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香港

緣起香港

作者:黃心村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2-7

评分:9.2

ISBN:978988237275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一九三九年,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入讀香港大學,兩年半後親歷了香港之戰和淪陷。帶着香港經驗「切身的、劇烈的影響」,她回到上海開始寫作,以一系列「香港傳奇」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女作家。《緣起香港》聚焦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以檔案資料為佐證,還原模糊的歷史影像,釐清一段戰亂時期的人文經驗。張愛玲貫穿一生的世界主義視景源自大學時代的基礎人文教育。港島山上或澄澈或濃烈的視覺印象,砲火下密集的閱讀經驗,多語言和多文化參照系的匯流,殖民現代性的紛繁呈現,以及戰後從香港重新出發的漫長的漂流生涯,都刻在她寫作生命的基因裏。張愛玲的香港經驗直指內心深處的清冽和柔軟,更有一種尖銳和酷烈,構成她文字中最震撼的靈魂。

-----------------------

還張愛玲昔日本色,給老香港一個公道:這部《緣起香港》從老香港擁有過張愛玲推究張愛玲放不下老香港。在文學的襟懷裏,上海時髦女作家張愛玲始終眷戀香港大學那個戴厚眼鏡的女學生張愛玲。老香港是張愛玲寫作的資料寶庫,幾乎連老港大幾位老師的謦欬和學養都引申成她的歷史感,也造就了她的世界觀。黃心村教授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塵封的故事,展示新穎的結構,敍述澄靜,文筆光麗,處處細細綉織出張愛玲生命中綿亙的私語和深邃的惘然。

——董橋,作家

一本期待已久的力作,一個作家的誕生、再生和衍生,世界主義人文視景中的張愛玲,躍然呈現。

——黃子平,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中山大學(珠海)講座教授

香港成就了張愛玲傳奇。黃心村教授鉤沉史料,精讀文本,以有情之筆重現一座城市與一位作家的半生因緣。從《燼餘錄》到《小團圓》,從港大校園到宋家客廳,香港的人與事千迴百轉,註記張愛玲前世今生。兩相對照,既酷烈又温柔,既世故又蒼涼。本書為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突破。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緣起香港》緣起於我和黃心村在太平山的行走,走了兩年,兩年的話題都是張愛玲。我狂讀張愛玲,她狂寫張愛玲。她嘔心瀝血地寫,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文章很長,我卻邊看邊擔心,生怕很快會看定。向所有喜愛張愛玲的讀者推薦這本書!

——林青霞,著名電影演員、作家

作品目录

小序——黃心村筆下的張愛玲(李歐梵)
一 溯源:張愛玲的香港大學
二 尋找佛朗士:張愛玲的歷史課
三 我師落華生:張愛玲的中文課
四 與斯黛拉·本森同遊:張愛玲的英文課
五 東洋摩登:張愛玲與日本
六 隔世看紅樓:文字家園與離散敍述
七 改編張愛玲:銀幕上的香港傳奇
八 滙流:世界的張愛玲
後記
英文書目
中文書目
· · · · · ·

作者简介

黃心村,香港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語言文學系博士,曾長期執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及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涵蓋二十世紀華語文學和視聽文化研究。其代表著作為 Women, War, 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 (《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

精彩摘录

这里“黄昏的洋台”代表的是张爱玲对阈限liminality即过渡性空间/时间的浓厚的兴趣,比如黄昏、洋台、介于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虚幻领域、介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短暂时刻等等。从她“黄昏的洋台”上,张爱玲的叙事拒绝任何深层的结构或宏达的意义,历史不再被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直线过程;正相反,它被打破为无数的碎片,人们可以将它们重新组织起来并赋予全新的意义。在这重组的时空中,现世与隔世交叉重叠,而主体通常都被一种深切的不确定感所浸透,这是张爱玲描绘的历史观。

——引自章节:六隔世看紅樓:文字家園與離散敍述


六七十年代的张爱玲,远了她情有独钟的“黄昏的洋台”,远了残酷的大上海,远了战争,远了革命,接受的是一种永远的离散生涯。但她独创的美学范畴和写作策略不变,可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张爱玲提供的恰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黄昏的洋台”或是“风中的台阶”。从空间上远离了苏青走后的洋台和《太太万岁》的洋台,也告别了吹着悲风的赫贞江(HudsonRiver),所幸还有《红楼梦》,为她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阈限,处身其中,继续在现世与隔世的纠缠中谱写她的理论叙述。

——引自章节:六隔世看紅樓:文字家園與離散敍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