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昝涛老师新作
●聚焦全球化下的当代中东
●以伊朗、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5个大国为主干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和埃及大使吴思科作序
●从跨国史、现代化、全球化、文明史、地缘政治、能源政治等多重视角观察中东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开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开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击?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既有普及文化功能,又有学术贡献的好书。16世纪欧洲人由海路来中国通商与传教之后,一些士大夫开始对欧洲文明感兴趣。今天,任何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欧洲的历史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中枢的中东和拥有17亿人口的伊斯兰世界,却可能懵然无知。针对国人这种由“西力东渐”而形成的知识结构,昝涛教授精准地勾绘了“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变迁”。
——张信刚,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昝涛老师是中国著名的中东问题专家,尤其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非常熟悉,如数家珍。这本新作是昝涛老师对“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十年中东历史变迁的纵横爬梳与思考,视野也超越了他传统聚焦的奥斯曼—土耳其,进而视野更加开阔,观察更加前沿,也更有大时代和大历史的脉动,突出了对中东各民族的再认识,以及彼此互动关系的学理思考,分析十分透彻,鞭辟入里。
——马晓霖,国际问题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巴尔干是火药桶,中东至少是它的平方。因其事务复杂,捋清脉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它偏偏事多,且频发。如此,读者需要一本读物,把乱麻捋成线团。昝涛教授是土耳其问题专家,这部分写的顺手好读。其它部分,写埃及、沙特、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有予读者“线团”之功,读者可顺着昝涛教授的思考、评论路径,找到各自的需要。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昝涛老师的《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立足区域国别研究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心得,聚焦全球格局下的中东,追溯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探究现实局势与社会根源,为青年学子通过通识教育开拓视野打开了一扇大门。
——吴冰冰,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一次历史学家对中东地区社会、宗教和政治问题的全景式深度导览,带领读者去“理解”中东,去感受中东地区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的深层脉动。无论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还是作为一部成功的通识教育作品,本书都堪称典范之作。
——王献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所长
在昝涛展示的中东伊斯兰文明的恢宏多彩的历史画卷中,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东方与西方的交织碰撞动人心魄,引人深思。在血与火的悲歌中,在曲折的国家建构与复杂的记忆塑造中,这些古老的民族为寻求新生而上下求索,为我们这个同样历经沧桑并遭遇现代挑战的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考与深刻的启发。
——崇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
中东能成为人类文明源头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里联通各方的地理位置,带来了最丰富的文化交流与冲击。同样也是这个地理位置,在现代则带来各种历史与现实、理想与利益的纠缠,成为国际秩序中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中东的各种牵扯要素过多,经常让人眼花缭乱,难以理出线索;而中东因其重要性,又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昝涛的这本书,在诸多要素中,条分缕析地理出关键线索,值得认真阅读。
——施展,学者、《枢纽》作者
昝涛,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专攻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研究,精通英语、土耳其语,具备日文、奥斯曼文与乌兹别克文等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曾多次赴土耳其、中亚、伊朗、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调研、访学和交流,已发表中外文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等。
昝涛老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奥斯曼-土耳其史”“亚非拉近现代史练习”“民族主义研究专题”等课程,多次获得科研与教学奖励及荣誉。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昝涛老师还积极参与公共史学,通过“喜马拉雅”“看理想”等平台向公众普及土耳其历史、中东文明和全球史的相关知识。
根据欧洲保守主义的界定,欧洲有三大传统——罗马帝国、基督教文明、启蒙现代性,欧亚大陆不具有这些传统的部分便成了亚洲。在欧洲列强向东方探索和征服的过程中,它们按照离自己的远近,分别把东方不同的地区称为“远东”“中东”“近东”,这三个概念后来就通用于国际社会了。
——引自章节:引言何为“中东”?
阿拔斯帝国虽然是阿拉伯帝国,但促成这一帝国的其实是波斯因素,阿拔斯帝国具有很强的波斯属性。波斯的复兴后来接续上什叶派的萨非王朝,使其与阿拉伯人最终分道扬镳。而从内陆亚洲来的游牧的突厥人,虽然在小亚细亚-巴尔干-阿拉伯地区先后建立了塞尔柱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但最终退缩为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成为与阿拉伯、波斯分立的中东伊斯兰民族。这些因素都是今日中东格局形成的历史性因素。
——引自章节:附言分裂的中东
林语堂(1895-1976)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
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诺言。她寻找幸福,然后发现,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媒体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
中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国平凡社合作出版的大型彩色系列图书。A4版精装,由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夏鼐、宿白、金维诺和长广敏雄、冈崎敬、东山健吾等组成编辑委员会,各有关文物...
日本汉方医学皮肤病治疗辑要 本书特色 《日本汉方医学皮肤病治疗辑要》编译者将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名家龙野一雄著《汉方处方集》,和后世派名家矢数道明著《汉方处方解说...
慢性病穴位埋藏疗法 节选 章 概述 一、经络与腧穴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病理进程是机体气血阴阳失去平衡的表现。穴位埋藏疗法就是运用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理疗学...
那时迷离,原名吕丽,“天涯情感热帖教主”。曾出版过《婚礼之前,与你告别》、《后来,你都如何回忆我》,其中《婚礼之前,与你告别》根据亲身经历改编,引发百万网友追捧...
【编辑推荐】这本《活法》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修炼灵魂,保护美德,瞬间激发自身潜在的伟大力量,从未做过赔钱的生意,稻盛和...
一夫,一个靠卖玫瑰花茶养孩子老婆和他自己的网红
薇薇安·迈尔 (1926-2009),20世纪最神秘也最有意思的摄影师之一。目前,人们对薇薇安·迈尔仍所知甚少。据了解到的,1926年出生于纽约的她,生前是一位...
当下,技术与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不可分割,特别是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出现,带给整个人类社会一场彻底的变革。的确,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程序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无比便利...
宪法学2005版(法律专业 基础科段)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
传统上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思想问题,现在都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本书作者万维钢具有学者深邃的洞察力和科普作家的叙事才能,长期关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
李渔(1611-1679),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他所创作的笔记体散文集《闲情偶寄》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被誉为古代生...
《1Q84 BOOK 2(7月-9月)》是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代表作《1Q84》系列的第二部。在1Q84年,青豆在雷雨之夜动手处决了神秘团体的关键人物。而天吾被卷入...
罗念生(1904.7.12—1990.4.10)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古希腊文学学者、翻译家,从事古希腊文学与文字翻译长达六十载,翻译出版的译文和专著达五十余种,四...
人们很少花精力去提升并维持情绪健康和重要的人际关系。许多人在关系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还不如花在做头发上的多,却抱怨自己缺乏亲密关系,对个人生活也不甚满意,十分可悲。...
《危险的愉悦》内容简介:20世纪的上海,人们对娼妓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愉悦、危险、寡廉鲜耻、痛苦的经济选择、关系到国家的衰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
《中国米食》是在《中国米食》(繁体字版)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之新变化,保留精华,尽力完善而成的。全书的设计分为“米粒篇”和“粿粉篇”两部分,米粒篇以朴素的饭团、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