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第四十八卷)

国学研究(第四十八卷)

作者:袁行霈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2年12月

ISBN:9787101159608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国学研究(第四十八卷)》内容简介

本书为袁行霈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之辑刊,每年两卷,此为第48卷。本期共收录相关领域论文十余篇,涵盖经学、历史、文学、哲学等各领域,所收录论文均经过编委会及外审专家严格地审定,为各自领域内之佼佼者。
袁行霈编著。

作品目录

把《三國志演義》回歸羅貫中——略談古代小説的校讎法
孔丘秘經,爲漢赤制——再論讖緯思潮和文獻的興起
一、引言
二、讖緯的結構
三、漢家的天命
四、王莽的造作
五、經讖的出現
六、結論
緯書《河圖絳象》佚文校補——兼論《河圖絳象》與《河圖括地象》之關係
一、《河圖絳象》及其佚文考辨
二、《河圖絳象》佚文補輯
三、《河圖絳象》與《河圖括地象》關係辨
緯書文本對帝道學説的理論闡釋
一、“承天受命”與治權的合法性闡釋
二、“皇道帝德”與治道的合理性闡釋
三、“正氣爲帝”與帝制秩序的自足性闡釋
楚漢“引魂升天”説辨析
一、東周秦漢時期盛行始死招魂、虞祭安魂喪葬禮俗
二、先秦兩漢文獻及出土文字資料没有“引魂升天”的記載
三、楚墓隨葬神獸雕的用意及馬王堆漢墓所出“銘旌”的寓意
四、餘論
先秦道家思想中的生活空間




心術與政道——清華簡《心是謂中》的心術論探析
一、《心是謂中》的身心關係論
二、“心度”與“身命”
結語
命、性、情——《論語》“性與天道”思想發微
一、問題緣起
二、從宗教義天命到理性義天道
三、性、習對舉
四、以情言性
論先秦兩漢典籍所見的“勸學”傳統
一、鼓勵學習的傳統
二、良師的作用
三、學習的意義
四、學習的内容
五、學習方法
六、《荀子·勸學》的啓導作用:兼論荀子對漢代學術之影響
七、各篇勸學意義之異同
八、結語
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經》層累成書考論
一、從神學來源看《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的“原文本”
二、《玉清王祝》的增衍與“小本”的形成
三、“回風混合之道”與“大本”的形成及其演化
四、《高玄真經》的成書及陸修静在《大洞真經》形成中的作用
五、“三十九章”内容的增附與六卷本内容的形成
結語: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經》的形成及其在文獻學上的啓示
《廣弘明集》卷三〇佛教詩歌的他書所載平行文本及其價值
一、《法苑珠林》《諸經要集》對此卷詩的抄録與抄撮
二、《藝文類聚》與《初學記》
三、《文苑英華》與《樂府詩集》
四、史傳與别集
五、結語
《春秋公羊解詁》“蒙月”相關義例略説
一、引言
二、《公羊解詁》“蒙上月”與“不蒙上月”舉隅
三、《解詁》的時月日例與“蒙月”的可能情形
四、孔廣森的别見
五、“蒙日”的疑義
六、結語
陸淳《春秋》學著述考辨
一、啖助、趙匡、陸淳之《春秋》學著述
二、關於《集注春秋》十卷與《集注春秋》二十卷
三、關於“《宗指》”及其他
《儀禮》婦人布席例探析
一、引言
二、寢中婦人之席
三、宗廟中的婦人之席
四、結語
寶祐“重刻”《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編考論——兼論静嘉堂藏楊復《祭禮》爲寶祐刊本
一、引言
二、寶祐“重刻”過程考辨
三、静嘉堂藏楊復《祭禮》爲寶祐刊本考
四、寶祐刊版的歸屬與流傳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宋咸淳本、宋中字本探微
一、咸淳本、中字本概述
二、咸淳本、中字本《論語集注》異文輯校
三、從毛扆校勘記看咸淳本、中字本之价值
《四庫全書總目》“道學負面評價”文本的生成——以紀昀對宋代别集提要的修改爲中心
一、《總目》中的“《濂洛風雅》之派”
二、《總目》“道學負面評價”文本探源
三、結語
《四庫全書總目·春秋地名考略提要》辨誤綜論
一、引言
二、當代學者《春秋地名考略提要》辨誤平議
三、近現代學者《春秋地名考略提要》辨證平議
四、《春秋地名考略》作者問題新探
五、《春秋地名考略提要》新訂
六、徐善其人
七、《四庫全書總目辨誤》商榷
八、結論
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大事記(2021年1—6月)
徵稿啓事
來稿書寫格式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