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流行音乐社会学重磅力作,谈论流行音乐方式的一次革命
★流行音乐与流行文化爱好者、研究者、从业者必读入门书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系列译者【耳田】倾情翻译
★班宇+郝舫+小老虎+颜峻+张守望+张晓舟→联袂推荐
★循着音乐研究中经常缺失的政治、经济视角 ,自“流行音乐纯粹只是音乐”这样的观点中跳脱出来,从全面包裹着流行音乐的整体社会性脉络出发来对其进行重新思考。
★“在当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围绕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的讨论不再像以往那般激烈的背景下,单纯地相信流行音乐就是一种自由的自我表达手段的倾向似乎正在增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更加认为,对流行音乐和资本主义重新进行思考已经变得极为必要。”
★我们在Apple Music、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几大流媒体平台上创建了本书的播放列表,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输入书名进行查找,边读边听,收获倍增。
✧班宇(作家):
如果说20世纪的流行音乐不过是一道资本形态的文化暗码,那么此时,它也许已经变成一张拥有昭示未来之功效的终极底牌,其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特质,中止了我们妄图逃逸的旋律线。它不只具备情感、叙事等基本特征,也在缝合、唤醒、重塑、实践着下一个世代的寓言。寓言内部的讽喻与互斥,无一例外地展露着资本主义的战术与辩术。现在,毛利嘉孝将带领我们一同将这张底牌揭开。
✧小老虎(说唱歌手):
“地下”与“主流”,“艺术”和“商业”,“反抗”还是“服务”……如果对音乐感兴趣的你,曾经困惑于这些概念,或者自认为已经笃定清楚,都请打开这本书,给自己再一次通过音乐理解世界的机会。
✧颜峻(音乐人·诗人):
感谢说人话的学者,感谢良心翻译,感谢那些把自己活成一首歌的人,感谢这个世界并未毁灭,我们仍在试着理解它。
✧张守望(音乐人):
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从地下丝绒到御宅偶像团体,从福特主义到独立音乐DiY精神,几乎涵盖了我对独立流行音乐文化的所有好奇。
✧张晓舟(作家):
这本书的新意在于,它结合了日本流行音乐的历史实例,对中国乐迷来说,多少提供了知识和聆听线索。而本书最令人激赏之处,是运用了众多社会和文化理论而又举重若轻、通俗易懂。如作者在中译本序中提醒的,中国的情况有其特殊性。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思考这一特殊性的令人兴奋的过程。
- 内容简介 -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书试图以流行音乐为中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
流行音乐的实践与前卫实验或左翼的实践不同,面对资本和权力,采取的通常是二重性立场,在拥有对抗性的同时,也隐藏着被同化的可能。这一特质在让(自称)激进的政治中心主义者感到焦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大众性动员和组织的可能性。这样的二重性本身,才是建立真正良好政治秩序的关键,也是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
流行音乐既不是与资本主义进行对抗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独立于资本主义存在的东西,它是从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无用的、过剩的、废弃的事物中被创造出来的。它曾经是资本主义的副产物,而现代社会的讽刺之处,便是这种副产物现在逐渐改头换面,变成了主要产物。而在此之后,流行音乐扮演的角色仍然会不断持续发生变化。
那么,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我们对流行音乐应该进行怎样的思考?当然并不存在现成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流行音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一直被人聆听,而最终,我们也不能不去思考大众性的事物,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就连拒绝大众性事物的超然态度,都已经被回收进大众性事物之中了。
- 作者简介 -
毛利嘉孝(Mōri Yoshitaka),1963年生于长崎。京都大学经济学学士,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传媒专业硕士、社会学博士。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国际艺术创造研究科、音乐学部音乐环境创造研究科教授。专业领域为社会学与文化研究。多以包括音乐、当代艺术、媒体等在内的当代文化、都市空间的形成和社会运动为主题进行评论工作。主要著作包括《班克斯:艺术恐怖分子》(バンクシー――アート·テロリスト,光文社新书,2019)、《After Musicking:音乐实践》(アフターミュージッキング ―実践する音楽―,东京艺术大学出版会,2017)、《街头思想:作为转换期的1990年代》(ストリートの思想——転換期としての1990年代,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9)、《DiY入门》(はじめてのDiY,Blues Interactions,2008)等。同时兼任...
