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乌波尔三部曲”之二,获奖无数的《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姊妹篇。
◎乌克兰世纪流离与动荡的民族寓言,人类文明悲剧全景切片。父亲出生于俄国,在乌克兰结婚,战后居于德国,随着冷战时期的到来,夹在两大阵营缝隙中的无数个他这样的平民成为大时代的牺牲品。
◎填补空白,聚焦不计其数的战后流离失所者,书写战后东欧日常生活。过去,他们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汗水,现在,他们依旧被肆意摆布,没有国籍,没有投票权,不被允许自行寻找落脚地……
◎充斥着沉默、暴力、反叛的畸形父女关系,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故事。双重沉默中长大的女儿,离群索居、三缄其口的父亲,他们只是千千万万个无人理解、籍籍无名的战争副产品、社会弃儿中的一个。
------------------------------------------------
★内容介绍
“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来自哪里。”
“父亲是一棵独木,离群索居,也是一个张开的拳头,随时可能会攥紧,落到女儿的身上。”
继《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大获成功之后,娜塔莎·沃丁开启了寻踪父亲的旅程,讲述了1956年母亲自尽之后的故事。
作者渴望过正常的生活,极力想摆脱自己的流离失所者出身、融入德国社会、逃离俄国血统,父亲却将她监禁起来,禁止她穿红鞋子,打她,想尽办法让她远离德国人的世界。无时无刻不让她恐惧的父亲,出生于沙俄时代,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他的一生对于女儿来说一直是个谜:父亲为何坚决不学德语,他自己只会说两个单词,“要”和“不要”?为什么对自己在俄国的前四十年生涯缄口不提?穿过所有沉默,在暗影中的某处,是一段颠沛流离、骇人听闻的历史。在试图寻找理解的钥匙过程中,娜塔莎借无家可归又无处可去的经历,书写了父亲的沉默,也书写了畸形父女关系的矛盾和挣扎。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融合了《她来自马里乌波尔》的魔幻心碎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女性成长的故事。
父亲对污垢、对噪声、对德语的拒绝,“我”对爱的渴望与爱而不得,成了这本书的基调。
“每个个体和家族都是国家政治的样本。”娜塔莎在不动声色的隐忍和克制中,一如既往地不动声色揭开边缘群体的伤疤,聚焦那个时代的侧面,那个时代罅隙下的个体。这一次,她自己也在里面。平静的湖水下,依旧有触目惊心的疾流暗涌。继为母亲树立了动人的文学纪念碑后,作者将笔触转向了自己的父亲。
------------------------------------------------
★媒体评论
关于过往发生的一切,娜塔莎·沃丁仅向我们展示了冰山一角。然而,她的描写直击人心,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故事。
——安德烈亚斯·基尔布(Andreas Kilb),《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笔下那充斥着沉默、暴力和反叛的战后童年……读之令人心碎。
——娜塔莎•弗伦德尔(Natascha Freundel),北德广播电视台文化频道
简明,锋利,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尤为称道的是作者冷静的纪实笔触。
——德国文化广播电台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作者
娜塔莎·沃丁,德语作家,德俄翻译家。苏联强制劳工之女。1945年生于德国战后流离失所者营地,母亲自杀后,被一所天主教女孩收容所收养。从语言学校毕业后,从事俄语翻译并暂住在莫斯科。1983年,她的第一部小说《玻璃之城》问世,后又相继出版了《我曾活过》《婚姻》以及《黑夜中的兄弟姐妹》《暗影中的人》《娜斯佳的眼泪》。曾获黑塞奖、格林兄弟奖以及沙米索奖。
因《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一书,娜塔莎·沃丁被授予莱比锡图书奖、德布林奖、奥古斯特·格拉夫·冯·普拉滕奖。目前生活在柏林和梅克伦堡。
译者
赵飘,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从事中德媒体交流和对外传播工作。
我望过去。就是那种我在外面长椅上见过的老太太,这样的身影在莫斯科随处可见。她们的形象千篇一律,清一色的矮小干瘪,或者只是看上去老态。她们身穿灰色工作服,冬天也会套在大衣外面,戴着头巾,夏天也不摘,就像和头发长在了一起。城市中到处都可以看见她们清扫街道的身影,她们手持短柄扫帚,扫过莫斯科的人行道、大马路、大大小小的广场、火车站、桥梁和地下通道,清扫着整个苏联首都。或者,她们蜷缩在肮脏的建筑角落,当着电梯操作员、公厕清洁工、门卫或者看守员,冬天裹着厚厚的羊毛披肩,脚穿毡靴,有时还会靠着仅剩最后一根加热丝的取暖器取暖。她们在街上把蘑菇或森林浆果摊在脚边的手帕上售卖,或是站在各个墓地和火车站前,向路人兜售细细的铃兰或紫菀花束。她们是俄罗斯最后一群女性祈祷者,跪在最后一批还在“运行”的教堂中,或者双膝跪地,或者在胸前画着十字,从一个圣像走到另一个圣像。每当看到她们,我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丈夫和儿子们,在营地中被枪杀和虐待致死的姐妹和女儿们,一座座村庄和茅舍,伏尔加河,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以及十月革命,那场席卷数百年、摧毁一切的末日风暴。我还看见瘟疫和饥荒,那栋被父亲卖掉换得一袋面粉的房子,还有俄国街头流浪儿童,为了避免冻死,他们晚上会睡在沥青锅炉里。在莫斯科,没有什么比这些老妇人的面孔更能让我了解俄国了,她们的脸庞如同朽木的树皮,埋藏了一切。
