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座上的幽灵

王座上的幽灵

作者:[美]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2-4-26

评分:9.2

ISBN:9787520191999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原名小詹姆斯·H.奥特维(James H. Ottaway Jr.),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古典文学教授,也是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多萝西与刘易斯·B.卡尔曼学者与作家中心协会的成员。他出版了众多关于古代世界 的著作,包括《哲人与权臣》《古代思想中的地球边缘》《希罗多德》等专著,以及《丰碑阿里安:亚历山大诸战役》。

【译者简介】

葛晓虎,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硕士,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翻译出版了《坎尼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最黑暗的时刻》,《哲人与权臣:尼禄宫廷里的塞内加》。酷爱读书,醉心于古典世界与战争史。

作品目录

前言 / 001
关于发音的注解 / 001
致谢 / 001
序幕墓穴启封 / 001
第一章护卫与伙友 / 005
第二章佩尔狄卡斯的试炼 / 036
第三章雅典人的背水一战(一) / 066
第四章抵抗、反叛与再征服 / 103
第五章雅典人的背水一战(二) / 133
第六章尼罗河上的惨剧 / 166
第七章欧迈尼斯的命运 / 204
第八章故土重燃 / 240
第九章生死相搏 / 277
第十章尘封墓穴 / 313
尾声 / 338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原名小詹姆斯·H.奥特维(James H. Ottaway Jr.),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古典文学教授,也是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多萝西与刘易斯·B.卡尔曼学者与作家中心协会的成员。他出版了众多关于古代世界 的著作,包括《哲人与权臣》《古代思想中的地球边缘》《希罗多德》等专著,以及《丰碑阿里安:亚历山大诸战役》。

【译者简介】

葛晓虎,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硕士,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翻译出版了《坎尼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最黑暗的时刻》,《哲人与权臣:尼禄宫廷里的塞内加》。酷爱读书,醉心于古典世界与战争史。

精彩摘录

安提贞尼斯与透塔摩斯都怀着敬意问候了欧迈尼斯,但是双方之间的紧张态势很快就出现了。这两位指挥官都不愿意到欧迈尼斯的营帐中寻求指示,并且认为这是一种臣服之举。欧迈尼斯也不愿意前往他们俩的营帐。先入为主的成见再次让同盟领袖之间的关系濒于破裂。欧迈尼斯试图再次利用希腊人身份的有利之处,正如他曾在巴比伦时所做的那样,表示因为自己不可能登上王位,所以他的行为动机肯定是无可指摘的。他通过拒绝波利伯孔从王家府库中调拨给他的500塔兰特,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我不需要这样的礼物,因为我对统治权绝无半分染指之心。”他对那些现在在他手下效力——他希望如——的人如是说道。最后,为了缓解张——欧迈尼斯担心这会让高级军官分裂——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项创举,这也是他众多创举与诡计中最为精明的一项。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的第二天,佩尔狄卡斯就在国王的空王座前召开了一场会议,当时欧迈尼斯也在现场。同时,他还曾听到托勒密提议诸位统帅组成一个管理委员会,并在王座前召开会议。他们两人都意识到,凭借亚历山大大帝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们可以将一群桀骜不驯、冥顽不灵的对手团结在一起。如果那股力量可以通过空荡荡的王座来释放的话,那么针锋相对之人组成的联盟就得以维系。欧迈尼斯受到了两位伟大榜样的启发,向自己的军官们讲述了一个两度浮现于其脑海的生动之梦。25在梦境中,亚历山大大帝复活了,就坐在他的王家营帐中,挥舞着自己的权杖,管理着自己的帝国。国王命令自己的将军们只能在那座营帐中会晤,那座营帐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帐”。随后欧迈尼斯解释了自己所做的梦。“我认为,我们应当用王室府库中的财宝打造一个黄金的宝座,”他对安提贞尼斯与透塔摩斯说道,“并且在宝座上放上冕带、权杖与王冠。每逢黎明之时,诸将都要向其焚香礼敬,并在王座前召开一次会议,以国王的名义奉命行事,就仿佛亚历山大大帝未曾故去、依然掌控...

——引自章节:第八章故土重燃/240


对于性格的判断无疑是充满主观色彩的。一个人仅需阅读那些当日参与权力角逐者的现代传记——仅用英文写的就有关于利西马科斯(Lysimachus)、托勒密(Ptolemy)、欧迈尼斯(Eumenes)、福基翁(Phocion)、奥林匹娅斯(Olympias)、塞琉古(Seleucus)以及安提柯(Antigonus)的——便可以看到有多少事关意图与动机的问题是未有定论的。这是一种罗生门(Rashomon)式的体验,即通过多重视角来观察同一组历史事件。不同的观点会随着历史焦点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也会随着作者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有的诠释者更倾向于以最大之恶意揣测笔下人物之行动,而有的人则愿以善意度人。

——引自章节:前言/001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