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作者:汪丁丁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年:2022年10月

ISBN:9787208179011

所属分类:网络科技

书刊介绍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基于转型期社会的常识,当下经济学流行的“边际分析”的基本假设值得反思,边际定价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值得警觉。作者多年关注收益递增经济学,在持续的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本书论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收益递增现象、收益递增的必要条件,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涌现秩序与社会结构,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要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首先要理解收益递增经济学;面对互联网和知识社会等经济现象,以合作和创新的智慧应对气候问题、老龄化尤其是不平等这人类社会的三大经济挑战,更需要关注作者多年来始终提倡的“广义的经济学”。
汪丁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思想史基本问题》《情理与正义》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作品目录

自序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印刷版心智地图
第一讲
收益递增现象
一、课程概述
二、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及基本问题
三、“收益递减”适用于稳态社会的经济
四、“收益递增”是“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
附录
课程微信群的讨论
第二讲
收益递增的必要条件
一、互补性
二、存量效应
三、路径依赖性
四、广义的经济学与不平等挑战
附录1、《收益递增经济学》手稿的自序及目录
附录2、互补性
附录3、整体与局部
附录4、存量与流量
附录5、存量效应
附录6、路径依赖
附录7、观念——现象分类、等价关系、最小等价类
第三讲
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涌现秩序与社会结构
一、合作何以可能
二、涌现秩序与社会结构
三、当代演化理论的两大学派
附录1、知识,秩序,悟性浅说——一份不断重写的读书笔记
附录2、再谈竞争与合作
附录3、《收益递增经济学》手稿第五章“结语或广义经济学的开端”
第四讲
转型期中国社会及其经济学原理
附录1、为存量定价
附录2、社会关系——情感的、权力的、经济的
附录3、交换,等价交换,等价关系
附录4、价格始于关系
附录5、真实世界里的关系
附录6、经济长期发展与良治社会的特征——简序《腐败》中译本
附录7、官僚政治是企业家精神的死敌
附录8、社会过程及其评价
附录9、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
附录10、发现价格
附录11、发现价格的艺术
附录12、经济学基本问题
附录13、创造性——简单的、复杂的、生态的
附录14、创新——不连续时代的英雄之旅
附录15、关系——有意义的、无意义的、涌现的
附录16、现象——可理解的、可分类的、可度量的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