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挪威在世最好的作家”“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挪威作家”
达格·索尔斯塔(Dag Solstad)生于1941,挪威小说家和戏剧家,目前已出版了近30本书,包括19部小说,作品被翻译成二十余种语言。代表作除了《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还有《羞涩与尊严》《安德森教授的夜晚》《阿曼德五世》《T.辛格》等。他的作品获得多项文学奖荣誉,包括被称为“小诺贝尔奖”的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以及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布拉哥文学奖等,他也是唯一三次获得挪威最高文学奖项文学评论家奖的作家。
索尔斯塔的作品每部篇幅都不长,他的小说是长短句交织套叠的语言,不断地打破与尝试所有现有的文学形式,致力于描绘当代社会问题,直指人类存在的困境。挪威评论家阿内·法赛塔斯在《巴黎评论》的文章称索尔斯塔为“挪威最伟大的在世作家”,“他是一位实验性作家,也是该国演员的最爱……在挪威,至少从80年代中期开始,索尔斯塔一直被视为文学价值的典范,也是叙事小说的黄金准则。”
★“一本不可思议的小说” 村上春树力荐并决定翻译推介
《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是索尔斯塔的代表作。讲述主角比约恩·汉森经历人生中种种令人失望的洗礼,最终制定了一个悲伤而荒谬滑稽的复仇计划。作家村上春树在日文版译后记中详述他阅读本书与决定翻译推介给日本读者的经过。他应挪威文学之家邀请在挪威住了一个月,中途去瑞典小旅行前发现带的书不够了,于是在奥斯陆机场找英文书,看到这本书名奇怪的书好奇买下,在飞行途中翻开后就被吸引住,并在旅途中读完,“我已经好久没这样忘我入迷地读一本小说了”。“他的写法和时代的流向或风尚,或文坛地位之类的都无关,完全是要彻底追求自己的个人风格,他似乎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作家。他的风格,和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现代作家都不像,非常独创。”读完后他决定打破间接翻译的原则,自英文版翻译成日文,并热心撰写译后记推介给日本读者。
★当代作家热爱的作家。简体中文版自挪威语直译,原汁原味呈现“索尔斯塔式”写作。
欧美当代作家从不吝惜表达对索尔斯塔作品的喜爱与推崇。语言独特的美国作家莉迪雅.戴维斯为了能直接阅读索尔斯塔作品原文,决定搬到北欧学习挪威语:“索尔斯塔将深刻的政治参与和不断创新的形式结合起来。他每部小说都会有出人意料的东西让我们这些读者感到震惊。他充满活力的智慧让他的作品读起来愉悦并获得启发,无论是读挪威原文还是过去几年里的英译本都是如此。”挪威当代文学明星卡尔·奥维·克瑙斯高多次在六卷本自传小说《我的奋斗》中提到索尔斯塔“在我这一生里,他一直是大作家”,并评论道:“他的语言是种新的老派优雅,散发着独特的光彩,无与伦比,充满活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称“我喜欢达格·索尔斯塔。他的作品有深度,也有‘空气’。”
《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是达格·索尔斯塔的作品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由从事推广挪威文化相关工作多年的邹雯燕自挪威语直译,让这位备受尊崇的当代重要作家的作品原味呈现。简体版收录村上春树日文版译后记,陆智昌的装帧设计富有引人思考的细节,以这部不一般的“小书”带领读者踏入索尔斯塔独特的小说世界。
【内容简介】
他一直认为生活是被各种机遇支配的,直到他被这些机遇吓到。
8月底的一个早晨,税务官比约恩•汉森站在小镇孔斯贝格的火车站等他的儿子。他今年五十岁,离开蒂丽德•拉默斯已经四年了,这个女人也是十八年前年他决定追寻“偷来的快乐”,抛弃妻子和两岁的儿子从奥斯陆搬到孔斯贝格的理由。随着时间过去,这段关系终究枯萎消亡。多年未见的儿子因进入大学就读搬来与他同住,过去的缺憾似乎得到修补,但比约恩•汉森仍不满足。为了反抗生活的无意义,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来实现他的大写的“不”字。
《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存在主义小说,用一种毫不妥协的方式展现了索尔斯塔所有的基本主题。“一部表明生活是不可能的小说,但没有一丝幽默,既不是黑色,也不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幽默。”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名家推荐】
总之是一本不可思议的小说,这是我读完后阖上书,毫不虚假的感想。不仅书名独特,内容也独具风格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好在哪里我也说不太清楚。虽然如此,但总之很有趣。一边读心里一边想“这故事到底会变成怎样呢?”一边凝神屏息地读到最后。──村上春树
达格•索尔斯塔毫无疑问是挪威最勇敢、最聪明的小说家。──佩尔•帕特森
他的语言是种新的老派优雅,散发着独特的光彩,无与伦比,充满活力。──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他写东西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只是一心写自己想写的。那是我最向往的写作方式。──莉迪雅•戴维斯
在这部书名有趣的小说中,达格•索尔斯塔又一次展现他那细微而睿智的半喜剧。 ——杰夫•戴尔
这本小说一旦开始阅读,应该就会读出自己的版本,忘记别人说过什么。——江鹅,《俗女养成记》作者
【媒体推荐】
