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记事起,“爱”就让我们着迷,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诺拉·克雷弗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让八位著名思想家相聚在一场跨越时空的晚宴上,畅谈爱情、友谊和欲望。苏格拉底、波伏娃、弗洛伊德和康德等哲学家以老友的关系畅谈彼此的观点、分享各自的理念、争论约会应用程序的优劣、讨论爱是否会限制个人独立性。
这些讨论和对话轻松愉快,幽默十足,以颇具娱乐性的方式给我们启发,也引导每个人思考。我们应该认真想想,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爱”是否真的有益,是否能带来幸福,是否真的能被称为“爱”。
★八位哲学家的智慧浓缩,跨时代讨论“爱是什么”
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八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齐聚一堂”,用各自的思想阐述、争论、反驳,共同探究“爱是什么”。他们每人主导一个分支话题,如欲望、智慧、独立性,爱的生理学、被爱者的不可替代性,爱与道德,公平性等,试图一起弄清爱的方方面面。
★大开脑洞,消除“代沟”,用古老智慧解决现代难题
该怎么判断我是不是真的爱一个人?我可不可以爱上在网络上认识的人?我能爱上机器人吗?……哲学家们抛开时代束缚,以现代人的身份大谈爱与智慧,拉近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给我们的日常情感生活以指引与启示。
★以哲学家真实生活为底本,以其核心思想为依托,假想情节也有据可考
虚构情节的内核是真实的哲学思想,哲学家们终于能开口讲述自己的观点。波伏娃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发声,直言情感生活中女性遭遇的不公平;舍勒支起小黑板,论证所爱之人为何不可替代;苏格拉底坚称“我们爱上某个人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永恒的理念”……关键情节均穿插有对相关史实、著作或学术探究的补充说明,有料又有趣。
★有互捧,有互怼,小说般妙趣横生的哲学书
奥古斯丁会“八卦”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关系;苏格拉底和奥古斯丁强行给克尔凯郭尔注册了交友APP……没有华丽辞藻,拒绝故作高深,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将每个人物都描写得饱满生动,这可能是第一本让你想一口气读完的哲学书。
诺拉·克雷弗特(Nora Kreft)
德国哲学家、学者,研究的主题是爱和自主性。她在德国埃尔福特和奥地利格拉茨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柏林洪堡大学担任哲学人类学研究助理。她经常作为研究“爱的哲学”的专家出现在各大媒体中。
“回忆是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主动回忆,最后一步还是一种不受我们控制的降临,是被动的……”坐在角落里的索伦忽然低声道。“完全正确,”苏格拉底说,“正因如此,我们将坠入爱河也看作一种降临,是一种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之所以会爱上某个人,是因为我们在看到他时回忆起了永恒的理念。请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有一个人让我们回想起了万物的起源,想起了一切事物的终极解释。当然,这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我们并不请楚我们想起来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有一种感情突然袭来,让我们以为追溯这种回忆至关重要。因为理念让我们渐渐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使我们回忆起理念的情况指点着我们,我们的本质是灵魂,而作为生物,我们并不能通过拥有金钱与权力等种种世俗事物获得幸福。唯有智慧,唯有领会这种理念,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因此,当我们瞥见我们的爱人时,我们也隐约回想起了自我,这便是爱的开始。爱是一种向往,我们向往通过爱人对回忆追根究底,将理念从我们灵魂的深处唤起。为了保持回忆的鲜活,我们不愿离开爱人的身边;而如果唤起我们爱欲的是恋人灵魂的美丽,那么我们就会想与恋人交谈,以继续沐浴在这美的光芒之下。”
——引自章节:苏格拉底
在著作《第二性》中,她特别提到了在父权制环境下爱会给女性带来的危险。女性无法在父权制社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所以往往会将爱作为出口,以排解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这种挫败感:她们完全依赖所爱的男人,任由他摆布自己的人生,而这个男人虽然也在爱中,却依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思考。正因如此,对女性而言,做到克服一切阻挠、保持独立,要比进人一段常规的男女感情关系好得多。
——引自章节:哲学讨论会成员
《贩卖怀疑的商人》讲述了一伙有影响力的科学决策者如何干扰公众了解科学事实,以便推进某种政治和经济议程的令人不安的故事。在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
《希望的原理(第1卷)》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这部伟大著作的主题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展起造成耕地经济效率的
伏尔泰,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闫素伟,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探索检验数据背后的秘密》内容简介:本书以“探索检验数据背后的秘密”为主题,从老百姓的角度,运用通俗易懂的撰写方式,从“走
《姐妹们与陌生人》内容简介:本书以1919—1949年上海纱厂(华商纱厂和外商纱厂)女工为研究对象,把女工放到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大
《奋斗者的窘境》内容简介: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对工作和效率过度的、不健康的追求,让人筋疲力尽、迷失方向,而与真正的创造、健康
《尼采生存哲学》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哲学是心灵的完善,哲学是生命的诗。作者
作者小川仁志出生于1970年。京都大学法学系毕业,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所博士后学程毕业。是一位研究人类文化的博士和哲学家,担任过山口大学靠前综合科副教授、德山工业...
《给少年的中国地理书·黑龙江》内容简介:这是一片极北边境之地,航拍中国的镜头,将带你看冰雪如何塑造这片土地,看这里的人们怎
《人类残酷进化史》内容简介:一本全新观念的生物学入门书:人类是进化的不良品?如何站上了地球物种的顶端? 我们人类的心脏病、腰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
苏珊•桑塔格是20世纪后半叶蜚声国际、颇具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人物。1978年,《滚石》杂志特约编辑乔纳森•科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黄庭坚所有的诗、词、文、杂著,以及相关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课题组集体研究讨论后撰写的《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总报告》,对当前
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1928年生于德国柏林以的Stettin(今波兰什切青)。其父为政府海关官员,常因职调动而举家搬迁。1942...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编著的《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作为国外高版本的最经典的人类学教材,从四个分支角度系统地
《中国名家》内容简介:所谓“名家”,就是指以探讨名实关系为核心,注重对名词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倡“控名责实”学说为其
《文明中的城市》是英国著名城市史专家彼得·霍尔的经典之作,全书由“作为文化熔炉的城市”“创意环境之城”“艺术与技术的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