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历史

魔鬼的历史

作者:(法)穆尚布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5-06

评分:7.2

ISBN:978756335354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罗贝尔・穆尚布莱,巴黎第十三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十几部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1997年荣膺笛卡尔-惠更斯奖。

作品目录

引言 千年魔鬼相随
第一章 撒旦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章 巫魔聚会之夜
第三章 魔鬼附身
第四章 魔鬼文学与悲剧文化
第五章 魔鬼的衰落
第六章 内心的魔鬼
第七章 20世纪最后时刻的魔鬼
结束语 与魔共舞
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罗贝尔・穆尚布莱,巴黎第十三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十几部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1997年荣膺笛卡尔-惠更斯奖。

精彩摘录

RogerCaillois在1974年說:「本世紀可以視為一個消逝的世紀;至少對地獄來說,它是衰落和變形的世紀.」

——引自第1页


它是歐洲權利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隱藏在西方文明每個進程背後的陰影。NobelElias自封為這方面的理論專家,但他並沒有真正地提出有關魔鬼的問題以及它與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關係。因為,這個魔鬼不止是宗教的魔鬼。它還代表隸屬上帝的神聖意志;強調罪人和罪犯是我們文化中的陰暗面....它是......美好理念的反命題。在<新約>中,「魔鬼」這個詞的意思是「分裂者」;因為面對所有在歐洲大陸上試圖製造統一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力量,它體現出的是分裂精神。因而,它與歐洲發生的轉變具有無法割裂的關係,這個轉變來自一場運動,是將歐洲人獨特的做人方式,也就是他們對待生活、創造思考、改造世界的獨特方式成功地推廣到世界的運動。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將魔鬼視為歐洲的一個神話,無論它是宗教的,還是後來像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想想中被世俗化了的。但這並不代表魔鬼是真實而具體的。也許這麼說會讓捍衛魔鬼的神學家不滿意,但身為歷史學家,其目標是弄清楚促進社會法陣和團結的因素,所以他不需要接受這個說法來對信仰的效果做出積極評價。在歷史學家眼中,信仰是一個深刻的現實,因為它能激發個體行為和產生共同立場。即使他本人認為這世上沒有魔鬼,他也需要試圖回答,為何17世紀相信魔鬼的人會用火刑懲罰女巫,以及為何今天還有人舉行向魔鬼致敬的儀式。我們研究的目標是想像,還有人類的行動。魔鬼不是神意的外衣,也不是榮格口中所謂的集體潛意識,它是滋養社會的多種文化要素所共同創造出來、真實的集體現象。

——引自第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