此外,同布罗代尔的著述相比较,格鲁金斯基不再以欧洲为研究内容的中心,而是聚焦这一特殊时段墨西哥在全球化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它在人、思想、器物的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关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的美洲同文艺复兴的欧洲之间在表现形式与风格上发生的融合。格鲁金斯基力图避免种族中心主义的片面性,突出了美洲与亚洲的杰出人物对早期全球化的积极参与,他们对西方文化、技艺的习得、融合与运用有时表现出比欧洲艺术家更高的才能。
★伊比利亚全球化
16世纪,西班牙哈布斯堡国王菲利普二世兼任葡萄牙王国国王,成为当时海权蕞大、领土蕞广的帝国。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等地登陆。这不仅仅是商业或军事的扩张,伊比利亚水手、士兵、商人和牧师对外输出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行为模式、经济制度、建筑、音乐及艺术风格甚至时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这次全球行动理解为第一次欧洲全球化,并视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世界的四个部分
四个部分是当时已知的四个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当时天主教君主制(1580~1640)的统治野心,也是混血儿编年史家齐马尔帕赫恩对世界的定义。在这段时期,世界的这四个部分得到了空前的相互联系,具体形式包括通婚、移民、新闻的传播、书籍和物资的流通、民间和教会机构的建立等。
★解构帝国与欧洲中心主义叙事
如果仅从伊比利亚的立场来看,整个近代早期的历史就是天主教欧洲对世界的征服与殖民的历史。但将全球化历史与世界历史或各个帝国的历史相混淆是错误的,这种混淆在很大一部分西方史学家那里广泛存在。全球化并非只是单向度的或殖民化的,而是通过不同地域的人、思想、器物的流动来实现的。格鲁金斯基试图从档案、图像与文本中提取出另一个过去,这一过去交织着“互相关联的历史”。
★方法论的革新
超越民族国家史的狭窄边界,因为民族国家史就像一件紧身衣,将人们的视野限制在单一的声调之中。从探讨西方兴起的命题,转向对全球化进程中流动和互动的人或事物的多样化研究。重新挖掘世界不同部分、不同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各种联系。修复被以往历史学家遮蔽的历史现象,重塑我们看待世界历史的方式。
格鲁金斯基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丰富的伊比利亚全球史,一部凸显了天主教西方,却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社会生动场景消解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叙事。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格鲁金斯基在书中试图发展一种不同于今天欧美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新理念,即一种基于世界各种文化的杂交和混血的“世界化”,其叙述方式可谓构成了另一种“全球史”的方法论视角。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罕见的印第安土著史家的记述文献、布罗代尔式的宏大总体史视野、巴洛克式/后现代式的文化意象拼接、对全球化和西方化的重新阐释:这场对第一波伊比利亚全球化的巡礼跨时空、跨文化,给我们打开了新的历史世界。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部从史料到方法都真正摆脱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名著,还原了早期全球化历史的厚重性、复杂性多样性,为全球史、跨国史研究树立了典范。
——刘家峰(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金斯基致力于消解长久以来基于主动一被动、征服一殖民论述的世界史的方法论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中的多样主体和复杂意识。
——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塞尔日·格鲁金斯基(Serge Gruzinski,1949— ),以拉美史研究著称的法国当代历史学家,也是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领域的先驱。1969年,他进入法国国立文献学校,在那里完成了他有关16世纪佛兰德斯的论文。1970年,一次去墨西哥的旅行唤起了他对这个“新西班牙”及整个拉丁美洲的兴趣。1973~1975年,他成为设在梵蒂冈档案馆中的罗马历史研究所以及委拉斯开兹之家的成员。1983年,他进入了1939年成立的久负盛名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这是欧洲最大的基础科研机构,1989年他开始担任该研究中心的主任一职。自1993年起,他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格鲁金斯基的研究方向是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化,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了作为混血及混合空间的诞生地以及作为全球化的最初表现的殖民经验,针对历史上西班牙对墨西哥的殖民撰写了多部著作:《想象的殖民化:西属...
(展开全部)
刑事诉讼法要论 本书特色 敬民治法律之学,于刑事诉讼法,在国内为有数之威望。其执教于南北各大学也,析疑辨难,繁征博引,必使学者豁然贯通而后已。以故,凡受其教者,...
孔令堃,1988年出生,山东省巨野人,自幼攻读经史,对经史子集都有独到见解,尤其是对于汉史下过很深的功夫,致力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2014年开始在网络写作,以...
荒木永子,日本赞崎手鞠球传承人,是她将手鞠球,这一近乎于失传的古老的日本名民间手工艺的制作技法,挖掘传承,使手鞠球的技艺之火得以闪烁不息。
彭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学者、摄影家。著有幻想文学“我是夏蛋蛋”系列、 “我是夏壳壳”系列、《灵狐少年》等,图画书《不要和青蛙跳绳》《萤火虫女孩》《驯鹿...
Attempting to form an overview of the experimentation that has gone into his eff...
布莱恩·格林(Brian R. Greene)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
《银河帝国9:钢穴》:地球纪元3421年,机器人与地球人相处得不太好。地球刑警贝莱向来不喜欢机器人,然而一桩地球人辖区内的涉外谋杀案,让他不得不和机器人奥利瓦合...
2012年夏天,陈白露在朝阳公园里抱着曾经养过的小狗大哭:“宝贝,你过得好吗?你现在有大房子了,我也有了。”她的朋友海棠在一旁痛哭失声。当天,她在自己的豆瓣博客...
曾经有一个时代,男子善于妙手著文章,女子也会白描世态炎凉,他们和爱人白日携手游冶,夜里把盏到雾重月斜。离家去国,绵长岁月在壮阔山河里游走,是为民国。在这山河岁月...
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制造、无人驾驶、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当智能巨浪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作者另辟蹊径转向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中寻找答案,用案例和数据...
“鲁尔福三部曲”《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金鸡》★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引领拉美“文学爆炸”的潮流★ 没有鲁...
这是地球上最美的景观, 它们超出了你对自然之美的想象三江并流彰显高山深谷的壮美武陵源铸造着峰林秀水的神话冰岛的冰川火山形成冰火交融的奇迹撒哈拉沙漠营造出荒凉与诗...
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金资助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
沃尔特·艾萨克森: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执行总裁,曾任有线新闻电视网(CNN)主席和《时代》(Time)周刊总编。他的著作有《史蒂夫·乔...
土力学原理十记 本书特色 沈扬等编著的《土力学原理十记》以独特视角诠 释和剖析了经典土力学原理的精髓,并结合实践进行 分析。全书共分为十章即十记,包括土性、有效...
蝴蝶蓝:起点中文网著名作家,网络原创游戏类小说代表写手。他的作品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故拥有一群年轻的死忠读者,读者们也爱称他为“蝴蝶”或“虫爹”。他喜欢深夜...
[瑞士] 约克·史坦纳1930年出生于瑞士比尔,接受过药剂师职业培训,后攻读师范学校。上世纪50年代在一家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史...
作品目录作者的话卷首语第一章 现代政治观念的由来一、来自天国的权力二、“生而自由”的英国人三、君主立宪制度第二章 工业民族
作品目录第一章 什么是AE 1.为什么是AE 2.AE是什么 3.AE在广告公司中的角色 4.成功的AE,从哪里起飞 5.成功的AE应该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