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伴侣为何变身致命爱人?
情感操纵缘何导致家庭凶案?
爱,从来都不是暴力和操纵。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
在英国,每周有2名女性被伴侣杀害;在美国,每天有3名受害者;而在墨西哥,每天大约有5名。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封控后,英国的亲密伴侣凶杀率翻了一番,全球各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
凶手不会突然失控,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
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
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
《致命爱人》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逐一回顾“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简•蒙克顿•史密斯(Jane Monckton Smith)教授是一名犯罪模式学家,专门研究凶杀、情感操纵和跟踪骚扰等案件。作为该领域的专家,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出版了多本有关凶杀和刑事调查的学术专著。她还设计有一种可了解、评估家庭暴力案中凶杀风险的新模型。她的成果被广泛地用以改进警察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实践工作。除了研究以外,她还参与调查凶杀案的相关工作,为英国内政部审查案件,就引发社会关注的复杂谋杀案向警方和审查小组提供建议。
在我们的对抗制司法系统中,最有说服力的故事可能会赢,而那些极为令人信服的论点则很有可能是基于区别对待的准则或者错误的信息。同情的合理化和受害者有罪论是很常见的,会影响我们对操纵和暴力事例的解读和响应的方式。在我们的法院系统中,诉讼只有两方当事人:被告和国家。受害者没有具体的代表。人们指望国家会代表受害者,但国家在陈述时受限于能讲述什么以及所讲述的方式,因为必须保持一定的客观性。我们不应当轻易地认为国家和主要受害者是一回事。这实际上使得受害者没有特定的辩护律师,而被告却拥有一位,并且对抗辩律师的限制也要少得多。这也是施暴者的故事和辩护更容易为人所知的一个原因。
——引自章节:绪论:激情犯罪的神话
玛西在镇上的一家酒吧遇到了伦尼。这个地方她的许多同事都去过,她认为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里面都是一些不错的人。伦尼接近她的时候,他显得又迷人又友善。“我来付那杯酒的钱,”他说道,带着微笑,“你去坐下,我会把酒给你拿过来。”玛西觉得这没什么不妥;她想着这令人愉快的、有点老派的套近乎,有一种她被照顾着的感觉。伦尼在打理一切,于是玛西就去坐下了。伦尼走过来,坐在她的身旁。他健谈、风趣,也很捧场。“我们再给你拿一杯喝的吧。”他在玛西快喝完她那杯酒的时候说道。“干了它——快一点儿,你这个慢性子哟。我要去吧台了。”玛西从座位上站起来,提出要付钱。“绝对不行!”伦尼笑着说道,“这是我的活计。听着:你可以下次再付钱。”玛西心想那也成,下一次她来付钱。当伦尼回来后,他开始谈论感情问题。他告诉玛西,他那位疯狂的前女友让他的生活变成了地狱。“对,她真的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他吐露道,“她以前真的经常撩拨我——有意的,所以我最后总是看起来像个坏家伙。”“这太可怕了。”玛西说道,让伦尼知道她绝不会那样做。“然后她背叛了我。我再也不想经历这种事了。”突然间,伦尼,这个和蔼可亲的人,成了一个爱摆布人的坏女人的受害者。不过伦尼泄露了一些潜在的令人担忧的行为和言语。首先,他坚持要付钱;他之前没有显示出他会付钱,或者询问他可不可以付钱。他还叫玛西去坐下;他没有在她原来坐的地方和她搭话,也没有询问她是否愿意坐一坐。他掌控了局面,因此事情迅速地从酒吧里的两个陌生人,进展到了两个坐在一起的人,一边喝着他买单的酒,一边聊天。他按自己的步调推进。
——引自章节:1第一阶段:操纵和跟踪的历史
三秋缒,日本作家,1990年出生,现居日本岩手县。以“原风景”为名在网络上发表小说,获得了很高的人气。代表作有《三日间的幸福》《不哭不哭,痛痛飞走吧》。
许倬云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1930年出生于厦门,江苏无锡人,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
还记得你第一次学开车吗?还记得你的初恋吗?即使在多年以后,关于它们的记忆仍然如此清晰。然而,到底是什么使这些记忆如此地鲜
作品目录目次 忆奥古斯都 苏巴郎 侦探小说的衰亡 对伯克的读后感 对于某本书的思考 我认识的小说家们 译后记 · · · · · ·
Contributors:W.G.vanEmden,JimSimpson,SallyL.Burch,DavidHook,MarcoDorigatti,MarkC...
阿尔弗雷德·C.金赛(Alfred C.Kinsey)是美国著名性学专家,同时也是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家。他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出版了《男性性行为》,被人称为《金赛...
建筑结构 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2011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2000~2010年的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结构》科...
作者简介博 日本漫畫家、插畫家。 代表作品:《明日同學的水手服》(青文出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一八九九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一八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后赴英国讲学,并开始写...
经济犯罪调查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犯罪概述、经济犯罪调查概论、经济犯罪的调查立案、经济犯罪案件的起诉、经济犯罪案件的审判、走私犯罪案件调查等。经济犯...
★北大教授陈衡哲史学代表作,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陈乐民序。★欧洲史入门经典,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参考书。★“民国十大才女”之一陈衡哲史学名作,文笔最好的...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泉/美智子子どもの経済教育研究室代表。ファイナンシャル・プランナー。京都大学経済研究所東京分室、公立鳥取環境大学経営学...
心理学发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有能力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可塑性。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是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
•“人类的幸福不会长久停在一处。”借希罗多德之眼,探索人类兴衰背后的道理,读懂希腊文明的精髓。•回看“历史”现场,再现希波战争时期瑰丽复杂的地中海世界。•知名学...
作者:(英)迈克尔·曼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社会权力的来源》(四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1939.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
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
爱潜水的乌贼阅文集团白金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2019阅文原创文学风云盛典•超级风云成就作家2020年被评为联合国可持...
大卫・A・鲍德温著名国际关系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外交学院世界秩序研究艾拉・D・沃勒克讲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政治学、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主要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