壸政

壸政

作者:毛立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8

评分:8.0

ISBN:978730030856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毛立平(1974— ),女,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史、性别史。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清代嫁妆研究》;论文《金枝玉叶与收支困局——清代中后期公主经济境遇考察》《妇女史还是性别史?——清代性别研究的源流与演进》《君权与后权:论清帝对皇后权威的控制与打压》等。

沈欣(1984— ),女,历史学硕士,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副研究馆员,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史、文教史,主要研究成果有:论文《清代太妃太嫔的尊封研究》《再论清代皇室之乳保》《清宫的妈妈里》《清内务府万善殿官学、长房官学史事考辨》等。

作品目录

前言:清代宫廷的性别建构与民族认同
第一编 初入宫闱
第一章 清代八旗选秀制度的意义和变化
第一节 八旗选秀的意义
一、选秀活动对于旗人女性的意义
二、选秀活动与皇帝对旗人女性“族群意识”的灌输
第二节 八旗选秀范围的变化
一、选秀范围的不断收缩
二、血统的甄别和反复
第二章 “承值内廷”:内务府三旗选秀
第一节 外貌与家世:内府选秀的考量因素
第二节 秀女人数的缩减
第三节 内务府选秀流程
第二编 宫壸肃清
第三章 “主位”与后妃等级
第一节 “主位”与“小分主位”
第二节 “非主位”与后宫规模
第三节 清宫中的民女妃嫔
第四章 后妃的晋封与待遇
第一节 妃嫔位分的升与降
第二节 晋封方式与年限
第三节 位分与待遇
第五章 “家无二主、尊无二上”:清帝对后权的压制
第一节 从“母仪天下”到“恪修内职”:切断皇后与大臣的联系
第二节 “皇后-命妇”体系的坍塌
第三节 宫廷内外的空间隔离
第三编 金枝玉叶
第六章 公主与皇帝的关系
第一节 “朕膝下现无公主,颇觉寂寞”
一、父女亲情
二、和敬与和孝:乾隆皇帝的两颗掌上明珠
第二节 奉养天年
第七章 公主与额驸的关系
第一节 身份和文化的差异
第二节 从公主府的结构设置看公主与额驸的关系
第四编 暮年生活
第八章“庆隆尊养”:清代皇太后的尊称与晚年生活
第一节 太后的尊号与徽号
第二节 太后“御新宫”与晚年生活
第九章 “不与外事”:清帝对皇太后角色的定位与建构
第一节 太后宫三大节仪式的减杀
第二节 清帝对太后权力和活动范围的掌控
第十章 清代太妃嫔的尊封制度与生活状态
第一节 清代太妃嫔尊封制度的发展变化
一、顺康时期为太妃嫔“晋徽称”
二、雍正朝不加徽称而晋升位分的尊封
三、乾嘉时期尊封制度的发展
四、从部分尊封到普遍尊封:道咸以后的尊封制度
第二节 太妃嫔的生活状态与人际联系
一、随居太后宫
二、皇帝的孝养与寂寞单调的生活
第五编 承值侍应
第十一章 “可谓至少”的清代宫女
第一节 清代宫女概况
第二节 宫女与“主子”的关系:从惇妃殴毙宫女案谈起
第十二章 “一品夫人”与清宫的乳保群体
第一节 乳保的称谓与职责
一、“嫫嫫”、“嬷嬷”与“妈妈里”
二、乳保的职责与遴选
第二节 清帝对乳保的封赏
第三节 皇室乳保的特权及影响力
第十三章 宫廷中的差务妇人——以“妈妈里”、“姥姥”为例
第一节 名目繁多的“妈妈里”
第二节 妈妈里的遴选与待遇
第三节 宫廷稳婆“姥姥”群体
余论:传承与变革——明清后宫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 · · · · ·

作者简介

毛立平(1974— ),女,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史、性别史。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清代嫁妆研究》;论文《金枝玉叶与收支困局——清代中后期公主经济境遇考察》《妇女史还是性别史?——清代性别研究的源流与演进》《君权与后权:论清帝对皇后权威的控制与打压》等。

沈欣(1984— ),女,历史学硕士,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副研究馆员,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史、文教史,主要研究成果有:论文《清代太妃太嫔的尊封研究》《再论清代皇室之乳保》《清宫的妈妈里》《清内务府万善殿官学、长房官学史事考辨》等。

精彩摘录

尽管绝大多数旗人女性在选秀制度中只是走过场性的“陪榜”角色,但选秀活动对她们一生的影响仍是不可小觑的。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据说旗人姑娘在家里能主事,能受到兄嫂辈的尊敬,是由于每个姑娘都有机会选到宫里当上嫔妃”[3]。金启孮先生也认为满族姑娘在家庭中地位尤高,是因为“有被选成‘秀女’的可能”,而“从‘秀女’中又可以选成‘妃’或‘皇后’”[4]。由于每一位旗人女孩都存在日后成为后妃的潜在可能性,这已然改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此外,选秀活动在开拓旗人女性的眼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美国学者柯娇燕(PamelaCrossley)指出,18世纪初期以降,鲜有满人离开过他们出生的驻防旗营,除东北这块祖宗的发祥地以外,北京作为朝廷和首都,对满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5]。其实,不仅各地的驻防旗人鲜有机会来到京城、一睹“禁城”之庄严,即便京城旗人,除任职朝廷者外,也很少能有机会进入所谓的“禁城”。然而,“朝廷-宫廷”作为他们精神上的圣地,对于所有旗人的向心力自不待言。相对于普通旗人男子而言,旗人女子则可以通过选秀女的机会来到京城、进入宫廷,甚至见到皇帝、一睹天颜,切身感受到皇家的威严以及自我的民族认同感,其间还隐含着每一位旗人女性与皇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而皇帝也注意利用选秀的机会向旗人女性灌输族群意识、强化满洲认同、加强对于旗人女性的管理。

——引自章节:第一节八旗选秀的意义


除服饰外,清帝还通过在选秀活动中强调满人的姓氏来加强她们的民族认同。本来满洲风俗,一般只称名字而很少提及姓氏,即便实录、会典等官方史书,如非必要也一般不提姓氏,男性如此,女性的姓氏就更少被提起,这导致满人逐渐对自己的姓氏不大在意。乾隆二十五年,皇帝发现一些旗人竟将本姓弃置,改为汉姓,“如钮祜禄姓,竟呼为郎姓者”。他认为,“姓氏乃旗人根本,甚关紧要。今若不整顿,必致各忘本姓而不知”。遂规定今后除引见官员时要写明本姓之外,“选看秀女,亦照此将姓氏于绿头牌缮写,将此通行”[38]。其实满洲旧俗,女孩不仅不重姓氏,往往连名字也很随意。《清稗类钞》载:宗室女“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若闲散八旗、若内府三旗,凡对于未嫁之幼女,皆称妞妞”[39]。我们所见的清宫档案印证了这一说法,宗女多称“某格格”,宫女多称“大妞”“二妞”等。因此对于普通八旗女性而言,名字不清、姓氏不明,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到她们的族群认同。清朝皇帝在选秀女时强调其姓氏,不仅有助于区别秀女的身份地位,而且有助于强化她们的族群认同,不少对姓名没有明晰概念的旗人女孩,应该是通过阅选秀女的环节才开始了解自己家族姓氏的。

——引自章节:二、选秀活动与皇帝对旗人女性“族群意识”的灌输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