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

作者:陈庆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2年11月

ISBN:9787101159547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主要以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镜花缘》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人和社会人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从文本解读入手,对清代小说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个人意志与经济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经济影响与社会影响的交错进行了剖析,以期让人文经济学服务于清代小说的深入解读。
陈庆,1985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与经济社会。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权威及重要期刊十篇。

作品目录

引言
一、人文经济学的来龙去脉
二、本书的学术前史与独到之处
三、本书的主要对象和总体框架
第一章:经济人与社会人:清代小说家的两个层面
第一节
蒲松龄的科举挫折与艺术理想
一、经济人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科举批判
二、《聊斋志异》所见蒲松龄的艺术个性
三、《聊斋志异》改造了中国古代的志怪传统
四、《聊斋志异》改造了中国文言小说的叙事传统
五、结语
第二节
吴敬梓的人格升华与创作转向
一、诗文:弥漫着科举失利的挫折感
二、“词科”反思:从个人关切到社会关怀
三、《儒林外史》:社会关怀的集中表达
第三节
小说家纪昀的个人关切与社会关怀
一、纪昀的小心思与《阅微草堂笔记》所承载的个人关切
二、纪昀的大格局与《阅微草堂笔记》所体现的社会关怀
三、结语
第二章:个人意志与经济因素:清代小说的情节展开
第一节
《黄英》《白秋练》中的拔俗与世俗
一、《黄英》《白秋练》中的经济活动与世俗
二、《黄英》《白秋练》中的人文涵养与拔俗
三、蒲松龄何以关注拔俗与世俗的统一
第二节
《儒林外史》中的炫耀性消费和公益性捐赠
一、娄家两公子的炫耀性消费及其前因后果
二、杜少卿等人的公益性捐赠及其前因后果
三、当人们回首远眺“莺脰湖”和“泰伯祠”
第三节
贾府的经济困境与大观园之梦的破灭
一、贾府的经济困境是《红楼梦》反复渲染的一个内容
二、大观园一度得到王熙凤的特殊关照
三、经济困境中的探春改革、王夫人裁员与大观园的败落
第三章:经济视角与人文视角:清代小说的人物定位
第一节
“谋食”与“谋道”
一、吴敬梓何以视“谋食”为读书人的人生要务
二、从“谋食”的角度看《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
三、从“谋道”的角度看《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
四、“谋道”者的孤独与寂寞
第二节
在“谋食”与“谋道”之外
一、贾宝玉从不操心家族的生计问题
二、“谋道”更不在贾宝玉关注的范围之内
三、《红楼梦》对贾宝玉的理解与质疑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馈赠与回报
一、主动馈赠所关联的两种人格类型
二、应人之求而馈赠:荣国府三代主妇的慈善之举
三、受馈赠方的回报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四章:文人结社与文化传承:清代小说的雅集叙述
第一节
《儒林外史》的雅集叙述
一、在财力与“文雅”之外:非文雅或不文雅
二、雅集之雅:风雅与大雅
三、雅集叙述中的盛衰之感与深长之思
第二节
《红楼梦》雅集叙述的三重视角
一、宝玉“当下”感受中大观园雅集的无限芳华
二、盛会不常,“冷月葬诗魂”的日子竟然来临
三、诗谶:与雅集相伴的悲悯和叹息
第三节
《镜花缘》雅集叙述的焦点转移
一、从悲剧到轻喜剧
二、从雅集主角到游艺道具
三、《镜花缘》雅集叙述的焦点转移:成因与意义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
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