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故事从终结开始讲起”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人们永恒的讨论话题。如何保持亲密而不变得令人窒息?如何在传统模式不再可行之际,建立有爱、相互扶持的关系?怎样的亲密模式对于个体、婚姻和家庭,甚至社会最为有利?在无法忍受之时,人们又如何下定决心结束一段关系?
本研究聚焦于个人生活和家庭变迁中的一个阶段——离婚,它涉及如何建立并保持“好”的关系,也涉及分离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而在这些讨论中,每个词都值得更严肃的思考。作为一部当代日本的情感民族志,本书收集了离婚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私人故事,探索个人、法律、社会及经济结构等多个方向在浪漫关系上的交汇,同时也更广泛地表达了当代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名家推荐】
名家推荐:
“一幅日本人关于婚姻的习俗和态度的全景图,在人们协调依赖关系和个人利益的时候,人们关于婚姻的很多习俗和看法都在改变……日本并不被认为是婚姻浪漫的典范,这种看法在《亲密的分离》中得到了反映。不过,秉持着不作评判地解释的人类学精神,阿列克西的书有助于理解一个正在摆脱将婚姻等同于正常的社会。”
——《日本时报》
“《亲密的分离》提供了关于当代日本改变对婚姻、亲密和关系的期望的极其丰富的解释。阿列克西对离婚的深刻并富于同理心的分析,一定会丰富我们对这一全球日益普遍的人生决定及其法律、经济和情感后果的经验性理解。”
——宫崎广和,西北大学
“这是本内容丰富的民族志,研究了日本日益增多的离婚现象和对熟年离婚的公开讨论,阿列克西还深入探讨了流行的离婚女性赋权问题。阿列克西在书中对当代日本的性别动力学、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了细致描述,这本易读但精心写就的书将是文化人类学和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
——竹山秋子,堪萨斯大学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任何有兴趣了解日本当前婚姻和离婚状况的人……这本书提供了对于日本过去二十年的转变的有益概述,提出了关于当代日本的法律、经济和劳动现实的深刻见解。”
——《日本研究新声音》
【译者介绍】
徐翔宁,布朗大学人类学博士生。
彭馨妍,复旦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联合培养博士,目前任教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针对亲密关系中损益的讨论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新自由主义不断攀升的人气,它的影响已经从政策、经济改革等阵地转移到了私人关系。新自由主义,由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提出并发扬光大,是一种推崇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强调个人通过市场创造财富。1947年朝圣山学社(MontPerelinSociety)把这个概念具象化,将其设定为对经典自由主义的回应。经典自由主义强调无为,不干预,市场才能“自由”。与经典自由主义相对,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不是制度上的羁绊消失后就可以自然发生的现象。正相反,政府应当主动地通过政策推行私有化,大量减少监管,容忍高失业率,来培育市场。新自由主义标准促使政府支持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默认个人责任而不是集体责任。所有这些都是建筑在自由、选择、个人主义的话语体系之上。实际上,这类政策增加了工人们面临的风险,同时又让工人对新增加的风险负责: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你被炒鱿鱼是你的能力问题(Gershon,2017;Lane,2011)。新自由主义不给需要的人提供福利,只强调字面意义的自助。不论赶不赶得上变化,人们只能靠自己。最好的情况是,政府鼓励公民/劳动者对自己负全责,把这个当成自由。最坏的情况是,政府大规模减少公共支持,加剧社会经济不平等,谴责那些跟不上变化的人。新自由主义在学界成了人气很旺但难以界定的研究类别。有人觉得这个类别太广,没有具体界定,因而派不上用场。然而许多人类学家研究了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的政策和治理的方式与结果(Ganti,2014:100)。约翰逊(Johnson,2011)研究“卡特里娜”风后政府的行为——美国政府对于咫风的应对刚好可以视为新自由主义政策与种族、阶级不平等的交汇,在此之下最穷的社区反而什么都没有得到。在新自由主义伦理观中,对自己都不管不顾的人是应当被放弃的。这种观念加深了某种固有观念:有些人、有些“自我”,就是不值得的。同理,...
——引自第12页
这本书追寻的是一个过程——人们如何在婚姻、家庭关系、生命中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达自身诉求时,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引自第3页
弗雷德里克•方热 Frédéric Fanget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任教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著有《医治受伤的自信》(Oser. Thérapie de la...
金占锐,河北邢台人。作家,诗人。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约翰•爱德华•泰勒”英语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近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神圣的恐怖》(2005)、《英国小说导论》(2004...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
都公元二○三五年了,世情仍然沒有變化,人類仍然落後,女人的生活,仍然乏善足陳,母親們仍然嘮叨,孩子們仍然反叛,生命的意義猶待發掘。今日,跟一切日子一樣,奇悶無比...
在森林里的木屋,有两个精灵一样的女孩,她们以雨林为家,和雨林里的动物、植物一起长大;她们不用上学,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她们摘果子喝花蜜在树上盖房子,过着纯天然...
Asurreal/spiritualadventuretoanimaginaryMarsandfurther(morereal)metaphysics,spin...
医案摘奇·雪雅堂医案 本书特色 《医案摘奇》四卷。清末医家傅松元著。书中按照各科病证分门类归,计辑录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证验案一百四十九则,分为八十余病证大...
作品目录编者引言弗·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1848年的六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的文字调和了时代...
法学论文写作 本书特色 法学论文写作,有普遍的规范和共通的方法。本书作者在英国读书写论文时,曾在名师指导下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此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做过编辑,对...
陈玉新,河北人,目前职业为自由撰稿人,自大学毕业之后就专职进行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人群心理和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于当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
《精通Metasploit渗透测试(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是Metasploit渗透测试的权威指南,涵盖了使用Metasploit实现渗透测试的诸多方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
法律常识一本全 本书特色 常用法律大全,全面系统,内容实用,社会陷阱太多,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律基础知识有关法律常识全知道,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法律常识一...
金观涛,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本书是一本尝试融会贯通介绍通信相关基本原理及应用的书。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通信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信号,涉及信号的表示与分析(频谱分析、采样定理等);接着介绍...
《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第一辑(全三册),名为“钱锺书在欧洲(1935-1938)”,收录钱先生在英国牛津埃克塞特学院以及之后到法国巴黎学习期间所记的10本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