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作者吴琼教授视觉文化研究力作
☆诊断我们所置身的视觉时代的问题,揭示当代主体被幻化的异形
☆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论述,搭配100多幅插图,函套精装呈现
★今天,视觉机器就像幽灵机器,它无所不在,它侵入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捕捉着生命的点点滴滴,让人或生命变成了幽灵般的存在。就是说,所谓“消费社会”、“媒体帝国”、“图像时代”、“后现代主义”等描述在与视觉性相关联的时候,所指涉的绝不只是图像的空前繁殖,还包括现代社会以视觉作为建制模型实施的社会控制。
★……如同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单色或无色一样,在我们日常的观看行为中,纯粹的、不带欲望色彩的看也是不存在的,痴迷和恐惧、罪疚感和欣快感——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总是同时并存于观看的行为中,它们往往构成一种共生性的效果,在并置性的运作中扭结着矛盾的双方,并以此来建构观看——尤其是不合法的或僭越性的看——之于我们的致命诱惑,而观看的故事时常就是在这里展开的。
★我们的观看从来都不是自足的和纯粹的,在个体的观看背后,总有着他人、社会及建制的多重目光交织,我们的主体性正是在他者的看和自我的看的相互叠置中建构出来的,我们在观看中完成的自我或主体确认其实是一次自我抛离的行为,在“我看故我在”的背后,总是伴随有“我不在故我看”和“我看故我不在”的存在论纠缠。
★现如今,图像的审美效能和快感生产被认为更多地充当了“屏幕”的功能,图像作为表征在揭示、显现某些东西的同时,也遮蔽、屏蔽了另一些东西,图像的可见性背后总隐含着不可见性的运作,而可见性本身就是对不可见性的运作,这是一个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双重运作,图像的政治内涵就是在这个双重运作中被偷偷地嵌入的。
★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至今,形态已经极为多样,其对待视觉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或媒介文化的立场也形形色色,但我更倾向于强调它批判性的一面。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如果我们承认今天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那么,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将直接指证当代社会的“全景敞视主义”,指证包裹在我们的观看中的自恋和恋物癖好,亦指证当代主体已被幻化的异形。我同时也要强调一点:视觉文化研究不是疗伤的机器,它固然想要为我们提供一个走出镜城的策略,但对镜城幻影的痴迷已然成为存在或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充其量只能在“已然”的宿命中寻求一次次的逃逸,因为我们只要活着,就离不开视觉文化提供给我们的镜像。
- 内容简介 -
“视觉文化研究”(Visual Culture Studies)作为专指的一种学术思潮,兴起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西方,1990年代至21世纪初达至兴盛。如今,其势头已经渐弱,人们对它的新鲜感似乎已不如当初那么强烈,但由它构架的问题意识并未因此失效,而是以更为多样的方式在人文社科领域继续渗透和扩散。
本书则是围绕视觉文化研究所架构的主要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全书由一篇导论和六个章节构成:
导论勾勒了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对象、基本架构和主要论题(比如,视觉中心主义批判,机器研究,建制研究,表征的政治,观看与认同)。在此意义上,它也是一份文献综述。
第一章“观看的故事”所关注的是“视觉性”的构成,也就是结构我们的视觉或观看行为的各层次或要素的功能性运作,并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考察这一运作,包括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检视。所以,在这个“观看的故事”中,并不存在一种连贯的艺术史或视觉史,也不存在一种连贯的艺术理论史或视觉理论史,本章只是挪用了一些历史片断来展开视觉性在历史当中的运作,更确切地说,也只有在历史当中,视觉性的运作才能得到具体的说明。
第二章以摄影、电影和电视为对象来探讨视觉机器的功能。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照相机、摄影机、电视机等现代视觉机器的发明及其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人与对象的关系,就连人与世界的关系都被重新部署,它们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装置和感官技术,而是一种可与身体进行能量交换的“热力学机器”,是已然被植入身体内部且通过控制视觉来进行身体规训的“拓殖机器”。
第三章围绕视觉文化的建制研究展开。艺术的社会学方面是艺术实践的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建制的目光”就是对这个主题的一个明示。审美场域的建制绝不只是一套美学或艺术体制,它还是社会建制的一部分,是社会用来建构主体及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装置系统。尤其在今天这个视觉化的时代,在这个因为过度的视觉化而滋生出种种暴露癖和窥视癖的社会中,建制的目光就是一道监视的目光,一道调节的目光,它调节力比多的流动,调节视觉驱力的走向,调节权力的分配和再生产。
第四章主要讨论观看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观看与主体构成之间的关系是悖论性的,观看在结构主体性的同时,也把主体抛向了一种异在性。在视觉文化研究中,观看与主体性的关系一直是热门议题,它关涉主体构成的诸多方面,如主体的认同、幻象和快感的问题,视觉场域的建制、知识和权力的问题,图像编码的诱惑结构与询唤机制的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这一章主要在拉康精神分析学的语境中展开讨论,通过把构成主体性的诸要素嵌入观看的拓扑结构来思考观看的迷局,思考观看主体作为一个欲望主体的原罪和宿命。
第五章从不同的论述语境来厘定“fetishism”的性质及其构成机制,尤其要考察视觉场域中对象的物神化和奇观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主体的拜物或恋物式观看的构成及其效果。我们所谓的消费主义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新恋物时代”,拜物或恋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症状,不仅是社会或文化的症状,也是主体的症状、视觉的症状,因为我们的恋物式消费根本上离不开视觉机器的运作,离不开视界场域对于主体、物品及主体对物品的观看方式乃至消费方式的建构。以此言之,此处对拜物教/恋物癖的考察亦是对消费时代的视觉构成的一种反思,是对消费主义的拜物逻辑及其视觉调用的一种逆向运作。
第六章集中探讨视觉文化中的表征问题。不论是生产场域中可见性的构成还是交换场域中可见物的意义实现,图像都绝非单纯的再现物或表现物,亦非完全透明的交流工具,它们总在发挥一定的生产功能,既生产意义,也生产接收意义的主体,既生产所再现或表达的指涉物的“知识”,也生产接收“知识”的主体的欲望及其快感满足。图像表征不仅是一种符号运作,而且是一种与意识形态生产相关的社会文化实践,它不仅要参与建构主体与世界的关系,而且直接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主体类型。
