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中国美术史

跨界的中国美术史

作者:赖毓芝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1-1

评分:8.2

ISBN:978730822740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收入此大作中的文章范围广泛,对思考艺术与图像如何在早期全球化世界中的流通,贡献尤多。全书触及的理论问题既广且深,而作者尤能着眼于极富想象力的图、物实例,图版精美,论述精湛。其见解与案例,对探讨过去一千年艺术之流动如何形塑世界及如何形塑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将具有长远的价值。

—— 柯律格牛津大学艺术史荣誉退休教授

本书通过多项扎实的案例,将“全球美术史”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物品、空间与机制。作者对材料的考索,在在处处心细如发,事析秋毫,而所关心的问题又横穿四海,纵贯古今,其中对于物品与图像的密切关注,对于视觉分析方法的娴熟运用,显示出美术史学科贡献于全球史研究丰富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 景,而涵盖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形式、不同媒介的复数的“跨界”,又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美术史自身。

“全球美术史”的潮流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在后者遭遇严重挑战的当下,这些历史维度的研究便具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也期待这本书拥有更多“跨界”的读者。

——郑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本书作者从全球史角度切入东西艺术交流的研究,跨界、物品流动、连结等新颖的思考具有相当的启发性。其中多个案例是作者对博物馆藏品作详尽观察之精彩研究,在对作品形式与风格扎实掌握的基础上,嵌入多层次的精准论述。这些要素都让本书成为理解中国艺术如何成为今日之面貌而必读的一本书。

就如作者所言: “人与物品都只有需要跨界之时,才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根源。……唯有了解这些‘异质’因素究竟如何被理解、复制并最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我们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中国美术史的核心。”

——施静菲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作品目录

导论 谈“跨界”之必要
上编 什么是异域
想象异域
——传陈居中《文姬归汉图》研究 / 003
《明人画狻猊图》考 / 099
“铸造”疆域
——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藏乾隆时期二匣回疆钱币研究 / 123
再现边疆
——任伯年的边塞画与 19 世纪末的上海城市生活 / 171
中编 跨界的媒介与新框架的出现
为什么“伪物”重要
——谈苏州片研究的几种可能性 / 193
消失的浙派与晚明的多重“古代” / 209
“苏州片”与清宫院体的成立 / 255
从康熙的算学到奥地利安布列斯堡收藏的一些思考 / 297
清宫与广东外销画风的交会
——无名款《海东测景图册》初探 / 315
下编 选择与转换
从杜勒到清宫
——以犀牛为中心的全球史观察 / 333
从“麒麟”到“恶那西约”
——全球图像流动下的长颈鹿 / 353
由郎世宁《海西知时草轴》看清宫中的欧洲植物学网络 / 363
知识、想象与交流
——南怀仁《坤舆全图》之生物插绘研究 / 369
从仙山、瑞应到天堂
——谈郎世宁《海天旭日图》对苏州片题材的转换 / 413
上海北斋
——任伯年与上海的日本流行文化 / 435
论文出处 / 447
图版目录 / 450
· · · · · ·

作者简介

赖毓芝,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绘画史,尤其聚焦18世纪清宫与欧洲宫廷的视觉文化交流及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上海画坛与日本的文化往来。曾任荷兰莱顿大学 Hulsewé-Wazniewski Stichting 访问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 Heinz Götze 访问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学人等,主编有《看见与触碰性别:近现代中国艺术史新视野》(2020)、《伪好物:16至18世纪“苏州片”及其影响》(2018)、《追索浙派》(2008)等,并发表有系列论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