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作者:雅克·勒高夫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7

评分:8.2

ISBN:978710020285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在他身上既能看见诗意,也能看见真相。”

年鉴学派巨擘雅克·勒高夫“反传记”力作

简体中文首译

知名学者彭小瑜、周莽、李文丹推荐

“我们对于新时代有着种种疑问,我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在本书中听到方济各和他的兄弟们的言语和行动所产生的回响。”——雅克·勒高夫

-------- ---------------------------------------------

方济各(Francesco d’Assisi,1181/1182—1226)是从12世纪转向到13世纪的历史时期中的关键人物。他推动了当时的宗教、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中世纪的诞生。方济各将朴素与威望、谦卑与积极、平凡的身体与非凡的影响力结合起来,满足了同时代大部分人的期望。他在城市中活动,给城市带来了和平,而非内部的纷争。他坚持“以贫为乐”,主张利用金融和市场进行慈善事业。他还呼吁平等,给妇女和儿童以应有的地位。方济各比任何人都更能激发历史学家的研究欲望,也使他在过去和现在都被视为典范人物。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关于方济各的一部力作。虽然书名只涉及方济各,这本书讨论的却不仅仅是方济各,而是从12世纪到13世纪的整个中世纪的状况的缩影。此书并非传统的充满奇闻逸事的人物传记,勒高夫力图在研究方法和理解视角上进行创新——把方济各视为整体史的研究对象。

这本书可以算是历史学专著,也可以算是大众读物,它介于两者之间。勒高夫的引导式写法有助于读者在读罢此书之后真正地收获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知识,也如勒高夫所言,贫困是人类社会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方济各的精神和言行或许对我们仍有启发。

----------------------------------------------------

专家推荐: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金钱的用处还不如尘土。”这是方济各关于钱财的著名格言。但是他本人以及方济各会并不排斥市场经济。他只是以他自己的以及同道的少数精英分子的清贫生活来批评物欲横流的贪婪社会。方济各以及方济各会的修士们强调了货币和市场正面的社会作用,注重利用金融和市场来做慈善事业。

正如勒高夫所强调的,这既是中世纪传统,也是工业革命以后的现代西方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在勒高夫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不平等皆出自对钱财和权力的贪婪,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尤其如此,所以今天的世界需要特别珍惜方济各的思想和事迹所提供的榜样和价值观。

周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与《圣路易》是挑战之作,既然大家都说年鉴派的长时段远离了事件性,也就不擅长为个人立传,勒高夫偏要试一试,证明本无局限。《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是挺奇特的书,是几篇论文和素材合成的,貌似硬伤,但其实有深意,其意旨在于贫,而不在于富。Paupertas cum laetitia,以贫为乐,是方济各会的口号,传记材料并非越多越好。方济各是熟题材,有众多的书面与口头的传说,圣徒本身就是世俗信仰的对象,但是他身上的历史又在哪里?要考虑推陈出新,而且去除那些激动人心的传说,尽量还原方济各本人,这更加是挑战。方济各出身市民阶级,他的作为也是在俗世里,努力解决新市民社会金钱与贫穷、空间与时间、美乐与仁爱问题,注重从感性来解决建立信众共同体的问题。多杂未必真切。如书尾所言,贫困始终是人类要面对的问题,谦卑守贫的托钵僧运动或许仍对我们有启发。

李文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以任何标准,方济各都是中世纪欧洲十分重要、迷人的历史人物。他以穷人和小兄弟自称,放弃一切财产。他向苏丹传教,也向鸟群布道。他被誉为文艺复兴与现代精神的开创者。

年鉴学派巨擘雅克·勒高夫举重若轻,高屋建瓴,从历史背景、个人生平、阶层话语、文化模式四方面,勾画出圣方济各的血肉、心灵与影响。本书为论文集结,不求大求全,却是作者三十余年的学术思考与人生体悟。它体现了勒高夫通过传记研究“整体史”的方法,展示了托钵修会史如何被纳入城市史、社会史的新问题域,也凝结了作者一如始终的社会关怀。

