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之声

变革之声

作者:[美] 特德·焦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2-12-1

评分:9.0

ISBN:978755966501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音乐是如何演变的。——《大西洋月刊》

焦亚写过一系列关于爵士乐的书,广受好评,但《变革之声》可以说是他内容涉及最广泛、最具启发性的作品。”——《卫报》

《变革之声》是焦亚的重磅力作,一部横跨4000年的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在这部重要的作品中,焦亚向我们展现出音乐仍然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重拍》(Downbeat,美国权威爵士乐媒体)

焦亚细致审视了音乐“颠覆”的一面……他让我们相信,音乐绝不是深层政治目的的附属品,亦非大众品位的简单指标,而是人类社会内在的一股深刻力量,推动变革,充满魅力。——《新评论家》杂志(New Criterion)

——————

★以全新视角审视音乐发展,音乐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大音乐从不是闲适生活的附属品,它具有颠覆性力量,能够推翻现有的阶级与制度、颠覆古板的陈规并建立无畏的新世界。美国音乐史学家特德·焦亚跳出以审美为基础的叙事,用全新视角挖掘音乐的历史,为我们讲述了音乐的非凡故事。

★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三十年心血力作,一部强有力的文化史 特德·焦亚耗时近三十年,深入民间传说、古典文学、哲学、社会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考察了音乐在推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一部深具研究价值的文化史。

★音乐爱好者必读的新经典,音乐从业者案头必备本书提供了审视音乐的全新视角,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这是一部珍贵、翔实、有独到见解的音乐史。而身处音乐产业中的从业者更会从书中收获很多真知灼见,从而更深入理解音乐的过去和未来。

★入选多家媒体年度好书,媒体人与音乐人一致推荐 入选《大西洋月刊》年度15本最佳图书、《华盛顿邮报》年度50本非虚构好书、《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艺术书籍、《书单》年度最佳艺术书籍。《卫报》《华盛顿时报》《重拍》等众多媒体及音乐家特里·莱利、弗雷德·赫希等一致推荐。

——————

内容简介:

关于音乐,我们读过太多被粉饰的记述。局外人与反叛者的努力被抹去,净化后的新形象站到台前。事实上,音乐中那些可耻的元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是人类音乐创作与革新的动力。

在本书中,美国屡受赞誉的音乐史学家特德·焦亚回溯了音乐四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从史前人类时代的自然声景写起,一直写到当今的真人秀、歌唱大赛和网红视频,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现了被掩盖的不屈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真实故事。音乐是变革的媒介,分裂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活的魅力源泉。

作品目录

引言 001
第一章 音乐的起源是一股具有创造性的破坏力 010
第二章 听交响乐的肉食动物 022
第三章 寻找普适音乐 042
第四章 音乐史是魔法与数学的大战史 052
第五章 公牛与性用品 069
第六章 讲故事的人 081
第七章 发明歌手 097
第八章 音乐的耻辱 109
第九章 不阳刚的音乐 121
第十章 魔鬼之歌 137
第十一章 压迫与音乐革新 160
第十二章 不是所有巫师都挥魔杖 175
第十三章 发明观众 188
第十四章 无法无天的音乐家 205
第十五章 音乐产业的起源 221
第十六章 文化之战 235
第十七章 戴假发的叛逆者 254
第十八章 你说你要闹革命? 273
第十九章 大反转 299
第二十章 离散人群的美学 322
第二十一章 黑人音乐和美国生活方式大危机 345
第二十二章 反抗成为主流 358
第二十三章 骚臀 372
第二十四章 新石器时代的乡村音乐起源 396
第二十五章 爱在何方? 412
第二十六章 献祭仪式 431
第二十七章 说唱歌手与技术官僚 456
第二十八章 恭迎新霸主 481
结语 这不是宣言 504
致谢 510
注释 512
译名表 535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特德·焦亚(Ted Gioia)

