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的哲学家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

作者:[德]诺拉·克雷弗特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3-1

评分:7.3

ISBN:9787201180670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从我们记事起,“爱”就让我们着迷,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诺拉·克雷弗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让八位著名思想家相聚在一场跨越时空的晚宴上,畅谈爱情、友谊和欲望。苏格拉底、波伏娃、弗洛伊德和康德等哲学家以老友的关系畅谈彼此的观点、分享各自的理念、争论约会应用程序的优劣、讨论爱是否会限制个人独立性。

这些讨论和对话轻松愉快,幽默十足,以颇具娱乐性的方式给我们启发,也引导每个人思考。我们应该认真想想,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爱”是否真的有益,是否能带来幸福,是否真的能被称为“爱”。

★八位哲学家的智慧浓缩,跨时代讨论“爱是什么”

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八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齐聚一堂”,用各自的思想阐述、争论、反驳,共同探究“爱是什么”。他们每人主导一个分支话题,如欲望、智慧、独立性,爱的生理学、被爱者的不可替代性,爱与道德,公平性等,试图一起弄清爱的方方面面。

★大开脑洞,消除“代沟”,用古老智慧解决现代难题

该怎么判断我是不是真的爱一个人?我可不可以爱上在网络上认识的人?我能爱上机器人吗?……哲学家们抛开时代束缚,以现代人的身份大谈爱与智慧,拉近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给我们的日常情感生活以指引与启示。

★以哲学家真实生活为底本,以其核心思想为依托,假想情节也有据可考

虚构情节的内核是真实的哲学思想,哲学家们终于能开口讲述自己的观点。波伏娃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发声,直言情感生活中女性遭遇的不公平;舍勒支起小黑板,论证所爱之人为何不可替代;苏格拉底坚称“我们爱上某个人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永恒的理念”……关键情节均穿插有对相关史实、著作或学术探究的补充说明,有料又有趣。

★有互捧,有互怼,小说般妙趣横生的哲学书

奥古斯丁会“八卦”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关系;苏格拉底和奥古斯丁强行给克尔凯郭尔注册了交友APP……没有华丽辞藻,拒绝故作高深,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将每个人物都描写得饱满生动,这可能是第一本让你想一口气读完的哲学书。

作品目录

前言
哲学讨论会成员
苏格拉底
奥古斯丁
伊曼努尔·康德
索伦·克尔凯郭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马克斯·舍勒
西蒙娜·德·波伏娃
艾丽丝·默多克
第一章 一场关于爱的讨论:欢迎来到柯尼斯堡!
伊曼努尔·康德欢迎客人们来到他家。
第二章 爱与智慧的关系
苏格拉底向大家解释爱、美和追求智慧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被爱者的不可替代性
马克斯·舍勒引证了被爱者的不可替代性,众人由此开始了一番讨论。
第四章 爱与欲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他的欲力理论辩护,客人们学习起了爱的生理学。
第五章 人能爱上机器吗?
奥古斯丁对人工智能和性爱机器人很感兴趣,众人陷入了对自主意识定义的苦思冥想。
第六章 爱会限制我们的独立性吗?
西蒙娜·德·波伏娃对父权制下的爱进行分析,引发了一场有关爱与幸福的讨论。
第七章 存在拥有爱的权利吗?
索伦·克尔凯郭尔为邻人之爱高歌一曲。与会众人开始思考,爱是否不公平。
第八章 爱的艺术
艾丽丝·默多克向众人解释,为什么只有先忘却自己,才能真正去爱。
第九章 约会应用程序——爱情大甩卖?
与会的客人们就约会应用程序和我们这个时代对爱的资本化展开讨论。
第十章 你只需要爱
索伦·克尔凯郭尔有场约会。艾丽丝·默多克在脑海中回味过去的一天。
致谢
参考书目
扩展阅读
· · · · · ·

作者简介

诺拉·克雷弗特(Nora Kreft)

德国哲学家、学者,研究的主题是爱和自主性。她在德国埃尔福特和奥地利格拉茨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柏林洪堡大学担任哲学人类学研究助理。她经常作为研究“爱的哲学”的专家出现在各大媒体中。

精彩摘录

“回忆是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主动回忆,最后一步还是一种不受我们控制的降临,是被动的……”坐在角落里的索伦忽然低声道。“完全正确,”苏格拉底说,“正因如此,我们将坠入爱河也看作一种降临,是一种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之所以会爱上某个人,是因为我们在看到他时回忆起了永恒的理念。请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有一个人让我们回想起了万物的起源,想起了一切事物的终极解释。当然,这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我们并不请楚我们想起来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有一种感情突然袭来,让我们以为追溯这种回忆至关重要。因为理念让我们渐渐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使我们回忆起理念的情况指点着我们,我们的本质是灵魂,而作为生物,我们并不能通过拥有金钱与权力等种种世俗事物获得幸福。唯有智慧,唯有领会这种理念,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因此,当我们瞥见我们的爱人时,我们也隐约回想起了自我,这便是爱的开始。爱是一种向往,我们向往通过爱人对回忆追根究底,将理念从我们灵魂的深处唤起。为了保持回忆的鲜活,我们不愿离开爱人的身边;而如果唤起我们爱欲的是恋人灵魂的美丽,那么我们就会想与恋人交谈,以继续沐浴在这美的光芒之下。”

——引自章节:苏格拉底


在著作《第二性》中,她特别提到了在父权制环境下爱会给女性带来的危险。女性无法在父权制社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所以往往会将爱作为出口,以排解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这种挫败感:她们完全依赖所爱的男人,任由他摆布自己的人生,而这个男人虽然也在爱中,却依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思考。正因如此,对女性而言,做到克服一切阻挠、保持独立,要比进人一段常规的男女感情关系好得多。

——引自章节:哲学讨论会成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