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生平与时代

肖邦:生平与时代

作者:[英]艾伦·沃克(Alan Walker)

出版社:社科文献│索·恩

出版年:2022-3

评分:9.1

ISBN:978752019122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基于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来自华沙、巴黎、伦敦、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档案馆的大量一手资料,艾伦·沃克的重要著作《肖邦:生平与时代》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这位伟大的波兰作曲家论述得最为全面的英语著作。这是一部去伪存真的传记,旨在澄清长期以来围绕肖邦的诸多错误说法与传闻。《肖邦》对作曲家戏剧性的一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特别关注了肖邦在波兰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以及他和乔治·桑共同度过的九年感情生活。沃克在这本权威传记中以前所未见的清晰笔触对肖邦及其音乐进行了解读,使这位19世纪最为神秘、最受人们喜爱、最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媒体评价】

一座真正的里程碑。对于“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著作;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澄清了一些荒诞不经的说法和令人惊奇的发现;对于音乐家来说,它包含了大量的深刻见解……为寻求肖邦生平的真相,沃克不遗余力地翻遍了所有资料。这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是一部深刻的编年史,开卷阅读,读者仿佛与作曲家共度了一生…… (《肖邦》)是多年来最重要的一部肖邦传记,未来也将被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珍视为权威著作。——杰西卡·杜琴(Jessica Duchen),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艾伦·沃克让人们对肖邦生平的许多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并澄清了一些错误的说法……虽然内容十分严谨,但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传记依然引人入胜、精彩好看。 ——《经济学人》

以其代表作《李斯特传》中的广阔视角、丰富细节和音乐领域的专业知识,艾伦·沃克推出了一部关于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巨著,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部传记很可能将成为关于这位波兰音乐大师的最重要著作。沃克以生动的文笔讲述了肖邦在华沙时快乐的童年和青年时光、他离开祖国后不幸但高产的成年生活、他的爱人、他与肺结核的斗争以及他最终在39岁因肺结核而殒命的经历。本书还深入探讨了肖邦的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必备读物。——哈维·萨克斯(Harvey Sachs),著有《托斯卡尼尼:有良知的音乐家》(Toscanini: Musician of Conscience)

(一本)内容丰富的权威传记……包含了肖邦主要作品相关的大量信息和深刻分析,不仅适合专业音乐家阅读,非专业人士也会被沃克精彩的叙事和优美的文笔所吸引。 ——《出版者周刊》(星级书评)

传记作者常常需要对大量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肖邦的权威写照《肖邦:生平与时代》中,作者艾伦·沃克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传记如同一首复调音乐,将各方面的信息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科琳娜·达·丰塞卡-沃尔海姆(Corinna da Fonseca-Wollheim),《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理想的作曲家传记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对艺术家生平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并核实所有可获资料进行验证;透彻解读作曲家的个性(如有可能应带有一些感情);对作品的分析应对学者和公众有所启发,促使人们重新去聆听这些音乐作品。艾伦·沃克的《肖邦:生平与时代》成功地做到了这三点……它内容严谨、学术性强,将肖邦的故事娓娓道来,是当今最优秀的一部肖邦传记。——蒂姆·佩奇(Tim Page),《华盛顿邮报》

这部文学盛宴足以让所有人大饱眼福,很可能入选本年度最佳文学传记……沃克的叙事风格恰恰体现了肖邦的风格:他以轻盈、细腻的笔触进行敏锐的推理,以柔和而华丽的文笔对作曲家进行刻画……沃克对这一课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从他十年如一日地对大量一手资料进行的广泛调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理查德·霍兰(Richard Horan),《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终于,权威的肖邦传记出现了。这一重要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杰作,对于专业人士和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是必读佳作。书中充满了具有启示性的信息、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及通俗易懂的音乐解读。所有这一切都以描写细致的时代背景为基础。沃克的文风优雅、富有文学性、极具感染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透彻而权威……沃克深谙叙事之道,不愧为精彩的《李斯特传》的作者……沃克也对钢琴演奏技巧及其音乐效果十分在行。就像绘画类书籍中对颜料和笔触的讨论一样,这些段落有一定专业性,但没有过多术语,因此通俗易懂,从未接触过钢琴的人也能轻松理解。 ——斯蒂芬·沃尔什(Stephen Walsh),《卫报》

作品目录

序 言
肖邦的家世
华沙:童年与少年时期,1810~1824
游历波兰:萨伐尼亚的假期,1824~1825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1826
华沙音乐高中,1826~1828
第一次海外之旅:柏林和维也纳,1828~1829
康斯坦奇娅 · 格瓦德科夫斯卡:遥不可及的爱人,1829~1830
华沙起义,1830~1831
流亡巴黎,1831~1833
肖邦与键盘:钢琴界的拉斐尔
玛丽亚·沃津斯卡 :“我的不幸”,1834~1837
英国插曲,1837 年 7 月
诋毁与赞美,1833~1838
乔治 · 桑登场,1836~1838
马略卡岛上的冬天,1838~1839
在诺昂,1839
声名鹊起,1839~1843
米柯瓦伊 · 肖邦之死,1844
悲伤的结局,1845~1847
阴霾渐深,1847~1848
英国:日暮穷途,1848
肖邦之死,1849 年
尾 声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艾伦·沃克(Alan Walker)著有多部作品,包括权威的弗朗兹·李斯特传(三卷册),作者凭借该作品荣获了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传记类)和皇家爱乐协会奖图书奖等奖项。他是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1984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并于2012年获得匈牙利共和国功勋骑士勋章。

【译者简介】

胡韵迪,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代表译作包括《图画通识丛书:文学批评》、“迪士尼电影艺术设定集”系列丛书:《玩具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寻梦环游记》《复古伦敦》等。

精彩摘录

#索·恩书摘#在六层楼的阳台上,肖邦能看到的远不止城市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日常景象。当时巴黎的各党派正打得不可开交。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登基还不到六个月,虽然他声称自己代表着底层的贫苦人民,将他们称为"同志们",但底层阶级已经开始反对这位"平民国王"了。对立党派狭路相逢,暴乱就在肖邦的窗台下爆发了。此时波兰"大移民潮"已全面展开,数千流离失所的波兰人移居法国。波兰的知识阶层大多会说法语,而且老一辈人对拿破仑和华沙公国的事情还记忆犹新。据估计1831年之后,流亡法国的波兰人有六七千人之多。肖邦的传记作者大多不愿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肖邦对波兰的革命事业到底有多热衷。他在信里几乎从未提及此事,所以答案我们也无从知晓。但肖邦在波兰侨民当中十分高调,这样的证据可以说比比皆是。——《肖邦:生平与时代》

——引自章节:流亡巴黎,1831~1833


如果说我们从肖邦开拓性的作品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那一定是当内容高于形式时,我们得以窥见未来;当形式高于内容时,我们只能囿于过去。

——引自章节:在诺昂,1839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