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不是一种感情,而是生活的一个原则。爱是一种与自身相分离而又回到自身的生活。爱并不是把某种外在的东西强加于正义,而是提供正义的基础、动力和目的。爱,既是伦理体系问题的答案,也是道德问题的答案。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各部案例研究都相当精深别致,不同凡响。如何做西学?尤其是如何料理西方伦理学?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书中作者都以他们独到的研究和勇敢的探索,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答,无论他们的解答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精当,他们的努力都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
伦理学之爱的存在
(二)爱与存在论
1.孔子的“仁爱”——一种带有自我牺牲含义的“存在的爱”在我国*具光彩的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讲仁,其根本含义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即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当两个以上的人存在时,作为理念状态的爱被彻底完成时,仁便形成了。这种状态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杀身以成仁”。真正怀有爱的人,必须有奉献自己生命的觉悟,仁无君臣之分,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种自由决断的德。孔子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的根源,就是含有自我保护本能之意的血缘之爱。孔子说“孝悌夫仁之本”。从这种爱出发,产生出像年少者对年长者的敬爱这种爱。在这种爱中,包含对于不带血缘关系,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以至毫无价值的人能够施之以德的仁爱之心。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和以血缘爱为基础的自我保护欲之间的区别,在于看一个人能否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条根本分界线。对于“道”的爱为恭敬,对于他人的爱为宽容,对于他人的诚实为信,对于工作的爱为敏捷,对于悲哀人的爱为恩惠。能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仁爱。“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仁爱是为人、为己的统一。孔子对为仁之方又从反面作了界说,“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即“自爱”,“勿施于人”即“爱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仁爱又是自爱与爱人的统一。在孔子看来,要爱人,首先要修身正己,要自爱。一个连自身生命价值都毫不关心的人,是不会关心他人价值的。人虽为己而求“仁”,但“仁”不是独善其身,不是洁身自好,而是“仁者爱人”。人要突破对自身价值的关怀而关心他人,必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他人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但是,爱并不总是与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虽然人间自然的色欲和恋情时常违背“德”的约束和“仁”的戒条,但这种爱对人们来说却十分具有魅力。如,孔子很爱朗诵《诗经》中的《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说明以仁为顶点的爱中,也含有恋情和色欲的不安。
王珉,男,1957年7月生,浙江金华人。1998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教授、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曾多次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课题、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主编之一。出版有《终极关怀》、《现代西方哲学评介》等多部著作,发表《管理伦理学论纲》、《自然法学说中“正义”观念的变迁》、《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终极关怀》等论文50余篇。
一种解释学的现代性话语:查尔斯.泰勒论现代性 本书特色 泰勒对现代性做了一种整体性的批判,对启蒙传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基于他自身的背景,他认为只有如犹太...
两汉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 本书特色 本书《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从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佛教与现代伦理、佛教与现代生活、佛教制度与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与“全球化”等方面总结...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通过考察三个主题来提出一些这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个关系到概念多元论的哲学核心问题及其对真理和智慧问题的含义;第...
净宗必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净宗学会每年分别在帽胡同(夏府)与砖塔胡同(黄府)进行小型法会。70年代后,由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北京居士林讲师黄念祖居...
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著《古书句读释例》一书,针对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误读的类型、贻害、原因、特例等几个
当代西方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评介了当代*具影响力的哲学理论和流派、具体包括:反理性主义、新尼采主义、相对主义、生命哲学,生命创化论,后现代的生命观和身体论;...
反思科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关于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的扛鼎之作。作者秉持对本质主义的警省,对历史真实的执着,以及为自由而思、为人性而辩的精神,或回溯古希腊,或呼唤博...
东方戏剧美学 本书特色 东方戏剧美学是一块神奇的处女地。她以婀娜多姿的身影将东方戏剧艺术诱入美的神圣殿堂。读者或观众徜徉期间,豁然发现古代东方人失常生活的高超能...
星运大师-应变 生存之道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历时四年写就,句句有味,...
叔本华静心课 本书特色 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权威经典译本!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避免二者的*好方法,莫过于增长你的心灵财富。让叔本华为你按下心灵的静音键。...
存斋随笔 内容简介 存斋者何?诸葛公曰“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云云,余平生以此自勖,名吾坐卧之室曰存斋:随笔者何?平居观物返己,有时兴怀,则信手写...
献给旅行者365日历 本书特色 该日历是根据星云大师主监修的《献给旅行者365日——中华文化与佛教宝典》一书内容摘编而成的。日历集星云大师的读书做人智慧、秉承传...
《高邮王氏四种之二-讀書雜志》,本书是作者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荀子》等古籍进行的研究
國朝漢學師承記,共八卷,清江藩(西元一七六一~一八三一年)撰,為列傳體之清代學術史,闡述清代漢學者家法之承受,經學之源流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下 本书特色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下)》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可以概括以下两个方面:人批判的角度来看,在《逻辑研究》完成了对心理主义
『宁玛的红辉』向读者介绍的是一所藏密“宁玛派”的佛学院──色达啦荣五明佛学院,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所佛学院,它位于川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 本书特色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以儒学发展成为汉帝国意识形态之核心为主轴,探讨汉代儒学有哪些特质,让它成功扮演帝国意识形态的角色;又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