——引自章节:None
对于这一切,我一无所知。我从不敢触碰他的沉默,这沉默无疑来自那个时代。当时在苏联,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可能就会掉脑袋,渐渐地,沉默在俄国变得愈加平常,融入了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中。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自己是在双重沉默中长大的:来自俄国父母和德国环境的双重沉默。我的父母跟德国人对不同的事情保持着沉默,所以生活中存在两种我不得而知的真相,我只能感觉到那些没说出口或不可言说的话,时时处处,好似穿不透的浓雾,又像空气中的氮气,被我不断吸入体内。
——引自第73页
康良石肝病指归 本书特色康俊杰、吴剑华、陈进春主编的《康良石肝病指归》分为疫郁理论和相关专题两篇,上篇为作者对康氏肝病“疫郁理论”的系统阐释,从理论、心得、辨证...
《爱比克泰德论说集》最老版本是CodeLz.Bodleianus Graecorum Miscellarigorum 251(S),于11、12世纪之交编辑而成...
[美]吉姆·保罗,摩根士丹利首位负责国际能源部的副总裁,曾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与执委会委员,纵横期货交易业界25年,先后从事散户经纪、场内交易员、研究部主管等...
Counterintuitiveinsightsaboutbuildingsuccessfulrelationships-basedonresearchinto...
Proposingsocialconstructivismasanovelphilosophyofmathematics,thisbookisinspiredb...
伊北,祖籍安徽,当代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著有长篇小说《六姊妹》《小敏家》《熟年》等。
职场类节目收视冠军《非你莫属》同名书籍,100小时深度访谈10位最具人气BOSS,探秘10大最热门时髦行业。与河马哥刘惠璞话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听传媒女侠宋美遐聊...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
《响聊聊:创业》由李响主编,潘石屹、黄健翔、李静、颜晓华、孟非、夏骄阳、刘洁、秋微、胡海泉、岳屾山、慕容、李鹤、郑金艳、陈默、李晨、马中才、孙绍瑞、魏晨、马睿、...
斯凯恩著的《哈佛极简经济学(如何理性思考感性选择)》以轻松的笔调和有趣的故事,讲述经济学的知识,并穿插以丰富的知识链接,
《亲爱的L》故事全篇以更适合手机阅读的条漫方式呈现,这部着眼现实题材的漫画一经发表便在社交网络引起了巨大轰动。剧情讲述的是事业有成的中年女医生和16岁叛逆少女之...
“エロス"──理屈や理性では計れない、人間のみに宿る“性"の源泉……大学教授の妻でありながら夫には抱かれない女、珠子。男に
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了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外科疾病的辨证、针灸治疗外科疾病的辨证特点和外科疾病的针灸治法。下篇列出针灸治...
Now in paperback, this is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 of Americas bestselling poet...
作品目录Part 1 西湖全攻略 1.西湖 2.断桥 3.苏堤 4.岳王庙 5.白堤 6.杨公堤 7.孤山 8.西泠印社 9.中山公园 10.西泠书画院 11....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
Althoughhewasanofficerinfulluniformhewasayouthinyears,andhehadthespiritsofyouth....
抑郁症正日渐渗透我们的生活,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痛苦。它绝不是单纯的悲观或抑郁情绪,而是有着复杂临床诊断标准的精神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性...
当木当泽,神思乱想无数,最爱天马行空。08年左右开始在网络发文,主要作品《往生店》《驭灵主》《花弦月》《宫》。《驭灵主·不死灵咒》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作品《花弦...
航空风险与安全管理方法与应用 本书特色 对于航空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很少有文献对其专门进行阐述。本书旨在展示一个多层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论背景及实施步骤,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