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巨像

纽约巨像

作者:[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1-1

评分:7.1

ISBN:978720817161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 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双冠得主怀特黑德献给纽约的一曲恋歌,致敬所有城市的咏叹调

☆一场属于纽约的流动盛宴,一座无人能拒绝的魔力之城,继惠特曼、品钦和伍迪•艾伦后的纽约肖像

☆港务局车站的异乡人,漫步百老汇大道的国王,下城之夜的孤独狂欢……每个匆匆行走在街头的无名之辈,都有自己的史诗

☆每一个热爱城市生活的人,都能在这本众声交错的杰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纽约巨像》是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双冠得主怀特黑德关于纽约的散文集。全书分为十三章,作者以全知视角打量纽约城内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如港务局车站、中央公园、百老汇、布鲁克林大桥,或漫步于地铁、雨等城市中的代表性场景,或记录清晨、交通高峰等日常时刻的混乱与生机。

芸芸众生的一张张面孔在诗歌般的语言中不断流动,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激动、野心、战栗、焦灼甚至恐惧,在这座梦想之城中追逐着幻想和疲惫。怀特黑德以敏捷而锋利的语言,不断审视着一张张转瞬即逝的肖像,在即兴式的咏叹中,寄予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眷恋和赞叹,同时也追问着人与城市的本质联系。

继惠特曼、品钦和伍迪•艾伦之后,怀特黑德再次展现了纽约魔咒般的魅力。即使是那日常、嘈杂、推搡的地铁,也在他笔下成为进入地下世界的渡船。

——《亚特兰大宪法报》

一本众声交错的杰作。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观察、沉思、追忆到引用,在多变的节奏中完美复现了纽约的真实声音。

——《纽约时报》

这本书是一场优雅的爵士乐表演,一段蒙太奇电影,也是一幅生动的印象主义绘画。

——《西雅图时报》

在怀特黑德看来,这座城市有它自己的心跳。当拥挤的人群拖拽着自己的野心和脆弱,在路上来来往往,那流动在他们心间的跳动就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源。

——《爱尔兰时报》

流畅、耀眼、令人回味无穷。怀特黑德的散文妙趣横生,蕴含着茂盛的生命力和醇厚的诗意。

——《国家》杂志

是疯狂的情书,也是优雅而雄心勃勃的散文。

——《纽约邮报》

作品目录

城市边界
港务局车站
清 晨
中央公园
地 铁

百老汇大道
康尼岛
布鲁克林大桥
交通高峰
纽约下城
时报广场
肯尼迪机场
致 谢
· · · · · ·

作者简介

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1969年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

1999年发表处女作《直觉主义者》即引起广泛关注;第二部长篇小说《约翰•亨利日》进入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上专文盛赞其是“挥洒自如的天才作家”;2016年出版《地下铁道》,凭借此书同时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2020年再次获得普利策奖。科尔森•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被《哈佛杂志》称为“文学变色龙”。

译者:应晨,目前从事农业(畜牧和种植),观鸟和天文爱好者。译有《约翰•列侬书信集》《海仙女的馈赠》等。

精彩摘录

这座城市在不停地演变。我们一会儿搬到这儿,一会儿搬到那儿,积攒出许多属于自己的街区,在奔波中一点点建起了自己的城市。你时常驻足的报刊亭,最喜欢去的饭店,常常光顾的电影院,每天出没的地铁站,熟识的理发店,这些总有一天会被你的新住处附近的一切取而代之,它们叠加起来成了你的记忆。不知不觉间,你建起了自己的城市。

——引自章节:城市边界


这座城市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你,它目睹过你孤独的样子,也看到过你在找工作的路上给自己打气,它陪着你在约会后的深夜里散步回家,见到你在人行道上无缘无故地摔倒。它看到过从十ニ层高楼上的空调外机里落下的一滴冰水,砸在你的脸上后你咧嘴的样子,也看到过你白天偷偷去看电影,从影院出来时迷茫的样子——你没想到看了这么长的电影之后,外面还是明亮的白昼。它看到你拿到钥匙后,在大街上跑着去开门,那是第一所属于你自己的公寓。城市把这些尽收眼底,永远不会遗忘。

——引自章节:城市边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