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小丛书”
全球思想领袖的极简公民课
引导批判性思考,探索现代人的善好生活
◆ “不要将科学交付给专家,不要被科学迷惑,
而是要去寻求一种人人都能分享的、复杂的科学认识。”
···
【内容简介】
伴随着DNA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基因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基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生物学不同流派各执一词:基因组成了个体,人类本性是由基因编码的,基因组成了文化和社会,决定了个人的贫富和民族是否好战……本书是世界知名遗传学家R. C. 列万廷对这些观点的回应。
列万廷立足生物学,对当代科学、意识形态等问题展开了批判式的解读。他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福尔摩斯的“记忆阁楼”、智商测试、杂交玉米等妙趣横生的实例,综合分析了基因、有机体、环境这“三重螺旋”,拆解了“纯粹的生物科学”之神话,并警醒大众,对科学、专家要时刻保持警惕。
···
【媒体/学者推荐】
列万廷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正如本书展示的,他的作品是遗传学领域非常优秀的作品。
——[美]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本书以直截了当且易于理解的方式阐明主题,并延续了科学怀疑主义的传统。
——《独立科学新闻》(Independent Science News)
···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者R. C. 列万廷是世界知名的人口遗传学家,率先将分子工具引入生物学;他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批判性的思想家,常年为《纽约书评》撰稿,为公众撰写了大量简明易懂的科普文章,坚持反对基因决定论以及将科学视为“纯粹”的观念,反对利用科学来使结构不平等合理化。他曾获美国自然学家学会的塞沃尔·赖特奖、与诺贝尔奖齐名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等殊荣。
2. 随着对DNA的进一步了解,人们越来越关心与基因相关的话题。是否早在我们诞生之前,基因就决定了我们的智商和成就高低?我们要如何理解基因决定论的不合理性?书中不乏对社会生物学开山之作——爱德华·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的反思和批判。作为一线专家,作者挑战了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和哲学基础及其社会、文化和政治后果,并运用晓畅的语言拆解了一个“纯粹的生物科学”之神话,可视为对近年热门的基因学争论的一个回应。
3. 智商测试能真实地反映智商吗?农民如果不再种植杂交玉米,转而种植纯种玉米,会发生什么?为何未成年人不喜欢吃菠菜而成年人喜欢?《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在现实中能存在吗?书中充满了此类有趣的话题,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4. 列万廷预见了一些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本书讨论的话题历久弥新,至今仍不过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简介】
R. C.列万廷(R.C. Lewontin, 1929—2021),世界知名遗传学家、进化生物学家,曾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美国自然学家学会塞沃尔·赖特奖等。他是发展群体遗传学和进化论数学基础的先驱,率先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等领域。他曾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著有《三重螺旋:基因、有机体、环境》(The Triple Helix: Gene, Organism, and Environment)等,长期为《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供稿。
···
【译者简介】
罗文静:香港大学跨学科语言教学硕士,从事英文教学,曾担任市级政务翻译。
更确切地说,这些例子是为了让读者了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真相,并促使人们对现代科学对人类存在的认识的广泛主张抱有合理的怀疑态度。怀疑主义和愤世嫉俗是有区别的,前者会产生行动而后者只会导致消极。所以这本书也有一个政治性目标,就是鼓励读者不要将科学交付给专家,不要被科学迷惑,而是要去寻求一种人人都能分享的、复杂的科学认识。
——引自章节:第一讲一个合理的怀疑论
现代科学医学有好处的证据在哪里呢?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此起我们的先人要活得长很多。在1890年,北美出生的白人小孩预期寿命只有45岁,然而现在的人类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但这并不是因为现代医学延长了老人和病人的寿命,平均寿命变化中很大部分是因为婴儿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在18、19世纪之交,特别是19世纪的早些年,小孩有很大概率活不过一岁。在1860年,美国婴儿死亡率是13%。整体人口的平均寿命因为这种早死率而大幅下降。19世纪中叶死去的人们的墓碑表明,许多人是晚年去世的。事实上,科学医学几乎并未延长成年人的寿命。在过去的50年里,现代医学只为60岁以上的人群延长了4个月的预期寿命而已。
——引自章节:第三讲原因及其结果
作品目录从塞尔维亚到塞尔维亚——近世的南斯拉夫与战争(中)前进,阿斯卡里!——保罗·冯·勒托-福尔贝克和他的东非战争G.I.
一个有力的进化新假说×一部鲜为人知的人类简史横跨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科普力作一半智识探索,一半人性拷问◎纠正对“适者生存”的误解:适者生存并...
蒂莫西·萨马拉为活跃于美国纽约的平面设计师。他借助STIM视觉传播公司,忙碌于授课、写作、咨询和开讲座等事务。15年的品牌设计与信息设计,使他经受到印刷设计、包...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秦汉区域文化...
蔡智恒,台湾作家,网上昵称痞子蔡。1969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县,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1998年在BBS上发表第一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形成全球华文地区...
たかぎ なおこ(本名:高木 直子 1974年3月26日 - )は、三重県四日市市出身のイラストレーター。血液型O型。美術系短大およびデザイン専門学校卒業後、名古...
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1981年毕业获得历史学...
In an unparalleled collaboration, two leading global thinkers in technology and ...
【编辑推荐】1. 王家卫推荐,台湾金马奖得主万玛才旦短篇小说集2. 电影与文学的平行创作; 魔幻与日常交织的藏地书写3. 收录王家卫监制,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上大学,到底有什么用?学人文学科,有前途吗?”*◎ 剑桥大学思想史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直面当今大学教育的困境,探...
《逢泽陆》(全二册,漫编选·第五弹)星余里子的长篇剧情漫画。●东京有多冷漠,大阪就有多热情十四岁的逢泽陆,出生在东京一个标准的中产家庭,在家里是备受宠爱的独生女...
张若愚,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04年获日本姬路工业大学(现兵库县立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于日本神户制钢综合研究所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作品目录第一章 云雾锁深山 猿迓佳客蟒藏珍第二章 小厄是奇逢 软玉温香人人抱第三章 微言规侠女 穷神仗义上衡山第四章 三更明本
古典推理黄金时代谢幕人爱德华·霍克一生共创作了近千篇推理小说,塑造了二十多位各具特色的系列侦探角色,平均两周便能写出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更为难得的是,尽管创作体...
「每個人都可能會摸到爛牌,把手上的爛牌打好,是我們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馬家輝四年前席捲影視文化圈的香港三部曲《龍頭鳳尾》續集登場。鴛鴦六七四,表面上是賭桌...
一、哀宗哀宗……哀宗……末代之君低頭細想,驟然之間,他渾身發抖,已然跪倒下來。「不是……」蘇穎超緊緊懷抱那本三達劍譜,驚慌說道:「不是……我不是……我才不是哀宗...
精彩摘录《楞伽经》,又称《大乘入楞伽经》,是一部大乘经典。“楞伽”二字,系梵音,意译为“难入”。所谓“难入”者,原指摩罗
作者简介George Crowder is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Law, ...
小饭80后作家,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在《收获》《十月》《萌芽》等期刊发表小说;曾获《上海文学》“全国文学新人大赛”短篇小说奖;《青年文学》“...
張佩瑜,63年次,現任中山女高地理老師。peiyu,喜歡畫畫也喜歡旅行,個性迷糊,但總能化險為夷,希望可以環遊世界,邊走邊畫。2001年開始出國自助旅行,喜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