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的医生自传,揭示出高光职业的振奋和磨难
一桩桩医疗探险,包含着现代外科的宏大、神奇,与人间的悲欢
◎ 内容简介
心外科医生,有着开胸换血、起死回生的神秘力量,但也是活生生的人,也经受着所有人都有的核心情绪——大部分时候。
一次诡异的运动事故,冥冥中将韦斯塔比塑造成了全球领军级的心外科医生之一。“我从打蔫的紫罗兰,变成了无拘无束、胆大自负的混蛋。我变得对压力免疫,成了习惯性的冒险者,始终渴求着刺激,像一块磁铁似的,把高风险病例吸到身边,并陶醉在和死神的竞赛之中。”
而又一个寒冷冬日,孩子的拯救和降生,“帮我改变了对生命的看法,也将我塑造成了一个更优秀的外科医生——我变成了比过去好得多的人,也重又明白了爱能带来欢腾、喜悦。”
透过韦斯塔比的心路剖白和自我反思,读者将看到一场场生命的冒险,一次次爱的悲欢,以及现代心外科那扣人心弦的全部故事——“它们正是在我这一生中渐渐铺陈开的,能够参与其中,我很自豪”。
◎作品看点
★ 职业光环背后,是鲜活的个人。
在外人眼中,心外科医生是神秘且强悍的人物,他与死神争夺生命控制权,是容不得同事犯错的严厉“大boss”,在医院里横着走了一辈子。但其实,他也曾内向瑟缩,也曾因自己的操作粗心坑惨队友,会因抢救稚童、老友的失败而心如刀绞;也要为了突发的抢救而忍痛抛下过生日的女儿、生产的妻子,甚至还会在自己接受小小的窥镜治疗时提心吊胆。他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得意和悔恨,有长处和弱点……有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和当仁不让的坚决意志。历史就是由这样一个个的人创造的。
★ 医学进步黄金时代的画卷。
自50年代心内直视手术出现以来,心外科经历了飞速发展:体外循环、人工辅助装置、各种高难度术式纷纷涌现,这背后则有众多医学天才群峰耸峙。作者于60年代进入医学院,在学习和执业的过程中,师从本托尔、罗斯等杰出前辈(皆有以自己命名的术式),更受教于成功应用体外循环第yi人柯克林、人工心脏移植第yi人库利。作者自己亦推动改进体外循环抗感染技术,将罗斯的瓣膜术式首次用于婴儿,用成人心脏辅助装置帮助儿童恢复、研发硅橡胶气管等,为心胸外科做出开创性贡献。透过本书,读者能看到,在那个对丙肝、HIV都还束手无策的年代,医护怎样用自己的才智、勇气和高尚情操,治病救人、大胆钻研,为我们今天的福祉开创了大好的局面。
★ 更惨痛,却更真实。
真实的心外科,就是浴血和惨痛。被木桩洞穿的胸腔,化脓粘连在一起的食管和心肌,主动脉夹层犹如愤怒的茄子,体外循环术仿佛“放血宰牲”……为了患者的生机,医生们连续操作十几个小时,或者一动不动用拳头摁住低温的心脏漏洞而遭冻伤;可即便如此拼死,当被问起“你的病人里有多少死了”时,也只能回答“比大多数士兵手下死的人要多”。
◎ 名人推荐
心脏外科圣手韦斯塔比的故事依然惊心动魄。《刀锋人生》通过12个主题词再次展现了他的职业悲喜剧:家庭、悲伤、风险、傲慢、完美、欢腾、险境、压力、希望、韧性、惨痛、恐惧。每个片段都是一桩医疗探险,都在他生命中刻下了难消的印痕,也一定会给读者诸君留下共感的涟漪。可以说,这本直言不讳的传记,捧出的是韦斯塔比那颗风光与磨难同在的灵魂。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韦斯塔比这样立于鳌头的心脏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部行走的故事搜集器。本书中的病例救治过程,其曲折惊险的程度,让人即使只是阅读,都会深感窒息……作为丘吉尔的粉丝,韦斯塔比也将“我们决不投降”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也是带着这样的信条一次次让濒死的病人绝处逢生。每个人都有遭遇绝望的时刻,也许《刀锋人生》中的那些游走在冥府边缘尚且不屈服的求生意志和决不投降的勇气,能带给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 ——李清晨(小儿心胸外科医生、科普作家、《手术两百年》联合编剧)。
患者能够把生命放心地托付给你,允许你切开他的胸腔和心脏,其实是一种莫大的信任。而心外科医生也常会为了给患者实施救治和手术,耽误甚至放弃自己个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这也是职业操守的体现——韦斯塔比教授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心脏外科是医学领域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身处其中的我们,一定会沿着本托尔、柯克林、罗斯、韦斯塔比等教授们开拓的道路,努力探索,力争在技术创新和有温度的治疗上不断进步,担得起患者的性命之托。——张海波(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
完全可信……本书传达了一种无可置疑的真实感。——《每日邮报》
这份回忆录读来津津有味,正是因为作者出乎意料地承认了自己的脆弱。——《泰晤士报》
◎ 作者简介
斯蒂芬·韦斯塔比(1948— ),心脏手术专家及人工心脏专家,生物工程博士,从医已逾半世纪,手术生涯约四十年。曾任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多年。现为Celixir公司医学总顾问、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基金会心外科主任医师、斯旺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参与过近12000台手术,其中多有惊险、开创性术式。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编撰专业书籍十余种,屡获国内外奖项,如英国医学会主席奖、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医学先锋奖、得州心脏研究所Ray C.Fish科学成就奖等。
◎ 译者简介
高天羽,笔名“红猪”,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出版译作数十种,如《遥远地球之歌》《世界为何存在》《恶的科学》《神经的逻辑》《脑子不会好好睡》《打开一颗心》等。
