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作者在心外科暨胸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即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开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擅自”为病人安装人工的“电池”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顶尖外科技术也令读者叹为观止。
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了人世百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物文化,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令读者收获很多感触和启发,是一部兼具叙事魅力、医学知识和奇迹的佳作。
【编辑推荐】
【巡回全球的惊险手术故事】
入行五十余年的杰出心外科医生,从英国到南非,再到沙特和澳洲,切开心脏,撩起肺部,剖开气管,植入电器……只为救活一个个生命!神乎其技,超乎想象。人类的心脏竟可以这样!
【饱含性格的纪实文学】
是作者一生的传记,也是医生和患者的人生百态,更是世界各地风土景色的万花筒。作者果敢骄傲乐观热情的性格,病患或从容或苦楚的人生经历、焦灼而又顽强的精神,全都跃然纸上。
【反思医疗,反思人生】
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不断反思。
【推荐语】
医生职业是利他主义的。韦斯塔比,这位与我同时代学医的医生,面对着难以想象的风险与挑战,在努力把一个个现代医学几乎无能为力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除了失败,还有法律和伦理设置的禁区。我十分感慨的是,韦斯塔比讲到,在当今英国(不仅是我感受到的中国)的医疗环境下,已很难甚至不可能培养出这种优秀医生了。这正是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改革需要深思的问题。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
对作为同样进行人工心脏辅助和心脏移植临床和研究的我来说,韦斯塔比医生提及的相关技术皆已非常熟悉,但很可惜在目前中国仍然没有引进更先进、更长时间使用的人工心脏设备,可以想象面对众多晚期心衰患者,心脏外科医生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当然安贞医院是国内最早和最多应用相关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作为其心外科团队成员,就像韦斯塔比书中描述的那样,我已经在临床中目睹和完成了一些既往难以实现的奇迹,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在众多专家呼吁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先进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国际公司已经有计划在中国开展这类昂贵的救命设备的临床使用,预计几年后中国的心衰患者就有条件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从而能够像书中那样,从濒临死亡中恢复日常的生活。
——张海波,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可不是平凡学科,它是人工循环、呼吸及麻醉、输血等技术高度发达之后的二阶分科。“打开心脏”是心脏外科大夫的入门手艺,标准动作,也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操作。
牛津心外科医生韦斯塔比的职业生活中就充满了惊险奇遇: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人工肺技术……虽说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但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大得多,患者在苦难的过山车上跌宕的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作者是一位厚颜无耻、铁石心肠的执刀者,也是一位悲天悯人、热血澎湃的救赎者;本书则既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系列人间悲剧,也是一部让人忍俊不禁的外科医生养成史。学院派医学的严肃与典型的英式幽默交相辉映,总是让我猝不及防间时而泪眼婆娑时而又捧腹不止。我刚刚读过一遍,已经忍不住要读第二遍了。
——李清晨,儿童心胸外科医生,科普作家
作者简介
斯蒂芬·韦斯塔比(1948— ),心脏手术专家及人工心脏专家,生物工程博士,从医已逾半世纪,手术生涯约四十年。曾任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多年。现为Celixir公司心脏医学总顾问、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基金会心外科主任医师、斯旺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参与过近12000台手术,其中多有惊险、开创性术式。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编撰专业书籍十余种,屡获国内外奖项,如英国医学会主席奖、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医学先锋奖、得州心脏研究所Ray C.Fish科学成就奖等。
译者简介
高天羽,笔名“红猪”,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出版译作数十种,如《遥远地球之歌》《世界为何存在》《恶的科学》《神经的逻辑》《脑子不会好好睡》《刀锋人生》等。
1.对于我,心脏外科是兴趣多于工作,喜悦多于辛苦,这是我拿手的活。2.人类心脏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运动:它的节奏和效率。关于心脏运动的事实是惊人的:它每分钟博动超过60次,泵出5升血液。换算下来,也就是每小时搏动360次、每天86400次。每年它都要动超过3100次、80年里会博动25亿次。每一天,心脏的左右两都要往身体和肺部输送超过600升血液。3.我们大多数人还知道,一些别的化学物质也能随呼吸出体外,特别是酒精,当它在血液中的含量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我们就会呼出酒气。4.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生命之血”和氧气。缺了这两样身体组织就会以不同的速度死去,先是脑,最后是骨头。组织死亡的速度取决于每个细胞需要的氧气量。当心跳停止,脑和神经系统不到5分钟就会损坏,接着就是死亡。
——引自章节:前言1