总之,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至今,形态已经极为多样,其对待视觉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或媒介文化的立场也形形色色,但本书更倾向于强调它批判性的一面。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如果我们承认今天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那么,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将直接指证当代社会的“全景敞视主义”,指证包裹在我们的观看中的自恋和恋物癖好,亦指证当代主体已被幻化的异形。本书同时也要强调一点:视觉文化研究不是疗伤的机器,它固然想要为我们提供一个走出镜城的策略,但对镜城幻影的痴迷已然成为存在或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充其量只能在“已然”的宿命中寻求一次次的逃逸,因为我们只要活着,就离不开视觉文化提供给我们的镜像。
吴琼,安徽宿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西方哲学和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视觉文化研究、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著有《西方美学史》、《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读画:打开名画的褶层》等,译有《西方的没落》等。
康熙字典(套装共12册)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影印版,繁体竖排,足本无删减,双色印刷★ 以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增篆本为底本,共2函12册★ 由张玉书、陈廷敬...
国家图书馆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如果你忽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只在历史书中读到过的古代,你该怎么办?-面对陌生的原始社会,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任...
蚂小蚁(郭靖寒)-中国规划整理塾(CALO)上门服务导师、课程讲师及亲子规划整理师-日本生活规划师协会(JALO)一级生活规划师、认证讲师(Master Lif...
汤姆·克兰西(1947--)、美国军事作家,当今世界最畅销的反恐惊悚小说大师。他的小说布局广大,气势磅礴,对于军事武器、恐怖行动、国家情报体系、全球战略关系,描...
ForaslongasIcouldremember,wedependedonMomasthecenterofthefamily.Whenshestartedfo...
《杜登德语训练营·正字法篇》是《杜登德语训练营·语法篇》的姊妹篇,是一本专为解决正字法疑难点而编纂的语法练习册。自本世纪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国会(中文版)》内容简介:有一栋著名的美国建筑,外呈白色,体量庞大,上有穹顶,经常被误称为“白宫”。其
痤疮的分型论治 本书特色 本书参阅了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痤疮的文献,结合编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根据痤疮的发病因素与机制,针对不同的痤疮类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期达...
阿越,湖南人。1980年生,理工科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动笔撰写《新宋》,历经数载,完成《十字》、《权柄》、...
瓦尔特·惠特曼(1919~1892〕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生于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当过邮差、排字工、乡村教师、编辑和报纸主笔。《草叶集》是他惟一的一部诗集,几度增...
莎拉·佩里英国作家,1979年出生于埃塞克斯。她拥有英国皇家霍洛威学院创意写作博士学位,除了小说写作,也为《卫报》和《金融时报》撰写评论。2016年,莎拉在布拉...
《摇滚危机》是第一部严肃的关于摇滚音乐史的学术专著,王黔倾十年心血而成,某种意义上说,此书有开创之价值。在西方学术界,流行音乐已经被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了几十年。一...
著名电影、文化学者戴锦华作序,贾樟柯诚挚推荐;贾樟柯20年电影人生全纪录,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的动人故事;第一手访谈资料、10部重要电影作品、63幅珍贵照片,...
神我很乖,原名李鑫,畅销书作家,编剧,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写作军事、谍战题材小说。《都市特种兵:暗影》系列,新浪首发点击量3亿 。其后创作《最强特工:谍影》...
夏洛特与彼得·菲尔夫妇是英国知名设计史学者。他们都有着艺术史与设计史专业教育背景,学术经历丰富。夏洛特曾就读于佛罗伦萨英国学院和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彼得曾在中央圣...
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 本书特色 《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在梳理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基础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燃料管理现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解决思路...
芥川龙之介:日本近代三大文豪之一江户川乱步: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谷崎润一郎:七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佐藤春夫:日本近代推理的“中兴之祖”小酒井不木:日本医学犯罪小说...
作品目录第一章 军用无人机发展概况 71.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历史 82.军用无人机的分类 18第二章 美国军用无人机 221.“蝙
作者: 凪良ゆう生日/1月25日日本知名BL小說作家,在台灣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青文出版社的作品有《最遙遠的距離》、《積木之戀》、《眨眼三回遇見你》、《菓子之家》...
冨樫 義博(とがし よしひろ、1966年4月27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男性。愛称は「ヨシりん」、「冨樫王子」など。「富樫」は誤表記。妻は『美少女戦士セー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