译者栾颖新是中世纪史研究的优秀新锐,在法国接受系统学术训练。中译本序与译后记为本书提供了绝佳的导读。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年表
第一章阿西西的方济各身处封建世界的革新与重压之间
第二章寻找真正的圣方济各
追寻真正的圣方济各
圣方济各本人所写的文本中的圣方济各
传记的问题
圣方济各的一生
皈信
从第一版规章到第二版规章
方济各与英诺森三世
圣克莱尔
奇迹与漂泊
第四次拉特兰公会议
《教宗批准的规章》
走向死亡
作品与使命
圣方济各是中世纪的,还是现代的?
第三章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与13世纪圣方济各传记
作者笔下表示社会阶层的词汇
研究的定义与范围
研究的意义
研究的难点
中世纪文本固有的难点
所选文本的固有难点
社会阶层词汇的要素
圣方济各的情况(根据他本人的作品、根据
他的传记)
天上的社会
方济各会的社会
地上的基督教社会
在传记作者笔下
清单
孤立的人与异常人
尝试进行解释
这套词汇的情况:与中世纪的思想模式相比
这套词汇的情况:与中世纪的几套重要的描述
社会实际情况的词汇相比
与“封建”词汇相比
与“政治”词汇相比
与“宗教”词汇相比
其他影响
这套词汇的情况:与方济各会的视野和目标相比
从对抗出发
为平均而战
新社会秩序的基础
这套词汇的情况:与历史研究者的问题域相比
重现历史情境
选择参照系
定义问题
第四章方济各会思想与13世纪的文化模式
与空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关的模式
城市
教堂

新奇之处
记忆
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模式
金钱
劳动
与整体社会或市民社会结构有关的模式
各种身份
平信徒
女性
儿童
爱德
与宗教社会结构有关的模式
高级神职
兄弟会
与狭义的文化有关的模式
脑力劳动
话语
通俗语言
计算
与举止和感受力有关的模式
宫廷典雅风度

愉悦
死亡
狭义的伦理-宗教模式
悔过
清贫
谦卑
纯洁与身体
祷告
神圣性
有关神圣的传统模式
梦与幻象
奇迹、巫术、驱魔
结论
附录
参考书目
补充书目
后记
索引
译后记 / 栾颖新
· · · · · ·

作者简介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专长中世纪史,尤其是12—13世纪。勒高夫是年鉴学派第三代——“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曾于1972—1977年担任法国高等实践学院的院长。勒高夫的著作良多,代表作有《圣路易》《试谈 另一个中世纪》《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炼狱的诞生》《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等。

译者简介:

栾颖新,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法语方向)。现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精彩摘录

太阳兄弟赞歌或万物赞歌至高、全能、至善的主一切赞颂、光辉、荣耀、祝福,都归于你,哦,至高的主啊,只有你才配得上,没有人有资格称呼你的名字。主,同你的一切造物一起被赞颂,特别是太阳兄弟阁下,你通过他给予我们白昼、光亮他很美,散发出强烈的光辉他向我们彰显他是你、至高的主的象征。我主,愿你因月亮姐妹和星星姐妹被赞颂,在天空中你把她们造得如此明亮、珍贵而美丽。我主,愿你因风兄弟被赞颂,因空气和云朵,因平静的天空和各种天气,多亏了他们,你让一切生物生机勃勃。我主,愿你因水姐妹被赞颂她如此有用、如此智慧,珍贵而贞洁。我主,愿你因火兄弟被赞颂你用火点亮了夜晚,火美丽而欢快,难以征服又十分强大。我主,愿你因我们的大地母亲被赞颂她承托我们、滋养我们,产出各种各样的果子,还有绚丽多彩的花和草。我主,愿你因那些人被赞颂,他们因为对你的爱而宽恕他人,他们忍受考验和疾病,如果他们能保持平和便是幸福的,因为通过你,我主,他们将戴上冠冕。我主,愿你因我们的身体死亡姐妹被赞颂,没有任何活人可以逃脱她,那些因致命的原罪而死的人是不幸的,那些她遵从你的意愿抓走的人是幸福的因为第二次死亡不会损害他们。赞美我主、祝福我主吧,荣耀他,服侍他,满怀谦卑

——引自章节:第二章寻找真正的圣方济各


方济各试图找出一条兼容在城市中传教和在偏僻之地隐修这两种状态的第三条道路,他既想在人群中传教,又想在无人打扰的地方独自修行。方济各于是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可以适应他所处社会的现实,这个方案就是踏上朝圣的路……方济各并不相信泛神论,而他在这个把一些人隔绝在外的世界里,强调一切造物都体现着神性。他的一边是整日以泪洗面的修道院,另一边则是沉浸在虚幻欢愉中的无忧无虑的民众,他站在这两者之间,展现出一张笑脸,他微笑着,人们只要看到他就能知道上帝是快乐的。

——引自章节:第一章阿西西的方济各身处封建世界的革新与重压之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