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女性

儒学与女性

作者:[美]罗莎莉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5-1

评分:8.3

ISBN:978721415004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罗莎莉(Li-Hsiang Lisa Rosenlee),中国女性研究学家,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亚洲哲学》等杂志发表《内外、礼仪与两性差别》《关怀的伦理:个人、政治、全球》《当代中国的女性特质与女权主义》等论文。

作品目录

目录
鸣谢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儒学、中国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孔子之前的儒者:“儒”和它的模糊起源
“儒”、国家和中国性
典型的“儒”:儒家道德伦理中的“仁”
第三章
阴阳、性别特质及其互补性
阴阳和男女对立二元
阴阳与关联宇宙论
阴阳互补与性别层级
第四章
内外、两性之别与恰如其分的礼仪
内外、礼仪化与文明
内外、功能区分与层级性别体系
第五章
妇德女教类文本与女性所独有的“内”领域
《列女传》、《闺范》和女性传记的传统
妇德女教类文本之《女四书》
对于女性文化的质疑与“妇言”之德
第六章
儒学与中国的性别歧视主义
性别压迫和儒家道德伦理
案例研究:守寡和缠足
第七章
儒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道德的酝酿
性别问题和女权主义政治
儒家女权主义的概述:一种混合特质
反思与总结
· · · · · ·

作者简介

罗莎莉(Li-Hsiang Lisa Rosenlee),中国女性研究学家,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亚洲哲学》等杂志发表《内外、礼仪与两性差别》《关怀的伦理:个人、政治、全球》《当代中国的女性特质与女权主义》等论文。

精彩摘录

中国妇女仍较盎格鲁•撒克逊人更为男子的奴隶,但由于儒家孝顺父母的原则缓和了这种奴隶性质。政府即使明知真正的理由在逃避一些公务上的困难,也不敢拒绝身为独自的官员,以照顾年迈寡居的母亲为由告假......中国人极少将熟识的朋友介绍给自己的妻子,而介绍给母亲却是常见。被介绍的人要向这位妇人叩头,也就说跪在她的面前,并重复地以钱额碰地。做儿子的并不阻止,只是以下跪和叩头向他的朋友答礼。就这样,在中国常可见到两个居高位、有着灰白胡子的男人,为尊敬一个和自己同一阶级的女子而叩头。一个做母亲的在县官面前控告自己的儿子时,不必细究其子何以冒犯长上,就会受到黑奴在美国鞭笞室中相似的责罚。读者或会得到这样的结论:认为在中国这种社会和法律上的母权,会普遍地提高妇女的地位;事实上也是如此,虽然她们在自身婚姻上,都只是被动的工具而已。

——引自第80页


儒家以德行为基础的人格标准表面上看来对男女性同样适用。但在历史和社会实际中,鉴于某种结构限制,女性的确无法拥有、也不存在完整的人格。这种结构限制来源于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内外理念。在中国,性别往往与社会角色而不是男性或女性气质相关联。

——引自章节:第二章儒学、中国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