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近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越发动荡,区域冲突加剧,经济萎靡不振,迷茫与失序感充斥于公众情绪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以致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战争的教训,心态倒退回19世纪,变为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拥趸。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层面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何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荣的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使大量的知识、数据、信息涌动于普通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沉醉于虚拟体验,寄希望于科技发展带来秩序的革新和社会的持续繁荣,却无法规避后真相时代的人心浮躁、意义丧失、真假不分。我们缺乏对现代科学的宏观理解,虚浮于技术带来的狂欢,放弃了思考,因此陷入无可避免的现代性危机。
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书提出了“真实性哲学”的概念,详细剖解了20世纪的三场革命——全球化的兴起、科学革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陷入了今天的困境,探索现代社会中科学和人文分离的本质。我们需要唤醒哲学思考,通过明确什么是科学,确立科学的边界,关照作为现代人真实的价值和意义,重塑 “真实心灵”,在此基础上,明晰对理想现代社会的追求。
金观涛,生于1947年,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系统的哲学》《历史的巨镜》《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探索大历史的结构》。与刘青峰长期合作研究,合著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其实,新冠病毒并没有对人类的生存构成过度威胁。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传染病相比,它是微不足道的,但奇怪的是其对人类思想的冲击犹如滔天巨浪,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之后,人们再也不珍惜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教训,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不可阻挡。很多人的心态回到了19世纪。19世纪是现代民族国家急剧扩张的时代,民族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观念把人类推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带来的灾难导致怀疑现代性的思潮流行;对抗马克思主义的法西斯主义兴起,其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人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几千万人口,并饱受极权主义统治之苦难。经历了惨痛的20世纪,人们才开始审视第一次全球化、现代性、民族国家、民主价值等问题,吸取极权社会起源的教训,反省市场经济的成功及其带来的问题,重新建构和完善现代价值体系,这就有了第二次全球化。然而,经历了30年太平盛世,当经济和科技有了惊人发展之时,历史似乎又在重演。面对第二次全球化造成的问题,既有的社会与政治哲学、治理与整合的经验都失效了。作为“自由主义圣地”的美国,开始向门罗主义退却,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思潮日益流行,其标志就是特朗普上台及其“美国优先”政策的提出。这些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危机是:事实本身的公共性正在瓦解。借用福山的说法,目前“几乎所有权威的信息来源都遭到质疑,并受到可疑的、来路不明的事实的挑战”,“民主制度面临全面困境的直接产物是,无法就最基本的事实达成一致,美国、英国及世界各国无不如此”。事实不同于价值,其被认为具有客观真实性,这保证了事实的公共性。如果事实失去了公共性,价值公共性将被完全摧毁。一个没有公共事实和共同价值的全球经济共同体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即便知道民族主义一旦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就会带来不断的冲突甚至战争,后果将是人类心灵的大倒退,21世纪社会在思想上还是回到了19世纪。
——引自章节:导论:重建真实的心灵001
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用数字说话”。近年来人们几乎在大数据和真相之间画了等号,但大数据真的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洞察世界吗?在2019年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数据发挥了奇怪的作用。有时,那些实时更新的、精确的数字确实指出不同社会疫情的状况,但很多情况下,其反而会使人看不到真相。美国天普大学的一位数学系教授指出,表面上精密的疫情数据其实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一是基本数据的不确定,如死亡率和感染率,到底有多少人因疫情而死亡?考虑到存在大量未经检测就接受治疗的人,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如何确证实际感染人数?二是医疗机构和媒体报道这些数据的方式可能带来的歪曲,比如某日某地新增病例数一夜增加了10倍,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之前疫情检测不足,一旦扩大病毒测试范围,自然会带来病例数的成倍增长。这些统计数字最终带来的是社会日益加重的撕裂和恐惧。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大数据之间并不自洽。这一切表明:不同的大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同文化、制度之下传染病的不同互动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真正影响不仅是人命损失,还作为一种催化剂导致不同社会观念的巨变。这一点是当今所有大数据分析都难以看到的。上述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当“真”和“假”、经验和符号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时,我们还能判断理论出了什么问题吗?还能对那些不断异化、出乎我们意料的计划和构想做出合理的修正吗?如果说在人文和历史中根本不存在真实性,那历史的教训还有什么意义呢?20世纪,人们一度相信历史是有规律的,结果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导致极权主义兴起。21世纪,人们否定了历史的规律,却诡异地发现历史正在重复。
——引自章节:导论:重建真实的心灵001
徐向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目前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和早期现代哲学,已出版的著作包括《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
本书是一部立论扎实、问题意识鲜明的清代制度史作品。清代的上三旗包衣旗人是满洲皇帝的家内奴仆,也是内务府官僚体制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时奉职于家、国两套体系,以侧进政...
《水彩画基础教程》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水彩画基础教程入门级图书。书中分为七大章节,涵盖了水彩工具材料介绍、水彩调色和基础技法
巴瑞特(Timothy Hugh Barrett),1949年生,英格兰吉尔福德人。197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剑桥期间师从崔瑞德学习中国文化。后到美国跟随温士...
裁判文书的语言.逻辑和理由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系*高人民法院2015年度审判理论调研课题成果的拓展之作,以裁判文书的语言、逻辑和理由研究为主题,共收录了宋北平、...
心电图诊断手册-彩图版 本书特色 《心电图诊断手册》系统介绍了心电学的基础知识,正常和变异心电图,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概念,各种心脏疾病、药物作用与电解质紊乱时的异...
【傅雷翻译奖 首届翻译新人奖获奖作!】【《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由《读书》主编王焱特别撰写万言导读。】《论美国的民主》入选《中国书评论》“改革开放30年中...
咳嗽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本书特色 古今名医之临床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重要部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丛书,旨在选取古今名医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脾益之...
1981年生まれ。第23回メフィスト賞受賞作『クビキリサイクル』(講談社ノベルス)で2002年デビュー。同作に始まる「戯言シリーズ」、初のアニメ化作品となった『...
精彩摘录我生性保守,所以在前卫的当代建筑中,很少有我非常欣赏的作品。并不是我不喜欢它们的造型:有些作品的造型确实很动人,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与检修(第二版) 本书特色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之一,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电站锅...
林晓光(1982-),浙江大学文学院教师。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以独特的视角,将逻辑应用于日常说话的研究,以通俗流畅的笔触揭示了说话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对日常言语交际
安迪斯晨风: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著有《八卦心理学》,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人,热爱阅读,喜欢跟读者分享有趣的科普知识。他博学多识,擅长幽默诙...
建筑的山水之道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由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实践的南舜薰、南芳教授撰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院Ke...
中国第一部心理治疗小说为辛辛苦苦打拼于职场,伤伤痛痛沉浮于情场的中青年男女提供心灵指引生命的过程,在于不断的探索精美的语
《出纳新手成长手记》中的主人公小文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上学时成绩优秀,却在就业中屡屡碰壁。为了生存,小文应聘到一
太史文(Stephen F.Teiser),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教授、铃木大拙讲座教授,主攻东亚宗教和中国中古时期的民间信仰。著有《...
“印第安心灵史•追踪师”系列之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真实版继《巫士唐望》以来最神奇的心灵探索故事充满玄幻色彩的真人实境,活生生的当代奇迹-----------...
乔治•夏勒,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作者。夏勒博士一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