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最初“像猿”的阶段,一步一步演化成“像人”的样子。
六七百万年前,在最早期人类的阶段,我们的祖先刚刚跟黑猩猩的祖先分手时,长得有九分像猿,慢慢学会双足行走,但走得不是太好。
到了三四百万年前,在南猿属的时代,人双脚直立,走得比较好,省力,但样貌手脚等方面还是有七八分像猿。
一直要到约200万年前直立人的人属阶段,人才开始长得像人,有些“人样”了,双脚也走得几乎跟现代人一样好,终于跟猿划清了界限。
如此又经过了大约180万年的演化,到了30万—20万年前,像我们这种现代智人,才终于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过去6万年间征服了整个世界,成了地表上最聪明、最有本领的物种。
这本书依据发表于《科学》《自然》等期刊的前沿成果而写,汇聚截至2022年的研究,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讲故事方式,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年的历史。
----------------
看点:
当代地球人都是20万年前的同一个女人的后代?
现代人都来自非洲?
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吗?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跟我们是同一个物种吗?
欧洲人的皮肤在6000年前才变成白色?
人类起初的颜色是粉红色?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不是使用工具,而是双足行走?
史上有名的古人类露西,更像猿还是更像人?
--------
原来,地球上存在过这么多种古人类!
乍得撒海尔人、土根原初人、族祖地猿、始祖地猿、南猿、能人、鲁道夫人、直立人、先驱人、海德堡人、纳莱迪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吕宋人、智人……
特别为中国读者撰写的人类演化史。
避免“欧美中心论”,第七章《中国人从哪里来》,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
依据《科学》《自然》等前沿成果而写。
汇聚截至2022年的《科学》《自然》等期刊科研成果,每一项结论都有科学文献依据。
作为历史学家的专业能力体现在文本中,一大特点就是有理有据。
一部人类演化小史,半天读完人类起源故事。
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说故事方式,用你我都能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600万-2万年前的历史。
一部《人类简史》之前的野蛮史。
《人类简史》讲述了2万年前至今的人类文明史,本书则是从 600万年开始,讲到约2万年前的人类野蛮史。
[马来西亚]赖瑞和,马来西亚著名唐史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
著有三本唐史研究专书——《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和《唐代高层文官》,以及三本通俗散文书——《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男人的育婴史》和《坐火车游中国》。
截至本书完稿日,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和其他地方找到大约25种人类物种的化石,并且为它们一一取学名,定它们的“属”和“种”(详见附录一)。这表示类在过去600万年曾经有过约25个物种,但他们都一一灭绝了。现在,地球上只剩下唯一物种一一我们这种智人。每当有一种新的人类化石出土,古人类学家往往喜欢宣称,他们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人类物种。媒体也趁机把它炒作成新的“缺失环节”(themissinglink),以至于人的物种好像越来越多了。实情是否如此呢?人类真的有那么多个物种吗?我们好奇的是:学者为某一出土化石取学名,定物种,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标准?答案是:用的是形态学(morphology)和解剖学的方法。他们往往根据化石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来做判断,而不是用基因学方法或生物种概念。相比之下,生物学家现在要判断两种活的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时,常用基因学方法以及生物种的概念,不再以形态学上的相似度来做判断,因为样貌相似是极不可靠的。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见图21),跟墨西哥、奥地利等国的国鸟金雕(见图22)长得像极了,但它们是不同的物种。这意味着,古人类学家所说的地猿、南猿和直立人等,并不是真正的生物种,而只是化石种(fossilspecies),纯以化石来做物种分类,用的是一种形态学的物种概念,跟迈尔的生物种概念相对。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除了我们这种智人外,早期的人类都已灭绝了,目前还无从得知他们的基因组是否相同,是否曾经互相交配过,是否有生殖隔离,只能用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老方法了。
——引自章节:二、人类的化石种
这三大人体演化,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联。但1995年,有两位学者发表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昂贵器官假说”(Expensivetissuehypothesis)),把这三大人体演化串联在一起。④这个假说指出,从南猿起,人类祖先的肉食就开始增加(见第四章)。到人属的时代,直立人更是大量吃肉。肉食是高质量且容易消化的食品。人类祖先的营养大增,体形增大,肠道也不需要被用于消化大量草本植物的粗纤维,以至于退化,逐渐变小。肠跟脑一样,是人体内的两大“昂贵器官”,需要消耗许多热量来运作。肠变小以后,节省下来的热量正好可以用来养更大的脑。有学者说,人类是因为社交圈子扩大,需要照顾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才演化出比较大的脑。@但这恐怕是因果颠倒。事实上,人类是因为吃肉,肠变小,可以把剩余的热量用于大脑。有了越来越大的脑,自然也就能应付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认知能力也大大提高,可以更有能力去适应当时非洲干旱的天气,以及不断扩大的热带稀树草原环境。
——引自章节:二、肉食革命和昂贵器官假说
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1951年生于美国衣阿华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他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在英国居住长达二十年之久,同时...
