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阿特金斯(Annie Atkins)是一位专业的电影道具平面设计师。从邮戳到纸钞,从护照签证到街道路牌,她为各种类型演员和不同时期场景所创作设计的道具和标识,曾帮助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完美构建起阿尔卑斯山中的虚构小国祖波罗卡(ZUBROWKA),也曾协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精细重现了上世纪中叶的大都市纽约以及谍影重重的柏林。她的设计代表作有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犬之岛》《间谍之桥》《寂静中的惊奇》《盒子怪》,以及电视剧《都铎王朝》《低俗怪谈》等。
安妮•阿特金斯生于威尔士。现在都柏林工作,同父母、儿子一起生活爱尔兰。
安妮•阿特金斯(Annie Atkins)是一位专业的电影道具平面设计师。从邮戳到纸钞,从护照签证到街道路牌,她为各种类型演员和不同时期场景所创作设计的道具和标识,曾帮助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完美构建起阿尔卑斯山中的虚构小国祖波罗卡(ZUBROWKA),也曾协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精细重现了上世纪中叶的大都市纽约以及谍影重重的柏林。她的设计代表作有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犬之岛》《间谍之桥》《寂静中的惊奇》《盒子怪》,以及电视剧《都铎王朝》《低俗怪谈》等。
安妮•阿特金斯生于威尔士。现在都柏林工作,同父母、儿子一起生活爱尔兰。
在电影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看过一个电影片段,那个场景是在夜晚的沙漠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坐在帐篷外面聊天。我记不清他们的聊天内容,也记不清电影的名字。单独看这个镜头,是非常平庸的。但老师要求我们再看一遍,而且要特别留意片段中出现的道具,而不是两人的对话。我们发现,在一些镜头中,那个男人正在吃苹果,但是拍完那个女人的反打镜头之后,男人手里的苹果却变成了梨。之后又从梨变成苹果,在整场谈话期间,男人手里拿着的水果来来回回变了五次,但没有一个角色被眼前发生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一旦我们发现错误,就没办法对它视而不见了,原本普通的对话现在看起来只剩下荒谬,我记得我对此感到很困惑,这么明显的错误为什么没人发现?导演怎么会没看到?美术部门呢?场记(scriptsupervisor)呢?一个演员怎么可能在一分钟前还吃着梨,下一秒就开始吃苹果了,而且他丝毫没有发现他在吃着错误的道具?现在,当我在过去几年中犯下了很多不连戏错误之后,我终于理解了那个片段中的道具为什么会出错。有关这个错误有无数种可能的解释,其中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重拍有关。我能想象在影片拍摄完成的几个月后,导演在剪辑室里看素材,对男女对话中的几句台词不太满意,最终决定(不是轻易决定)带着剧组回到沙漠重新拍摄对话戏份。这时候已经是一年之后了,分镜注释只是简单地写着演员在吃水果。而那位演员自从扮演了这个角色之后可能已经吃了上百个水果,他已经记不起吃的水果应该是苹果,而不是梨。回到剪辑室后,导演对重新拍摄的对话戏份满意了,但还是想保留原始对话的部分内容。他当然知道那个片段中出现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但放在第一位要考虑的是演员的表演,而不是演员手里面拿着的物品——这一点在多年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当这个片段被20多位电影专业的学生看到之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引自章节:连戏CONTINUITY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早期筹备阶段,那时所有剧组成员还驻扎在巴贝尔斯贝格制片厂(StudioBabelsberg),周末我和道具师罗宾·米勒搜罗了柏林的跳蚤市场。当他在寻找眼镜、手表、烟灰缸和钱包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些纸质废品,所有东西都能用现金交易:使用过的旧火车票、食物罐头商标,以及曾属于某个早已过世的素味平生者的旧护照。我在位于阿科纳广场(Arkonaplatz)跳蚤市场的旧板条箱里发现了属于我自己的宝藏:那是某个德国女孩的古董日记,她用这个笔记本收集了很多页的诗歌和美好的祝福,全部由各位亲友手写上去的。她为什么要收集这些,她要搬走吗?生病了?还是去世了?我尽量让自己不要因为这些东西而多愁善感:为了寻找所有20世纪早期的手写体风格,她的日记成为我随身携带的参考指南。使用谷歌图片搜索的话,你是不会找到这些东西的。
——引自章节:细节DETAILS
戏曲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详尽描述了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以及发展变迁的历史,呈现给读者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丰富的戏曲知识。戏曲艺术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
神秘艺术博物馆 本书特色 《神秘艺术博物馆》是一场艺术殿堂的视觉盛宴,揭示出世界名作及其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加布里埃尔能否如愿夺得后冠?卡拉瓦乔是在海滩上遭人暗杀...
历代书法论文选 内容简介 书按作者生率年代的前后次序编或收录,从汉到清代的历代有关书法的论文,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有关书法的研究成果,对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
楹联十讲 本书特色 楹联,又称对子、对句或对联。它是由诗词及骈文等文学修辞手法中的对偶(或称对仗)发展而成。因早时,张贴于大门两侧或门旁楹柱上,故有了楹联之称。...
书籍设计 内容简介 《装潢设计基础教材》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授课的基础教材,是由各位老师在教学研究、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并参阅了国内外部分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
《生活的艺术》内容简介: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圣经》故事,谈及
张猛龙碑 内容简介 《张猛龙碑》建立于正光三年,石碑现仍保存在曲阜孔庙内,虽然碑面、碑阴及文字,受到了损害,有些字体不太清晰,不过,透过其优美文章以及石质的坚固...
国家画廊 2006.12 壹 本书特色 《国家画廊(2006年12月)(第1期)》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家画廊 2006.12 壹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画院由原...
罗振玉印谱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次对罗振玉先生所刻的印谱结集出版,主要选取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金石学家罗振玉先生的姓、名、印信、章等一系列内容,从一个侧面来...
艺术文丛:一印一世界 目录 周汝昌印启功长寿有约三生,这辈子下辈子再下辈子安心起行爱心中国崔子范浪迹山水之间季羡林了堂个堂荷砚斋枕书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古宁远州李...
伊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他1909年出生于俄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19年随家移居英国。先后...
作者达瑞奥·冈博尼,瑞士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艺术史系教授(2004年至今),受教于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致力于19世纪与20世纪艺术研究,尤...
俄罗斯学派古典芭蕾教学法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俄罗斯瓦岗诺娃芭蕾舞蹈学院认定的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权威性的专业教材。我系本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学术原则,特将该...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内容简介:对白剪辑是电影制作中很关键的却不易为人所知的部分。好的对白剪辑是不露痕迹的,而糟糕
二笔画-宝宝跟我画 本书特色 1.《二笔画》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分类细致而合理,每一图案旁边有简单清晰的步骤,条理清晰,使刚学画的孩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技巧,很快...
《谁也别想欺骗我》内容简介:身体语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运用身体语言与外界交流。身体语言,与我们的沟通息息相关。学
电影月报-老上海电影期刊经典 本书特色 《电影月报》1928年4月创刊于上海,1929年9月15日出至第11、12期合刊号后停刊,共出12期11册,为16开本大...
刘炳森楷书千字文-当代中国书法名家千字文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
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 本书特色 由吕澎等编著的《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是在1990年完成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1992年出版)和2...
楷书-把书法老师请回家-第二版-技法图解 内容简介 作者吴玉生,自从1809年美国人沃特曼发明了钢笔,钢笔字就在全世界流行了。由于它书写快捷、携带方便,己成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