寒气逼人。在这部可能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和最黑暗的情景喜剧中,主角汉森试图说服总是演出轻音乐剧的剧团上演易卜生的戏剧《野鸭》。索尔斯塔用赋格形式的看似简单重复的句子讲述了这个故事,在重复出现的过程中新的、越来越悲伤的意义逐渐聚集。汉森在他的生活中经历了令人失望的洗礼——糟透的中年危机——最终制定了一个悲伤而荒谬滑稽的复仇计划。这本书直白的书名暗示像汉森这样的关于生存代价的小型悲剧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索尔斯塔这里,阳光和亲密关系、朋友的陪伴带来的缓和感,不过是踩上伸向虚空的钢索的另一步。——文森•坎宁安,《纽约客》Vinson Cunningham, The New Yorker
他是一位讽刺作家,一位喜剧作家,一位实验作家……索尔斯塔不断地打破与尝试所有现有的文学形式——传统和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詹姆斯·伍德《纽约客》James Wood, The New Yorker
精彩而敏锐。重要的是索尔斯塔以一个小镇税务官细致描绘了人类行为和关系的奥秘。——《独立报》Independent
索尔斯塔是讽刺大师,他准确地指出了生活中引发灾难的那些微小时刻。他塑造的人物真实可信,在一个冰冷而充满敌意的世界中漂流,每个人在几乎任何层面上都令人难以忍受地无法与对方沟通。他的天才之处在于在这其中还有让人发笑甚至快乐的时刻。索尔斯塔成功地捕捉我们迷惘人生中难以描述的、流动的动作。我们应该期待更多译本。——《新人文主义者》New Humanist
达格•索尔斯塔再次以直接、迅速而有效的方式讲述他的故事,“索尔斯塔式”的存在压力这次围绕着比约恩•汉森展开。索尔斯塔完美地掌握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的确是一部小说杰作。——瑞典《劳动报》Arbetet
索尔斯塔在《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中使用了具有欺骗性的平淡效果,故事以一种日常的几乎让人要睡着的方式开始讲述,但它把读者像昆虫粘在苍蝇纸上牢牢粘住,最后突然把人们抛向无意义的无边的自由。索尔斯塔的无情风格并不亚于易卜生,直到最终再次揭示了人类关系的所有喜剧性痛苦。索尔斯塔冰冷而疏离的句子带给人一种奇特的慰藉。——《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
以华丽带些艳丽但始终优雅的句子,索尔斯塔不断地改变刚才说过的话,仿佛是一种文字游戏。他用思考、假定和细致的表达建立起他独特的、带点讽刺意味的距离,这是他小说的特点。——《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
挪威最杰出的作家。他赋予这部小说简单、意在言外的形式。小说并非那种温暖故事,因为作者不断延迟给读者想要的答案、创造无从掌握的时间感。读者若想要享受这个故事,先耐得住这个独特的形式。──班•杰弗里,《泰晤士报》
【日文版译后记(选摘)】
村上春树 作 赖明珠 译
奥斯陆是个相当漂亮的城市。搭乘路面电车可以很方便地到达任何地方,想散步的话,步行距离很刚好,即使住上一个月也丝毫不感厌倦。这里既是挪威的首都,又是最大的都市,但人口并不太多,市容清洁治安良好。8 月既凉快又舒适,夜晚甚至还有点冷。然而停留长达一个月之久后,带来读的书果然不够了,因此我到瑞典小旅行时,就在奥斯陆机场的书店找英文书。就在那里偶然看见这本达格•索尔斯塔(Dag Solstad)的《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一本书名实在很怪的小说(原名是Ellevte Roman, Bok Atten,意思是对他来说的第十一本小说,第十八本作品。是什么就说什么,非常直接的说法)。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谁是索尔斯塔先生,不过因为是挪威作家的英译本,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说,就把书买下来。当然多少也是被那样的书名吸引。上了飞机我在座位上开始翻阅前面几页,竟然欲罢不能,旅途中一有空就热心地继续读下去。我已经好久没这样忘我入迷地读一本小说了。
总之是一本不可思议的小说,这是我读完后合上书,毫不虚假的感想。不仅书名独特,内容也独具风格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好在哪里我也说不太清楚。虽然如此,但总之很有趣。一边读心里一边想“这故事到底会变成怎样呢?”一边凝神屏息地读到最后。不过,说真的,这真是满古怪的故事。
要问怎么个怪法,首先是那小说的风格。到底是新还是旧?连这个我都难以判断。文体和情节猛一看似乎相当保守,但整体呈现的模样绝对是前卫的。每次有人问我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小说?”我都暂且以“这个嘛,可以说是披着保守外衣的后现代作品……”回复,因为除了这样的答复,我也一直想不到更适当的说法。后来我还浏览了索尔斯塔先生的其他作品,发现这似乎就是他小说特有的风格。手法上虽然就是彻底的写实,但在那写实之中却又有着微妙脱离现实的地方……总之,他的写法和时代的流向或风尚, 或文坛地位之类的都无关,完全是要彻底追求自己的个人风格,他似乎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作家。他的风格,和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现代作家都不像,非常独创。我之所以会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被如此强烈地吸引,原因我想就是他那毫不动摇的独创性。