钢琴演奏家、爵士乐资深评论家、音乐史学家,著有《如何听爵士》《爵士乐史》《爵士乐标准曲》等相关音乐书籍11种,作品屡获殊荣。特德·焦亚曾于斯坦福大学任教,出任过www.jazz.co m网站总编。他被《达拉斯晨报》誉为“美国杰出的音乐史学家之一”,并于2017年获得了由“爵士乐新闻记者出版协会”授予的“爵士乐新闻业终身成就奖”。

译者:孙新恺

1992年生于广州,现居墨尔本,城市设计师。自幼学习钢琴,后对爵士、古典、影视音乐产生浓厚兴趣。除本职工作外,他目前还是国内影视游戏音乐自媒体平台「影乐志」联合创始人,国际电影音乐评论人协会(IFMCA)成员,美国影视音乐刊物《电影音乐月刊》(Film Score Monthly)特邀作者,其乐评、作曲家访谈常刊于国内外平媒网媒。

精彩摘录

结语这不是宣言我不喜欢宣言。我也意识到在下面罗列的四十大格言,乍看之下又像是一部宣言。但这不是宣言。宣言是一场将一套信仰体系强加给世界的尝试。这份列表与之相反:这些是音乐在我的信仰体系上强加的真理。我从未探寻过这些格言。它们绝不是我提出并检验过的假说。它们在我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闯进了我的视野,迫使我不得不注意到它们。它们以其强烈的主张,要求我遵从。它们是我多年来在追溯人类音乐史的本质与演变过程中才逐渐掌握的指导原则。为了领悟这些格言,我几乎在每个情况下,都不得不改变我的信仰。这样看来,它们应该被视作反宣言,或是赤裸裸的真相对理论领域的入侵。它们同样可以作为本书和其他情况下核心知识的基础。1.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变革推动者,是一股转变与赋魅的力量。2.音乐是普适的,其程度正如人们的行为具有类似的需求、志向、生理需求及进化需求。拒绝承认社群音乐中的普适性,就好比否认它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3.歌曲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理学的起源——换言之,在社会的其他领域认为内心世界值得尊重之前,它便是歌颂个人情感与态度的方式。4.千百年来,歌曲自由与言论自由一样重要,往往更具争议性——正因音乐蕴含说服力,因此人们恐惧音乐。在任何政治家愿意开口之前,歌曲常常早已蕴含危险的新思想。5.畅销歌曲排行榜能被视为领先社会指标的指数。在今天的电台里能听得出明天的社会。6.对于没有半导体和宇宙飞船的族群而言,音乐便是他们的科技。比如,对早期文化而言,歌曲是“云存储”,它保存了社群历史、传统以及生存技能。歌曲同样可以作为武器、医药、工具以及其他能发挥其内在能量的功能。7.每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会改变人们歌唱的方式。8.音乐革新几乎总会源自局外人——奴隶、波希米亚人、叛党等其他被排除在权力之外的人——因为他们最不忠于所处社会的主流风尚与态度。这必然导致新音乐表达模式的诞生。9....

——引自章节:结语这不是宣言504


那时我意识到,写一本音乐通史来记录25年中挖掘出的各种惊人内容是有必要的。我不打算总结在这条既漫长又怪诞的路途上,都有些什么出乎意料、有时甚至令人不安的发现。然而,我的目的很单纯,并且我认为有必要一开始就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目的是把音乐作为创造、毁灭与变革的源泉赞颂一番。我坚信音乐能提供艺术性,但我也坚持严肃地将它视为社会力量和权力的传递者,甚至在没有芯片和飞船的社会中,它是某种技术般的存在。我希望呈现达官贵人、宗教机构、社会精英领域之外幸存下来的却被忽视的音乐领域,并探讨音乐如何丰富了小群体、家庭及个人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展示音乐是如何推翻现有的阶级与制度、颠覆古板的陈规并建立无畏新世界的。换句话说,音乐不仅仅是生活的背景音乐,它一次又一次地走到舞台中央,甚至那些看似不会被一首无足轻重的小曲撼动的社会与文化趋势,都会被其改变。这宛如魔法,或许这就是魔法。从过去到我们这一辈,这一切都在持续发生,未来也将如此。这便是它们的故事。

——引自章节:引言001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