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不是一种感情,而是生活的一个原则。爱是一种与自身相分离而又回到自身的生活。爱并不是把某种外在的东西强加于正义,而是提供正义的基础、动力和目的。爱,既是伦理体系问题的答案,也是道德问题的答案。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各部案例研究都相当精深别致,不同凡响。如何做西学?尤其是如何料理西方伦理学?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书中作者都以他们独到的研究和勇敢的探索,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答,无论他们的解答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精当,他们的努力都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
伦理学之爱的存在
(二)爱与存在论
1.孔子的“仁爱”——一种带有自我牺牲含义的“存在的爱”在我国*具光彩的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讲仁,其根本含义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即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当两个以上的人存在时,作为理念状态的爱被彻底完成时,仁便形成了。这种状态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杀身以成仁”。真正怀有爱的人,必须有奉献自己生命的觉悟,仁无君臣之分,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种自由决断的德。孔子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的根源,就是含有自我保护本能之意的血缘之爱。孔子说“孝悌夫仁之本”。从这种爱出发,产生出像年少者对年长者的敬爱这种爱。在这种爱中,包含对于不带血缘关系,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以至毫无价值的人能够施之以德的仁爱之心。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和以血缘爱为基础的自我保护欲之间的区别,在于看一个人能否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条根本分界线。对于“道”的爱为恭敬,对于他人的爱为宽容,对于他人的诚实为信,对于工作的爱为敏捷,对于悲哀人的爱为恩惠。能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理想的人际关系——仁爱。“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仁爱是为人、为己的统一。孔子对为仁之方又从反面作了界说,“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即“自爱”,“勿施于人”即“爱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仁爱又是自爱与爱人的统一。在孔子看来,要爱人,首先要修身正己,要自爱。一个连自身生命价值都毫不关心的人,是不会关心他人价值的。人虽为己而求“仁”,但“仁”不是独善其身,不是洁身自好,而是“仁者爱人”。人要突破对自身价值的关怀而关心他人,必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他人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但是,爱并不总是与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虽然人间自然的色欲和恋情时常违背“德”的约束和“仁”的戒条,但这种爱对人们来说却十分具有魅力。如,孔子很爱朗诵《诗经》中的《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说明以仁为顶点的爱中,也含有恋情和色欲的不安。
王珉,男,1957年7月生,浙江金华人。1998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教授、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曾多次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课题、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主编之一。出版有《终极关怀》、《现代西方哲学评介》等多部著作,发表《管理伦理学论纲》、《自然法学说中“正义”观念的变迁》、《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终极关怀》等论文50余篇。
中国人的修养 内容简介 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开“学...
读易随笔 本书特色 《读易随笔》是作者在《周易》的学术研究中,有感而发,写成的随笔集,本书行文语言通俗易懂,义理阐述深入浅出,极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全书共分为3个...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本书特色 伊格尔顿作为一位坚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世界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英文原版出版于2011年),本着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系统的...
本书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
老子解读(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老子》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黄朴民编著的《老子解读(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是对《...
本书是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渊源的学术著作。马丁·海德格尔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相关的著作已是屡见
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外汉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主要从各个角度呈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的关注及他思想中与中国相关的元素,具体内...
周秦诸子斠注十种 本书特色 周秦诸子之学,乃我国学术思想之重要起源,后世学者多所重视,亦由此产生了大量对诸子之书进行校注、校补、考异的整理、研究性著作,清代学者...
《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话(1808—1816)》中文版前言梁志学张东辉本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格尔在纽伦堡高级中学执教的
格言集 本书特色利希滕贝格思想深刻,文笔轻松幽默而评事又一针见血,《格言集》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经典。卖点:1. 长销书。2. 学术经典,常读常新,不可多得。格言...
图解六壬大全第一部.占法及神煞(白话详解图解本)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
马一浮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李国红所著的《马一浮思想研究》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即以性命和六艺为中心来展开对马一浮思想的研究。作者从马一浮儒学的基本观点“六艺赅摄...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作品从公羊学谈起,系统地介绍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解析了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是从一个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的...
老庄新论-(修订版) 本书特色 老庄思想无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哲学理论,都已成为特殊风格的人类公共文化资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儒道两家已成为中国文化之表层结...
南怀瑾讲述系列:老子他说(全二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老古正版授权,畅销多年,老子他说全本两册 *南怀瑾审定本、太湖大学堂推荐版本*爬罗剔抉、精萃经典...
声音与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符号和诸种符号;指号和还原;作为自白的“意谓”;“意谓”和再现;符号与瞬间;保持沉默的声音;根源的补充共七章。声音与现象 目...
佛教生死学 内容简介 佛教在生死学上不仅自成体系,且非常独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证悟无限的生命,要以修持来化解人的无明愚痴,熄...
君主论 本书特色《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 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里本人多 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书中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 基雅...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本书特色 使躁动者沉稳哲人说世使幼稚者成熟智人沦事使失败者成功荡漾智慧的波澜仪成功者冷静潺湲心灵的低语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形而上学-最新全译本 本书特色《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著作,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