达格•索尔斯塔(Dag Solstad),1941年生于挪威桑讷菲尤尔。索尔斯塔已出版近三十部作品,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是挪威唯一三度获得挪威文学评论奖(Den norske Kritikerprisen for litteratur)的作家。索尔斯塔善于从生活细微处观察当代社会的疏离,直指一个世代的悲哀与失落。将本书翻译为日语的作家村上春树称这部作品 “因为它的独特而说不出话来。上了飞机开始看,实在太有趣,停不下来。”《几乎没有记忆》的作者莉迪亚•戴维斯也公开赞扬索尔斯塔的作品。作为挪威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索尔斯塔从不刻意对世人展现“北欧风情”,已届高龄的他仍不断挑战小说形式,长短语句段落交错出现,创造出迥异于其他作家的独特节奏。每部新书的题材都会成为关注焦点,引起热烈讨论。
译者简介
邹雯燕,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挪威奥斯陆大学挪...
(展开全部)
《收山》内容简介:本书起笔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将老北京饭庄的景象寄于北京万唐居三代厨师的人生沉浮,书写了一段氤氲着饭菜香的
运途4 本书特色 一场意外的冲突之后,黄梁的局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王姓重要的地下据点奥迪汽车专卖店被拿下,郑姓的代表人郑天则在失踪多日之后,意外现身,却旋即自杀...
梦沉玛德拉-7 本书特色 支仓冻砂的故事都是慢热型的,故事非常不错,人物形象生动。本集中,主角一行人来到了新的城镇阿巴斯,在这里的传说中,天使曾经召唤了太阳,毁...
美丽新世界 本书特色 ★《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的伟大经典之一,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金所著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
出牌-3 本书特色 江峰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被分配到一个国家机关。大醉之后,江峰迷上了美女上司柳月。自此,引发出一场缠绵悱恻情感之战和惊心动魄的官场博弈。官场的“圆...
《商战》内容简介: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
泰戈尔-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 本书特色 他是我们圣人中的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郑振铎泰戈尔-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 ...
把兄弟 本书特色 粗厉的权力如刀枪剑戟,几乎所向披靡;拜金主义如水银泻地,几近无孔不入;但是,这些所谓强大的力量都不能征服空气一样的文化。曾经结拜为把兄弟的他们...
《23》内容简介:《23》是一本献给所有正处于23岁同龄人的书,也是献给过去及未来所有同龄人的书;是作者第一次在公众视野中暴露其
《最后一个地球人》内容简介:怪不得是刘慈欣的偶像!阿瑟•克拉克的经典科幻小说! 阿瑟•克拉克的小说,用最鲜活的文字和画面,描写
情满洛杉矶-21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四,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
星形广场 本书特色 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Patrick Modiano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成名处女作“占领时期三部曲”**部这是一种特别的记忆,试图从过去搜集...
#我和校花一起成长 内容简介 今年的夏天来的很快,所有的树枝都郁郁葱葱的时候,知了开始叫了,我手心握着下午的火车票,身边经过的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的包袱,走到校门...
初刻拍案惊奇 本书特色 《初刻拍案惊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内容简介:《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法国知名作家安娜•戈华达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其颇负盛名的代
爱的回忆 本书特色 阿敏娜妲·芙娜描述的是人类爱与死亡,友情与背叛,死亡与幸存的宝贵经验。书中不乏黑色幽默,既勇敢写实,又温柔细致。不失为一本动人之作。──布克...
巧克力色微凉青春-I 本书特色 开学**天,站上主席台发言的学长温明吸引了女生梁筱唯的目光。这个明朗、自信、努力生活的少年令梁筱唯钦佩不已。然而,因为梁爸爸是城...
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城南旧事》的儿童绘本版,由当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水彩画家维兴,运用运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将创作的图画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
世说新语 本书特色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精)》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
诛仙前传-蛮荒行 本书特色 ★殿堂级IP《诛仙》前传,时隔九年震撼登场!道玄、万剑一弑师真相究竟如何?又是何原因,让万剑一的魂魄在幻月洞府中重现?万剑一、田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