张曼娟: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畅销作家,也是最具知名度与最受欢迎的华文女作家,作品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华人地区。作品有《海水正蓝》、《你是我生命的缺口》、《...
DerivedfromaconferencehonoringthelegacyofJoachimWohlwill,thisvolumeisdesignedtor...
吴鞠通医学全书 内容简介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名瑭,字配珩,鞠通乃其号,江苏淮阴人,生于公元1758年,卒于1836年,吴鞠通对于医学注重钻研《内经》《伤寒论》...
邓之诚为教学需要,始著《中国通史》,1934年商务印书馆把其列入《大学丛书》,并更名为《中华二千年史》,二十年后,著者续纂明清部分,全书告成,洋洋二百七十万字,...
Until Death Do Us Part focuses on the unexpected role cigarettes play in Chinese...
石库门作为一种海派文化现象,它所蕴含的美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上海近代文明的见证,石库门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和昔日风光。那些在弄堂里长大,后来搬迁到新村大楼的市民,...
笑佳人:晋江文学城当红大神写手,生于北方,常住江南,痴迷写作,热情长久不衰。文风细腻,向往最温柔浪漫的故事,擅描绘恋人幸福瞬间,作品被朋友戏称“暖心小甜点”。简...
被譽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三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與彭湃和毛澤東並列的韋拔群(1894-1932),其革命生涯集中於廣西右江東蘭這個華南邊疆地區。他在上世紀二十年...
尚刚,1952 年出生于北京。曾赴黑龙江下乡八年半,自1978 年春起,先后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读书。现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凯莉•魏纳史密斯,她是莱斯大学生物科学系的兼职教员。凯莉的研究曾被特载在了《大西洋》月刊、《科学》周刊和《国家地理》上。扎克•魏纳史密斯,广受欢迎的网络漫画《周...
But in the normal course of life, our need for air is far from our thoughts, and...
1955年生于加拿大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随父母至新几内亚高地一个原始部落传教,少年时返回家乡进入神学院就读,成年后移居美国。从事过保险、建筑、创业基金、电信、销...
作品目录第1章 灿若星辰1.1 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1.2 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2章 城乡分野2.1 良渚古城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发
本书收录了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如《金冬心》《故里三陈》《三姊妹出嫁》《双灯》《云致秋行状》《鸡毛》等经典耐读的篇目。汪曾祺的小说,圆融通透,自然慧黠。他在抒情中...
胖胡斐,真名李研珠。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攻读香港大学整合营销传播专业研究生。曾在A.O.史密斯热水器做营销,2005年加入淘宝网,先后负责广告...
生活中,我们收到的反馈无所不在,它们来自朋友、家人、同事、客户、老板、医生甚至陌生人。我们的表现、性格、外形,无一不受到他人的评估、指导乃至批评。反馈对职业发展...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小郎中学医记.名医是怎样炼成的之钱乙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是以历代名医名著为主线,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去挖掘中医各家学说智慧。其间或穿插小指月行医故事,或展现中医名...
★女性到底在争取什么? 犀利幽默、图文并茂,讲述从18世纪至今的“法国女性主义200多年”。★原来这个问题早就有女性前辈讨论过了?!女性的权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