只有一种罕见病会这样折磨一个婴儿,只有它会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就引发几次心肌梗死,那就是ALCAPA。此时我人在澳洲,刚刚登上回程的飞机,就开始描画柯丝蒂的主动脉、肺动脉和她反常的左冠状动脉的结构。我知道现有的ALCAPA手术技术有局限,失败率也很高,于是我趁飞行的时间思考别的手术方案。等到飞机巡航到爪哇上空时,我已经设计好了新的方案。我是最后一个上飞机的,到伦敦时又成了第一个下来的。就在我等待飞机连接空桥、打开舱门的时候,客舱服务总监给我递上一瓶香槟,祝我好运。她轻声说:“我姐姐的孩子就是您动的手术。”世界真小。我谢了她。只要我能做到,我都尽量不让自己感染焦虑。我很少需要开口吩咐什么。这项复杂而高度协同的工作十分仰仗一支稳定而连贯的团队,这里的成员大多和我共事多年,我完全信任他们。一片片刚刚坏死的肌肉与一片片白色纤维状的瘢痕错落交织,这都是在生命最初六个月,柯丝蒂多次痛苦的小型心肌梗死留下的痕迹。胜间田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我没有让他的焦虑感染我。我们的任务是纠正柯丝蒂的血液供给,希望能改善她的心脏。她既然已经活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义务让她继续活下去。看着眼前暴露的心脏,我开始怀疑坐了一天飞机后立刻尝试这样台复杂手术是不是明智之举。然而要是拒绝或推迟手术,又有什么好处呢?对柯丝蒂来说,没有其他选择。在婴儿身上开展紧急心脏移植术几乎是不可能的,恢复心脏供血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死神已经盘踞在摄像机上,这我们都知道,可我明白我们无法回头。我膀胱胀得慌,于是去了趟厕所。回来时尿意消失,大脑已经不受干扰,现在我真该好好想想了。我能做些什么来挽回局面吗?我实在无计可施。
——引自章节:第八章再生的心125
张楠,1979年生于辽宁渖阳,1999年末赴德留学。现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大学信息工程系。2000年开始在各网站和中国国内一些期刊发表散文,其网名Flyingtim...
谢英彪50年医验集 本书特色 《谢英彪50年医验集》是谢英彪教授总结自己50 年临床和学术经验与创新的精粹,分 为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历史与哲学、临床经验拾粹、 ...
哈爸,原名余春林,80后,曾供职于新教育研究中心、《校长》传媒机构、课堂内外《家教》杂志等。2013年10月全职做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经典绘本”每天分享让人...
作品目录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五方佛殿观音殿法堂·藏经阁瑜伽焰口寺前无门关二 梦里桃源知何在寻找法源寺寺之
本书收集了邓正来教授从1992年至2001年就“国家和市民社会”论题发表的一些论文。本书的主旨是在“国家和市民社会”这个论域中,透过对既有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解...
杨国桢,1940年生,福建龙岩人。196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85年晋升教授,198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87-2006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2...
Thefirstchapterprovidesasuccinctbiographyofthisextraodinaryman,describinghowEric...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著名作家、记者和外交官,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67年“由于出色的文学成就”、“...
《笑忘录》1979年在法国出版,获法国文学奖项“梅第奇大奖”。这是一部关于笑与忘、关于布拉格、关于布拉格、也关于天使们的小说。作品以1968年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
装饰装修施工图设计正误案例对比 本书特色 《装饰装修施工图设计正误案例对比》共分为八章,包括装饰装修施工图基本知识,装饰装修施工图,装饰装修墙面施工图,装饰装修...
【作者简介】尼克拉斯·布伦伯格,哥本哈根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生,是该领域有前途的研究人才之一,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国际人才计划的特邀青年科学家,被...
髋关节外科学 本书特色 髋关节解剖、生理、生物力学……CT、骨显像、磁共振、关节镜……明确疾病诊断手术进路、融合术、截骨术、置换术……阐述疾病治疗关键技术。髋关...
潘吉星,我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就获得了李约瑟博士的赞誉。目前,潘吉星先生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古...
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所要阐释的是,一个古代城邦政治体系的社会根基和内部运转。作者将年鉴学派社会史的核心原则(重要的是理解普通人的“心态”),与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洞...
渡航我的名字叫作渡航!1987年生,A型水瓶座,是個隨處可見的普通上班族!然而,某天卻突然變成了輕小說作家,與截稿日和現實展開戰鬥!?今後的我到底會變得如何呢~...
内经临床运用 内容简介 《内经》承载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全部内涵,它不但是中医理论肇始之作,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养生防病经验的结晶。它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很多,理论层次很...
亦舒,言情文学作家。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
急诊手册-(原书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急症处理的实用指导手册,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利用一些期刊中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实践的数据,简要地提供了一些信息和完整的方法...
作品目录自序总论第一章 中国墓室壁画的重生信仰 3第一节 重生信仰的特征描述 4第二节 重生信仰的形成讨论 8第三节 重生信仰的儒
【内容简介】一对老夫妇惨遭杀害。一切证据都指向树原亮,他却因车祸,恰好丧失了案发前后数小时的记忆……死刑执行官南乡携手刚假释出狱的纯一调查,希望替这位丧失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