李清晨(审读),黑龙江人,小儿心胸外科医生,科普作家,著有《心外传奇》,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展开全部)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那克己而虔诚的父母就教导我千万不要冒险:绝对不要赌钱,绝对不要骗人或是偷窃,也绝对不要考试作弊,甚至不要翻墙进体育场去偷看斯肯索普联队的比赛一因为这也算一种偷窃。因此,儿时的我过着一种沉闷而内省的生活。但后来我终于明白,冒险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打赢战争靠的是冒险和大胆,所以谚云“两军相逢勇者胜”。发展经济需要在金融领域冒险。创新、投机乃至探索地球和外太空,都有赖于你赌上一些自己珍视的东西,以换取更大的回报。冒险是世界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但它需要一种特定的性格,其特征是勇气和胆量,而非沉默和审慎一要温斯顿·丘吉尔而非克莱门特·艾德礼,要鲍里斯·约翰逊而非杰里米,科宾。
——引自章节:第三章风险69
手术中的多数死亡全无独立个体的色彩可言。病人要么在手术台上盖着手术巾,要么被重症监护室(ICU)的阴冷器材模糊了面目。因此,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死亡都来自外伤。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会将一个毫无思想准备的人投入他自己的但丁式地狱。
——引自章节:序章5
姚崇新,1966年生,湖北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考古与佛教社会史、中外文化交流考古、敦煌吐鲁番学以及艺术史与艺...
Twentine,热爱文学,文笔犀利独特,擅长用平实的语言刻画出现实中平淡的生活,于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与众不同极富魅力而又引人入胜的不平凡。代表作《那个不为人知的...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法国革命论》则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is Knuths multivolume analysis of algorithms. Wi...
昭和30年代から40年代の少年誌・青年誌を総なめにした伝説の劇画作家、いま蘇る!昭和30年代から40年代、少年誌・青年誌を総なめ
平湖,本名王哲,新加坡教育部属下中学教师。毕业自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教育戏剧。客居南洋二十年,写作自娱。...
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
[美]布莱恩·K.威廉姆斯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硕士美国出版商J. P. Tarcher的总编辑撰写了27本书,涉及健康、亲密关系等领域[美]斯泰西·C.索耶美国...
陳明達(1914-1997)湖南祁陽人,1932年參加中國營造學社,始為繪圖員,後升為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先生,重點致力...
木苏里,畅销书作者,代表作《盛夏》《全球高考》《判官》等。
《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书》是为21世纪的经济学爱好者推荐的一份大规模的读书计划,是一本别开生面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世界
【编辑推荐】★20世纪中文小说经典,陈映真小说全集大陆首次出版。人的体温,人的骨头,人的勇气。走过台湾当代历史的后街,一个知识人书写他所身处的时代,最激荡的历史...
冀连梅,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执业药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药学硕士学位;先后考取中国执业西药师资格和美国外国药师同等资格。工作之余致力于...
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
《人类未来进化史》内容简介:人类增强运动以超人类主义为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表现形式,它有助于人类通过生物技术、神经科学和计
一本致力于给你更健康的生活指示的日历《健康日历2018》从不满足于只当一本日历。比起帮你记日期,我们更希望能在2018的每一天,都提醒你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从...
脾脏象源流论 本书特色 《脾脏象源流论》分5章,*章为脾脏象理论的发生背景,包括古代汉字与脾脏象理论发生,古代哲学背景,古代文化背景,古代自然、社会科学背景及医...
面向不确定性的水资源安全评价和预警理论及方法 内容简介 在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给水资源管理和水资...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内容简介 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国家卫生政策,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举措。其指导思路是:以充分发...
流行病与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文化流行病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人员描述人类健康、与不同的受众沟通并致力于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疾病防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