(展开全部)
波普的战术,是在承认资本主义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的同时,表现出面对资本主义时抱有的违和感。然后,这种战术并不是单方面否定资本主义的力量,而是在对其进行利用的同时,令潜藏在资本主义之中的强者逻辑产生一时性的错乱,换句话说,这就是对资本的剥削进行反抗、令资本的逻辑脱胎换骨,从而反过来对其进行再剥削的尝试。詹明信将这种犬儒主义称为“仿拟”(pastiche)。詹明信认为,“仿拟”是“死掉的戏仿(parody)”,是决定性地不对原物带有任何敬意或嘲笑的戏仿,然而这并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修辞技法,而是更大范围的波普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波普战术会开始变得有力,是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发生了如上一章中所说的变化。随着劳动的核心被非物质化,劳动和余暇之间的区分消失,日常生活中一切都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组装进劳动之中。除了我前面思考过的“劳动”之外,欲望、情绪、交流、感情等也全部都开始被卷人了资本的洪流。“资本之外什么都不存在这一认识,正对应着资本主义本身发生的变化。
——引自章节:3朋克和科技舞曲的登场,以及摇滚的终结的终结
在本书初版发行时的2007年,音乐产业里最大的新闻是宇多田光的单曲——电视剧《花样男子2》的主题歌——《人生的滋味》于CD发行前在“Chaku-Uta”等站点提供彩铃在线下载,结果一个半月就突破了558万次的下载量。这一事件,宣告了从CD过渡到下载时代的正式开始。那么,它会为流行音乐的形式和视听方法带来怎样的变化呢?2007年我曾作过如下的预测:(1)音乐的断片化与散逸化。作为音乐基本单位的专辑的失效。正如iPod的随机播放功能所展现的那样,乐曲将会以单首曲目的形式被消费,音乐将会越发地背景音乐化。而在以手机等载体进行消费的情况下,作为单位的单首乐曲会进一步被分割,而后以乐句等单位被消费。(2)电视和广播媒体地位的相对低下。随着互联网成为情报收集的中心,以电视和广播为中心的推广及捆绑策略将不再像以前那样奏效。(3)音乐的装饰品化与消费循环的加速化。消费的循环将会变得比CD时期还要短,首发销量的重要性变得比CD时期更强。尤其是随着手机彩铃功能的出现,除了自己听,想让别人赶紧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欲望也随之变得越发强烈,于是音乐持续被装饰品化,但同时也很快就会被厌倦。(4)音乐的档案化与消费的长期化。与热门歌曲消费循环的加速相对,过去的音乐在网络空间上被无限性地档案化,于是所有的乐曲便开始在市场中被数据库化。因为数字文件不会产生库存问题,所以曲子一经发表,几乎就等于永远地留在了市场中。(5)音乐评论地位的相对降低。随着J-pop登场而开始的音乐评论的地位降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下去。同时代的音乐情报基本上都在网上传播,而像博客、维基百科、社交网站那样不管哪个用户都可以随意书写的形式,将成为评论最主要的媒介。以过往的实体媒介(杂志)为中心的音乐评论将会得到重新建构。(6)音乐内容产品成本的相对降低。随着音乐...
——引自章节:6独立音乐走向地上
《奥赛罗》内容简介:莎士比亚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而他最著名的四部巨著《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中央 莎士比亚喜剧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是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对英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本书所...
《工艺文化》一书为柳宗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上篇“造型艺术”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
《Java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专门介绍Java编程,主要内容包括:Java基础知识、Java语法基础、条件语句、循环语
《安全变美》内容简介: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龙笑,分享从业近二十年的变美经验。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变
Thispopularanthologyoftwentieth-centuryarttheoreticaltextshasnowbeenexpandedtota...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要求,我们合作编写了这一部教材。 本教材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一是在民间音乐的分类...
本书是《中国画论研究》(六卷本,手稿影印本)的文字整理排印稿。它虽以“画论研究”为题,其内容实则是一部中国画论史。它不是
怎样识五线谱 内容简介 杜光编著的这本《怎样识五线谱》的编写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读者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识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基于单纯的识谱仅为一种理...
《防晒宝书:打响你的肌肤保卫战!(精装纪念版)》内容简介:通过阅读本书,你会详细地了解到关于紫外线及皮肤防护措施的具体内容。
《电影音乐(中文版)》内容简介:电影音乐的历史和电影一样长久。在声画同步成为标准之前的很多年里,投影的活动图像通常在音乐伴
弗拉维奥·费布拉罗编著的《性与艺术》一书,通过性艺术品的展示,使读者了解到真正的历史和艺术。书中作品从空间上讲来自于全世
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ISBN:9787506240628,作者:赵晓生著目录 序罗乃新(香港)整体系统演奏法(自序)琴道撷取音乐王冠上的明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乐理简明教程》
近代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 本书特色 《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近代编)(第2集)》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近代编-历代...
施特劳斯音诗 本书特色 本书目录简介:1、音诗的时代;2、《麦克白》OP.23;3、《唐璜》OP.20;4、《死与净化》OP.24等。施特劳斯音诗 内容简介 本...
刘雪枫,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推广者,文化学者,研究员,《雪枫音乐会》主讲人,“音乐之友”创始人。籍贯山东蓬莱,1961年11月13日生于大连。1983年、198...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一个指挥家看音乐.物理和社会变革 本书特色 作为联合国交响乐团指挥和北京中央爱乐乐团客座指挥,约瑟夫·埃格尔曾经指挥过世界上一些主要的交响乐团...
鲁道夫·阿思海姆(Rudolf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
这是第一部系统和呈现20世纪中国艺术进程的著作。20世纪是中国艺术史上最为复杂并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